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与符号
——产品设计分析
第一章 符号学
人面鱼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古代半坡人在许多陶盆上都画有鱼纹和网纹图案, 这应与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半坡人 在河谷阶地营建聚落,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 居生活,兼营采集和渔猎,这种鱼纹装饰是他们 生活的写照。人头上奇特的装束,大概是在进行 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而稍有变形的鱼纹很 可能是代表人格化的独立神灵——鱼神,表达出 人们以鱼为图腾崇拜的主题。
——产品设计分析
第四章 设计学科中研究符号的目的及价值
产品符号学认为,设计师应当尽量了解用户使用产品时的视觉理解过程, 例如,用户在什么位置寻找开关?把什么形状的东西理解成开关?怎么发现操作 方法?产品的形状颜色为什么会引起错觉?用户怎么进行尝试?怎么观察产品的 反应?换句话,产品应当通过形状颜色给用户提供操作提示,应当对用户的各种 操作尝试提供反馈信号,使用户能够进一步了解产品内部的运行行为,从而使产 品行为变得透明。
石机身背壳也可以在用户握持机身时给手掌以体贴的触感。
——产品设计分析
第四章 设计学科中研究符号的目的及价值
【5、符号在设计中的价值】
(1)【使产品和机器适应人的视觉理解和操作过程】
人们在操作使用机器产品时,是通过产品部件的形状、颜色、质感来理解机 器,例如视觉经验认为圆的东西可以转动,红色在工厂里往往表示危险。你怎么 会认出房子的门?通过它的形状、位置、和结构。如果你指着一面墙说:“这就 是门”,没有人会相信。人们早已经把门的形状、门的结构、门的位置以及它的 含义,同人们的行动目的和行动方法结合起来,这样形成的整体叫行动象征。同 样,水壶、自行车、菜刀等等都具有行动象征。设计者应当把这些东西象征含义 用在机器、工具、产品设计中,使用户一看就明白它的功能、它的操作方式,不 需要花费大量精力重新学习陌生的操作方法。把产品符号学的思想用于电子产品 设计,就是要从人的视觉交流的象征含义出发,使每一种产品、每一个手柄、旋 钮、把手都会“说话”,它通过结构、形状、颜色、材料、位置来象征自己的含 义,“讲述”自己的操作目的和准确操作方法。换句话,通过设计,使产品的目 的和操作方法应当不言自明,不需要附加说明书解释它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2、产品符号学】
产品符号学 1960年代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就探讨过符号学的应用。后来德国的朗 诺何夫妇(Helga Juegen, Hans Juegen Lannoch)、美国的克里本多夫(Klaus Krippendorff)明确提出了产品符号学。后者于1962年在乌尔姆造型学院毕业,任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交流学教授。他们对产品语义学的介绍文章登在德国杂志「Die Form」上。1985年荷兰举办了三天讲习班,介绍了产品语义学,各国40多个工业设 计师参加了学习。1990年赫尔辛基工业艺术大学举办了三天讲习班,由克里本多夫、 朗诺何、布拉其(荷兰菲利普公司合作工业设计经理)、迈可寇(美国克朗可若科美 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莱恩夫朗可(德国工业设计教授)分别介绍的产品符号 学,荷兰菲利普公司介绍了应用产品语义学改变产品形象后的效果。通过这些讲习 班,产品符号学被推广到欧洲了。
第二章 符号的发展历程
(1)【古希腊时代】
早在公元前4、5世纪之交,苏格拉底与持实用主义世俗立场、传授诡辩术的 智者派之间的诘难式的哲学对话中,就反映出他那追求真理基本语义的诘难所具 有的纯符号学价值。这也就成为此后两千多年来人类语义分析这棵大树的萌芽。
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中就意识到符号、意义、 对象这一意指作用的三要素,提出词是灵魂激情的象征之说。
——产品设计分析
第二章 符号的发展历程
联想U110
联想U110 08年联想推出了一款11英寸的便携小本U110,有红、黑两色 , 中国红的阳文蚀刻蔓草纹工艺,同时和底面中国传统窗格造型的散热口设 计相互呼应,给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美感的强烈冲击;屏幕转轴处 简约的折线设计,配上无边墨晶屏,以及隐藏在静电触控键中蜿蜒生长着 的蔓草花纹指示灯,使这款产品看上去更具有艺术性。带有浓郁中国色彩。
——产品设计分析
第一章 符号学
【2、符号学的分支】
语言符号学
符号学分支
艺术符号学 哲学符号学 社会符号学 文化符号学 部门符号学
语言的视点出发 涉及的面最宽最全最典型 意指作用的符号学
一般符号学 实用符号学
——产品设计分析
第一章 符号学
【3、符号的三个类型和层次】
■图像符号(ICON)图像符号是通过模拟对象或与对象的相似而构成的。比如肖像。 ■指示符号(INDEX)指示符号与所指涉的对象之间具有因果或是时空上的关联。 比
荣获德国2008 iF产品设计大奖 宅护通其纯白弧线简约造型,可直 立摆放也可壁挂,能轻易地融入家中装潢布置,右下方内嵌式圆弧 通话钮,轻轻一触便可立即通话。占据最小空间,拥有最大功能 .
