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疗培训常见各种导管的固定方法

静疗培训常见各种导管的固定方法

令人担忧的导管固定
胃管
尿管
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
令人担忧的导管固定
留置针
令人担忧的导管固定
CVC
CVC
PICC
导管固定不佳导致的常见问题
静脉导管-外渗、滑脱、静脉炎、感染…… 胃管-滑脱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 导尿管-感染、滑脱、机械性损伤…… 引流管-滑脱、出血、危及生命……
病人投诉,医疗事故,职业风险…… 反复的操作,额外的工作负担!
1)根据导管管径剪取适合长度
2)撕去一侧离型纸,固定在皮肤上
3)塑形导管,固定另一侧
PICC 临床实例(仅供参考)
CVC 临床实例(仅供参考)
为什么透明敷料固定存在诸多问题?
患者个体 因素?
贴膜质量因素
聚氨酯(PU)材质 透明,透气 防水,防菌,防病毒 先进的粘胶配方,良好的持续粘性 方便操作的框型结构 实用的记录胶带,便于品管 规格型号齐全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
3M棉柔弹力宽胶带
特点: 背衬:100%弹性棉布背衬透气舒适 粘胶:低过敏粘胶,残胶少,粘性温和持久 离型纸:清晰厘米刻度,任意裁剪 尺寸:规格 2733-75
推荐临床首选使用于: 临床鼻胃管等不规则部位,导尿管等皮肤 娇嫩部位导管的固定,降低非计划性拔管 的风险
弹性,可修剪的胶带
患者个体因素
个体差异、疾病、用药等多汗, 难 以固定 患儿多动不配合 患者输液期间洗手、玩手机、 打电 脑等致贴膜松动 穿刺部位靠近关节位、 语言沟通不畅,对观察、护理 要点 理解不全面
护士操作因素
穿刺部位消毒剂未干即固定 固定时拉扯贴膜边缘,追求贴膜平整---表皮张力性损伤 贴膜中央水汽积聚----固定时忽略塑形 或贴膜设计无法塑形 贴膜外胶带过度缠绕 留置针或接头压迫致皮肤及皮下组织坏 死----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
首选透明敷料固定留置针
1
2
3



无张力持膜
塑型:稳妥固定导管
3. 透明敷料周边撕松后留置针与敷料一同移 除
使用透明敷料的要点: 一、要点:
1、无张力垂放(单手持膜) 2、敷料中央对准穿刺点 3、贴膜区域无菌干燥
二、操作三步曲:
1、捏导管突起 2、抚压整块敷料 3、边撕边框边按压
静脉导管的加强固定方法 (安全,稳妥,舒适、美观)
单腔加强固定方法
单腔加强固定方法
自内向外抚压整片敷料

4
5


边撕边框边按压
记录胶带辅助固定
关注导管固定细节
高举平台
关注导管固定细节
固定静脉留置针的透明敷料,原则上无需定期 更换,可随留置针拔出时一起撕除
00角撕除
1800角撕除
1. 轻巧起边----用胶带轻巧带起敷料边缘 或用拇指搓起
2. 撕膜技巧----0或180度角撕除贴膜
3Y 型(右边或右手 )
双Y型 (尾端灵活固定)
双 腔 带 延 长 管
Y一 型(左边或左手 )
Y一 型(右边或右手 )
Y+4Y 型(尾端灵活固定)
不带延长管PICC固定 (T型)
双腔静脉导管固定(一Y型)
推荐:长:5-8cm 宽:7.5cm
双腔导管 Y+4Y 型固定 (尾端灵活固定)
1
2
3
4
“双 E型固定法”之操作演示
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及相关研究进展. -陈爱萍、蔡虻(2007) 中华护理杂志
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朱胜春,金钰梅. 住院患者意外拔(脱)管临床特征分析及对策. 中华护理杂志. 2009.44(3):256-258
舒适
关于导管固定
用什么胶带? 用什么方法?
病人是否舒适 ?
01 鼻胃管的固定 “ 人” 字型固定法
2
1
02
气管导管——— 双H固定法
将胶带撕成“H” 字型
固定上唇,两端绕管 同法,固定下唇,绕管
B
将胶带撕成“Y” 字型
固定上唇,另一条绕 管 对侧同样方法固定
双人固定法
固定上唇,另一条绕 管 对侧同样方法
A
03 静脉导管类—
留置针固定敷料的选择原则
•用半渗透膜或纱布类无菌敷料固定导管
•每日观察穿刺点并评估
妥固定 求
透明敷料可满足稳 导管及每日对穿刺点观察、 评估的双重要
2013.11 卫计委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016 INS 《输液治疗实践标准》
透明敷料在临床应用中的存在问题
固定不牢,需用大量胶带加固 贴膜下积聚水汽,患者感觉不透气 贴膜边缘发红、发痒 贴膜易卷边 贴膜过敏、、、、、、
双腔及多腔加强固定
单腔静脉导管固定
推荐: 长:5-8cm 宽:7.5cm
三Y型固定法
双腔静脉导管固定
推荐: 长:5-8cm 宽:7.5cm
Y一固定方法
单腔及双腔导管的剪裁方法 (5*7.5cm)
T型:5*3.75cm( 单腔不带延长 管 导管固定)


带 延双Y型 (尾端灵活固定)


3Y 型(左边或左手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