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政治
军事 外交
严禁人民反帝
拆毁炮台;驻扎要地 划定使馆界
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 中国的工具。
义和团 运 动
背景 兴起 发展 口号 结果 性质及意义
抗击 八国 联军
时间 八国联军侵 原因 华战争 概况 结果
时间 《辛丑条约》 签订国 内容及危害 的签订 影响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义和团的主要成员是 贫苦农民,也有手工业者 和城市贫民。 义和团战士多头裹红 巾、腰扎红带,手执大刀 长矛。相信降神附体,刀 枪不入。
义和团成员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中国人民的反帝意志 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义和团旗号:
扶清灭洋
爱国性 义和团对清政府 的本质认识不清, 对其抱有幻想。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将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这个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 你怎样看待这些主张?
八国联军在紫禁城的乾清宫。
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在八国联军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
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员
法军抢来的耕牛
美军抢劫的白银
五、《辛丑条约》的签订
2、内容、危害、影响:
内容
经济 赔款白银4.5亿两 危害
加重中国人民经济负 担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 统治中国的工具 。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 控制,失去军事自主权 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一、知道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 华的史实 二、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危机全 面加深的影响。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历史背景: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传教 士活动猖獗。
目的: 反对帝国主义
口号:“扶清灭洋” 性质: 反帝斗争组织
深 入 探 究
结合之前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 Y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完全沦为
大大加深
进一步加深 开始沦为
O 鸦片
战争
第二次鸦 片战争
甲午 战争
八国联军 X 侵华战争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扶清灭洋
义和团
招抚利用
清政府
直接目的: 镇压义和团 根本目的: 进一步瓜分 中国
列强
二、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抗击八国联军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 下,从大沽登陆,挑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二、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战 役
廊坊阻击战 大沽之战 围攻西什库教堂和 东交民巷使馆区 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 炮轰紫竹林租界 天津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将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这些主张反映的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 矛盾日益激烈化。
结 果
八国联军撤回天津 联军攻陷大沽炮台 清政府处于被动地位 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
聂士成壮烈殉国,天津失陷 北京陷落
二、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抗击八国联军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1900年
天津
攻陷大 沽炮台
乘火车 在廊坊一带遭到义和 团狙击,狼狈逃回
北京 (统帅:西摩尔)
攻占 北京 慈禧 出逃
攻占 天津
(统帅:瓦德西)
三、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义和团
Hale Waihona Puke 剿杀清政府列强义和团在中外 反动势力的镇 压下失败。
四、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性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意义: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瓜分中国的野心。
彼等(指中国)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 蓬勃生气……… -------《瓦德西拳乱笔记》
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将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主张: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运动具有 浓厚的迷信色彩和盲目排外的局限性;放 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