——产品设计分析
第四章 设计学科中研究符号的目的及价值
【3、设计中语义的表达】
信息时代的浪潮下,予以设计一个全新的变革——如何更好的诠释和重构设 计语言。产品设计的实质就在于设计一种能够交流和沟通的共通语言,也就是产 品的语意。理想的产品应有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给人们带来欢乐。如何运用符 号学创造出符合现代人类情感化、人性化需求的产品,是当代工业设计师必须认 真思考的问题。
舞蹈者的形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列舞人 绕盆沿形成圆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纹,代表地面。 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 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这件彩陶盆就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 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它不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先民们群舞的热烈场面,更形象地传达 出他们生机勃勃的活力。
中世纪最闪亮的一个符号—骑士。是正义的代表, 都怀着骑士谦卑、荣誉、英勇、牺牲、怜悯、灵性、 诚实八大精神
——产品设计分析
第二章 符号的发展历程
(3)【近现代】
文艺复兴以来的近现代,科学思想为新符号学的产生准备群面的条件,是符号 学的研究与各相关学科的成果无法分割。
移动空调 具有现代感、科技感
——产品设计分析
如路标。
■象征符号(SYMBOL)象征符号与所指涉的对象间无必然或是内在的联系,它是约
定俗成的结果,它所指涉的对象以及有关意义的获得,是由长时间多个人的感受所产 生的联想集合而来,即社会习俗。比如,桃子,象征着长寿等。
——产品设计分析
第一章 符号学
【4、远古时期器具与符号】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
到公元前3世纪,学术界百家争鸣时期。在符号研究方面提出由自然符号形成 的意指关系与由语言符号形成的意指关系具有平衡性,是语义更加精密。
奴隶制度图绘为希腊奴隶
火炬成为和平的符号
——产品设计分析
第二章 符号的发展历程
(2)【罗马与中世纪时期】
罗马时期的学术趋向实用化。以西塞罗为代表,对符号进行分类研究。 到中世纪基督神学时期,将符号分为自然符号和约定符号。 11世纪之后的中世纪,重点在于对意指作用与语义学的研究,代表人 物有安塞伦、阿奎纳与奥坎等。
——产品设计分析
第一章 符号学 鹳鱼石斧图彩陶瓮(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彩陶瓮是当时部落联盟首领的葬具,该部落联盟的图腾就是
鹳鸟,而鹳鸟口中的大鱼应是敌对部落联盟的图腾,作画者将鹳鸟 画得形体硕壮,眼睛大而有神,将鱼画得身体僵直,毫无生气,用 鹳口衔鱼的题材正是为了表现本族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带符号标 志的石斧是首领生前所用之物,是身份地位和权威的象征,将石斧 画在瓮上,是部落成员对去世首领的怀念。
——产品设计分析
第一章 符号学
(2)【关于符号与符号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著名思想家庄子在《庄子·外篇》中就已提指出:“言者 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即:在语言和事物之间存在着表征物与被表征物的关系, 语言是事物的表征物,事物是语言的被表征物,语言的任务是事物信息的被传达, 语言的角色是传达信息的媒体。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艾柯提出:将符号定义为任何 这样一种东西,它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可被看作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东西 ---- 一 个记号X代表并不在的Y,成语“雁泥鸿爪”生动准确地表述了符号的概念,鸿雁在 泥沼与雪地上留下的爪印,使人们得知曾有鸿雁经过这里的事实,并且可由此推断 出鸿雁的大小多寡等信息。爪印,是记号X,而鸿雁是并不在的Y。符号学,正是研 究符号规律的科号从何而来?】
由于人类特有的社会劳动和语言,使人的意识活动达到了高度发展的水 平,人的思维是一个由认识表象开始,再将表象记录到大脑中形成概念,而 后将这些来源于实际生活经验的概念普遍化加以固定,从而是外部世界乃至 自身思维世界的各种对象和过程均在大脑中产生各自对应的映像。这些影响 是由直接的外在关系中分离出来,独立于思维中保持并运作的。这些映像以 狭义语言为基础,又表现为可视图形,肢体动作,音乐等广义语言。
产品设计分析——
产品设计与符号
2010.4.11
设计艺术系工业设计071
产品设计分析——
概录
第一章 符号学
第二章 符号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符号的作用 第四章 设计学科中研究符
号的目的及价值 第五章 符号在产品系统中
的应用
第六章 小结
第一章 符号学
【1、什么是符号学?】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听到或看到“符号”这个词。一般的概念里往往都是为了 方便起见用一个简单的代号来代替另一个复杂的对象或概念而已。如地图上的符 号(见下图);在数学里符号更是比比皆是。等等各种各样的符号不胜枚举。
——产品设计分析
第四章 设计学科中研究符号的目的及价值
【4、产品设计中的问题】
着重解决下列三方面:
第一,产品应当不言自明。 第二,产品语义应当适应用户。 第三,产品语义设计应当使用户能够自教自学,使用户能够自然掌握操作方法。
No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