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白暗室技术

黑白暗室技术


暗室
暗房袋
安全灯
量杯
温度计
贮药桶
由于冲洗胶片有专门的能安全闭光的显影罐。所以操作 显影罐时可以在明室进行,配合暗房袋装片即可。放照片的 暗室需全黑闭光的条件,但是可以使用相纸不易感受的红色 灯光作为安全灯照明。
显影液
停显液
定影液
洁净水
冲洗的药液分为胶片显影液、相纸显影液、定影液(通 用)、停显液、洁净水。而药液的配方、浓度、温度、冲洗 时间和搅拌方式几个因素之间都是密切相关的,共同构成有 机的联系,每一个因素都有很严格的数据和规范可参照执行。
三、药剂的配方成份与配制
显影液的组成及作用 显影液的组成及作用
3.保护剂: 无水亚硫酸钠,可防止显影剂氧化,也可抑 制溶液污染。无水亚硫酸钠在显影液中同时参与显影作 用,并有溶解卤化银的作用。所以在显影液中大量使用。 4.促进剂: 硼砂(四硼酸钠),白色透明晶体。其溶液为 弱碱性,常用于微粒显影液中。
D72
D72
此硬性显影液适用于反差偏低的底片,用此液显影时, 初显期较长,但影像一旦出现,其密度上升很快。使用时按1:1 或1:2稀释。 软性显影液冲洗出照片的影调柔和,适用于反差较大 的底片。若增加米吐尔的含量,减少对苯二酚,则能得到更柔和 的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有配备齐全的各号相纸,如果同时配好 软、中、硬三种不同性能的显影液,便能满足各种不同反差的底 片的需要,制作出反映适中、层次丰富、影调柔和、清晰度好的 照片。
硬药
软药
三、药剂的配方成份与配制
显影剂是在碱性介质中起作用的,在酸性介质 中便产生钝化,失去显影能力。停显液就是以其酸度强令显 影过程停止,防止显影过度。并且避免定影液受显影液的污 染,保证定影液的使用寿命。 停显液配方:
停显液
停显液

