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照绿茶简介

日照绿茶简介

日照绿茶简介
日照市位于我国鲁东南的黄海之滨,处在南北方地理分界线附近,属暖温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5度,无霜期210天,全年平均日照2540小时,降水量916毫米,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是我国北方最适宜的种茶地区。

日照市是国内“南茶北引”最早、最成功的地区,从1966年开始引种茶树,四十年多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经过茶业科技工作者和日照茶人的不懈努力,经历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选点试种、七十年代的大发展、八十年代的稳固发展及九十年代后的迅猛发展四个阶段,日照绿茶已成为日照市的特色产业和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据日照市统计局统计,到2010年底,我市茶叶种植面积已达15.66万亩,茶叶总产量达7936吨。

茶园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山东省的50%和70%以上。

已成为我国淮河以北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和科研基地,与韩国宝城、日本静冈并称为“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城市”。

日照茶树越冬期比南方长1-2个月,昼夜温差大利于内含物的积累,空气质量多年为国家一级标准,境内山地丘陵黄棕壤土呈微酸性,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对人体有用的微量元素。

日照独特的自然环境、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空气质量及湿润的海洋气候孕育了日照绿茶“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叶片厚、香气高、
耐冲泡”的独特优良品质。

经专家鉴定日照绿茶中儿茶素含量比南方茶同类产品高13.7%;氨基酸含量比南方茶同类产品高5.3%,硒的含量是南方茶的14倍。

茶多酚与水浸出物比值在40%-60%之间,是绿茶品质的最佳比例,被誉为“江北第一茶”。

经过多年的发展,日照绿茶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

现日照市正大力开展高效生态茶业,向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做大、做强绿茶产业,全力打造“北方绿茶之乡”。

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简介
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78年10月,其前身是临沂地区茶叶试验研究站。

山东省政府为了保护和发展“南茶北引”工程成果,为北方茶区的茶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以农林字[1978]第108号文批准设立临沂地区茶叶试验研究站,原地处莒县夏庄镇马坡岭,占地300余亩,是我省唯一的茶叶科研单位。

1993年7月,随日照市区划调整,更名为日照市茶叶试验研究站。

为不断发展壮大日照绿茶产业,充分发挥日照市茶叶品牌化、产业化优势,2006年9月,日照市政府以日编发[2006]第18号文批准成立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

主要围绕茶叶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收集、分析茶叶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为茶农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为整个茶叶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推进产学研结合,提升农业区域创新能力,增强我市乃至全省农业竞争力。

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自建所以来,先后承担省市茶叶科研计划项目20余项、自选研究课题60余项。

获得省科技进步奖8项、省丰收计划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20余项、国家专利8项。

在茶园区划、茶树育种、速成高产、标准化生产及名优茶加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对我省茶叶发展过程中的每次重大技术突破都起
到了关键作用,为北方茶叶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取得的突出科研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特别是总结出的以科研院所为龙头、以示范基地为载体、以示范村示范户为基点的推广模式,在加快茶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促进日照茶业壮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1997年以来,先后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山东(茶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被省科技厅批准为“山东省茶业生产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山东省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农业推广先进单位”、“全市科技工作先进集体”,被市科技局批准为“日照市农村星火科技培训基地”。

2008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22个国家茶叶综合试验站之一,2009年被省农业厅列为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地。

建所三十年来,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针对北方茶区茶叶生产实际,始终坚持以丰富的科研成果为基础,加强茶叶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加快茶叶技术创新,不断为北方茶区的茶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现已成为山东省名副其实的茶业技术龙头。

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技术辐射图
“3S”技术支持下的山东茶树适生环境评价与区划研究
采用3S技术,即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对气候因子进行模拟及其检验,对山东茶树种植进行适宜性区划,并做典型区(县域)的茶树土地适宜性等级划分研究。

该项目的研究可以为山东省茶产业有序合理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科学依据,可避免盲目扩大引种面积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为该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基础性指导。

利用“3S”技术对山东省茶树种植区划结果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