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最近有由于镍引起本症的报道。本病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 Ⅲ型变态反应也可参与。
精选ppt课件
7
发病机制
主要为肺部暂时性过敏反应,肺泡内充满渗出液、大量嗜酸 性粒细胞和异物巨噬细胞,很少累及血管,在血管周围有白细 胞聚集。
精选ppt课件
8
临床表现
本病可无症状,仅在X线检查时偶被发现;如有症状也很轻微, 最常见的症状为咳嗽,少量黏痰或少量柠檬色痰,偶有痰血, 痰中含嗜酸性粒细胞。此外尚有头痛、乏力、上呼吸道卡他症 状、夜间盗汗、胸痛等,一般不发热,如有则为低热,偶有高 热和喘息,常在1~2天内恢复正常。临床体检可无任何体征, 极少听到少量干湿啰音,偶可叩诊浊音,症状和体征多在短期 内消失,很少超过两星期。
精选ppt课件
5
流行病学
目前尚无资料。
精选ppt课件
6
病因
病因很多,主要为寄生虫感染和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对蛔 虫的幼虫过敏多发生于感染后2周,蛔虫的过敏原可引起阳性皮 肤反应。此外还有钩虫、圆形虫、丝虫、旋毛虫、鞭虫、阿米 巴肝吸虫、日本血吸虫等感染也可产生同样反应(表1)。
药物如阿司匹林、各种磺胺制剂、呋喃妥因、青霉素、甲氨 蝶呤均可引起变态反应。也有对吸入花粉和真菌孢子过敏(表2)。
精选ppt课件
9
并发症
并发症不常见。
精选ppt课件
10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至中度升高,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到10%~70%,在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液中嗜酸性粒细胞 可增高,血IgE、IgM高于正常值。
精选ppt课件
11
其他辅助检查
胸部X线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浸润阴影,边缘模糊呈小片或大 片状非节段性分布,病灶多在6~12天消失;或呈游走性病灶, 在24h内减少或消失,而同时其他处出现新病灶,个别报告有 一过性心包或胸腔积液,但未见有空洞的病例。
精选ppt课件
12
诊断
主要根据症状轻,X线胸片呈一过性游走性阴影,血中嗜酸性 粒细胞升高,病程短能自愈等特点做出诊断。蛔虫感染引起者, 症状出现后2~3个月时,从粪便中可查到虫卵。
精选ppt课件
13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和肺梗死相 鉴别,后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均不增高。若持续发热,周身症状 明显,则应除外结缔组织病。
精选ppt课件
14
治疗
可不治自愈,有寄生虫者应予驱虫剂治疗。症状显著和反复 发作者,可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待症状控制和肺部阴影消失 即可逐渐停药。并可给予止咳化痰治疗。
精选ppt课件
15
预后
目前尚无资料。
精选ppt课件
16
预防
目前尚无资料。
精选ppt课件
17
谢谢大家!
by 大头医生
精选ppt课件
18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精选ppt课件
1
英文名称
simple pulmonary eosinophilia
精选染性疾病/其他肺炎
精选ppt课件
3
ICD号
J82
精选ppt课件
4
概述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simple pulmonary eosinophilia)是 由Loffler1932年首先报道的,故又称吕弗勒综合征(Lofflers syndrome)。特点为全身症状轻微,X线呈一过性肺部阴影,血 嗜酸粒细胞增多,病程2~4周,亦称为急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 症(acute pulmonary eosinophilia)。患者可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