醋酸(28%) 加水至
750毫升
40毫升 1000毫升
市售的冰醋酸为纯酸,可以按 3 酸 8 水 的比例配成 28% 的醋酸备用。停显时间:30秒。
D76
原液使用。
显影温度为20 ℃,显 影时间8--12分,每1000 毫升可冲5-6卷135或120 胶卷。
三、药剂的配方成份与配制
放大照片用显影液配方:
照片用显影液 硬药 中药(D72)
水 750毫升 750毫升
软药 750毫升
米吐尔
无水亚硫酸钠 对苯二酚
1克
70克 15克
3.1克
45克 12克
黑白暗室技术 黑白暗室技术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及要求
黑白暗室技术中有很重要的内容是对摄影图像的后期 再创作,通过对同一底片的不同暗室技术处理,可以获得 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最终图像。因此,亚当斯把暗室 操作比作交响乐演奏,每次都会有不同的即兴演绎。这就 是手工操作的魅力所在。 黑白暗室是一系列全手工操作的技术性工作,每一环 节都要遵守严谨的技术规范,并且每一环节都会对图像的 最终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所以,通过黑白暗室技术的操作 训练,培养学生一种严谨的工作习惯和治学态度。 通过黑白暗室各环节对影像的操作控制,能加深对影 调的理解认识,对前期的拍摄产生良性反馈,有利于提高 拍摄能力。
四. 冲洗胶片
6.定影 7.水洗
冲洗胶片 胶卷留在卷轴上,用流动水冲洗20分钟。
温度18—21 ℃ ,搅动一分钟,定5—10分钟。
8.润湿
由于水珠晾干后会在胶片上留下一圈圈水痕,所以要 用化学方法破坏水珠的表面张力。通常使用烷基苯磺酸钠 等化学药品,也可在显影罐中滴入二三滴洗涤液。同时要 用拧干的海绵或软布轻轻擦干水珠。 9.晾干 挂于无尘通风处晾干。胶卷下端夹一个夹子,避免胶 卷头子卷起划伤胶卷药膜。 10.反卷 11.装袋
三.药剂的配方
三.药剂的配方成份与配制
三、药剂的配方成份与配制
三.药剂的配方 显影液的组成及作用
1.水: 显影剂必须用水来溶解,才能成为显影液。配方 对水的要求很高,最好使用蒸馏水,也可用煮开过的水。 2.显影剂 a.米吐尔:白灰色小晶体,易溶于水,不易溶于亚硫酸 溶液中。所以配方时必须最先溶解米吐尔。 米吐尔属于急性显影剂,显影能力强而柔和,影像初 显迅速。对阴影部和强光部同时显影,后期反差和密度增 加较慢。 b.对苯二酚(也称为海得几奴尼):白色针状晶体。易 溶于水,对苯二酚属于缓性显影剂,性能慢而后劲强。影 像初显期较慢,对强光部位显影作用较强,而对阴影部位 作用较弱,所以能造成较大反差。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及要求
黑白摄影是技术性非常强的摄影手段,而黑白暗室技术 则是黑白摄影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从事黑白摄影而不懂黑 白暗室,那么就根本不可能真正透彻地理解黑白摄影,也根 本不可能对影像自始至终的控制和把握。
黑白暗室技术是非常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同时又非常具 有艺术的创意性的图像创作环节。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 掌握严谨的技术规律,并培养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同时, 学会运用暗室技术知识为影像创作服务。
ID-68增感显影液
原液使用,20 ℃, 显影时间7—13分钟。可 提高感光度2倍,显影 15—20分钟, 可提高感 光度8倍。
无水亚硫酸钠 对苯二酚 硼砂 硼酸 菲尼酮 溴化钾 加水至
六.底片的鉴别
六.底片的鉴别
六.底片的鉴别
1.光源 2.鉴别标准
六.底片的鉴别
(1)密度 正确的曝光,必须使景物的最暗部分在底片 上都有所显示。也就是底片上的最小密度区应该比片基的 灰雾密度要深一些,能看出层次。 如果最小密度比片基灰雾深很多,那么最大密度达一 定会出现并级现象(高调并级),有一部分层次被损失掉 了。这就是曝光过度。 如果最小密度与片基灰雾一样,分不出层次,有一部 分暗部层次损失掉了(低调并级),这就是曝光不足。
高反差配方
D-8高反差显影液
水 无水亚硫酸钠 对苯二酚 氢氧化钠 溴化钾
750毫升 90克 45克 37.5克 30克
加水至
1000毫升
五. 几种非常规配方
4.增感显影液(ID-68)
增感显影
水 750毫升 85克 5克 7克 2克 0.13克 1克 1000毫升
在照明不够、弱光条件下拍摄,胶卷感光度不够时,可 按高速胶卷曝光,然后用增感显影液冲卷,可以达到提高感 光度的目的。
4克
40克 3克
无水碳酸钠
溴化钾 加水至
100克
4克 1000毫升
67.5克
1.9克 1000毫升
45克
1.3克 1000毫升
原液
使用时加水 出影时间:
一份
一份 3.5-4分
一份
二份 1.5-2分
一份
三份 2-2.5分
显影时间:
4.5-5分
2.5-3分
3-3.5分
三、药剂的配方成份与配制
D72为柯达显影液经典配方。通常使用是1:2稀释液, 适用于正常反差的底片。显影温度为18--21℃。温度过高影像偏 暖黑色,温度过低,则黑度不够且偏冷。放大纸的显影时间为2 分钟左右。1000毫升稀释液可显8x10英寸照片10--15张。
四. 冲洗胶片
四. 冲洗胶片
四. 冲洗胶片
1.上卷轴 在暗袋中装入显影罐。 2.注入清水
四.冲洗胶片 湿润胶片,搅动均匀后倒出。
3.注入显影液(调好显影液的浓度和温度)
计时开始。应使操作规范化,用规定的标准浓度、标 准温度和标准时间。注意保温。
4.正确搅动
显影过程中,搅动方式也很重要,搅动过于频繁则会 加大反差,搅动不够则显影不均匀并降低反差。正确的搅 动方法:显影的第一分钟之内连续搅动,然后每分钟搅动 5--10秒直到显影结束。时间一到,马上倒出显影液。 5.停显 注入停显液,搅动30秒左右,倒出停显液,(停显液 可多次使用)。
无水亚硫酸钠
无水碳酸钠 溴化钾 加水至
4克
50克 0.5克 1000毫升
原液使用,20 ℃ ,显影12-20分钟。
五. 几种非常规配方
2.低反差胶片显影液(D-23)
低反差配方
此显影液能取得较低反差效果。使用此显影液在拍 摄时应增加曝光量50%左右。 显影液1000毫升可冲10个胶卷,显影时间每后一卷 比前一卷增加5—8%。 D-23配方 水 米吐尔 无水亚硫酸钠 加水至 750毫升 7.5克 100克 1000毫升
六.底片的鉴别
(2)反差
底片的反差主要受下列各因素的影响: 反差 景物本身的反光率、光线的照射角度、胶片设计的 反差、镜头的性能、拍照曝光的准确度、冲洗条件(显 影液品种、浓度、温度、时间、搅动)。
黑白影像的基本原理
胶片
相纸只能记录较小的影调范围(1:50),相对 更粗的粒度和稍弱的感光能力。并且,相纸只对可见光谱 中的某一段光波敏感,对某一段光波不敏感,所以在制作 照片的暗室中可以使用红色灯光作为安全灯。
相纸
二.暗室操作概述
二.暗室操作概述
二.暗室操作概述
二.暗室操作概述 因为感光片(包括胶片和相纸)的冲洗显影过程是 不能见光的,所以则须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这就是暗室。 显影罐
感光多的部分转化成银的数量多,感光少的部位转 化成银的数量少,于是影像上的明暗变化正好与现实景物 情况相反,因此这个影像被称之的负像,载有负像的胶片 也称之为负片。负片上的影像各个部位具有不同透光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照片 照片纸的基本结构与胶片相似,也是含有感光卤化
银涂层的感光纸。制作照片时,我们透过负片对感光纸曝 光,胶片的负像就映在相纸上,通过显影之后就得到正像, 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照片。
一、黑白影像的基本原理
胶片的卤化银与相纸上的卤化银结构原理相似,但技 术指标不同。 胶片具有更细微的银粒度,更微妙的层次过度, 更强的感光能力等等。胶片的乳剂基本上是全色性的,能 对可见光谱中的全部光波感光,达到较为平衡的影调。胶 片能记录较大的影调范围(1:500)。 胶片的冲洗过程中应保持全黑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