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IP专享]养生定义

[VIP专享]养生定义

一、定义养生,是养护保养生命,以达长寿。

养生是指有目的的通过各种手段护养人体生命的行为,即根据人体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所进行的物质与精神的身心护养活动。

既包括生理层面的养生,注重身体机能的维护和康复;也包括心理层面的养生,腔调内在精神的平衡和祥和。

按照层次划分,生理层面的养生包括养颜、养体、养老;心理层面的养生包括养心、养性、养神。

养生活动理应融入传统保健知识。

最早的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包含着丰富的养生理论,它认为养生是一种预防医学,是在天人合一的状态下,法阴阳,畅情志,节饮食,并通过适当的活动,来达到“治未病”、“消未患”的防病健体、延年益寿、繁衍生息的目的。

从传统文化角度看养生,它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共生。

求简求静的生活方式是一种退隐的养生智慧。

养生产业,是指满足人类健康养生需要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健康产业以及文化艺术服务业,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地重要产业,包括有机国药产业、有机茶产业、温泉产业、生态休闲产业以及养生文化服务业等。

养生旅游1)养生旅游是旅游活动的一种类型,是旅游者以特定的自然环境为载体,以中医养生理论以及传统文化为指导,以放松身心、调理休养、预防疾病为目的而进行的在旅游地逗留时间达到一定长度的一系列动态活动过程的复合体。

2)养生旅游Wellness Tourism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墨西哥,它以健身活动与医疗护理项目为特征,满足旅游者追求放松、平衡的生活状态和逃避工业城市化所带来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

我国的养生旅游始于2002年海南省三亚保健康复旅游和南宁中药养生旅游,随后在四川、山东、安徽、黑龙江等省市发展迅速,于2007年演艺成为全国时尚旅游热点。

3)养生旅游是以提升生命质量、增进身心健康、延年益寿为目的,在生态旅游地依托养生旅游资源,融合养生文化、养生保健和生态旅游方式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旅游体验活动。

4)养生旅游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环境基础上,结合观赏、休闲、避暑、康体、游乐等形式,以达到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医疗复健等目的的大众休闲旅游。

养生旅游作为一种以“养生”为主题的休闲旅游,将养生之道寓于休闲中,在休闲中遵从养生宗旨,对旅游者的身体和心理进行系统调控,以达到身体康泰、精神健康的目的。

5)养生旅游是指以维护健康或促进健康为主要需求动机的空间移动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伯尔尼大学休闲旅游研究中心6)养生旅游是以追求身体、感情、精神、灵魂平衡和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夏威夷养生旅游组织7)养生旅游是一种养生保健,调整人的身心健康的新型旅游方式。

8)养生旅游过程中突出传统养生观和现代休闲观的融合。

9)养生旅游是一种专项旅游,具体是指离开原住地前往具有养生资源的旅游地,进行以健康为主题的养生旅游活动。

10)养生旅游是休闲农业的创新与发展。

11)养生旅游是养生文化、科学与自然的一体化旅游。

12)我国的中医养生旅游是以延年益寿、前身健体为目的,以传统中医养生学理论为依据,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天人感应、整体恒动观等,由温泉、森林、海滨、盆地、草原、民俗、医药等旅游资源构成吸引力载体,促进旅游者的空间位移互动。

13)养生旅游是发掘利用中国养生文化和养生产业的旅游资源,整合地方文化特色,围绕优化人类生存环境与提升人类生存质量的养生目标,根据生态旅游方式设计开发养生活动系列化旅游产品,实现养生产业旅游截至最大化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张跃西(2009)《产业生态旅游理论及养生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二、养生旅游资源:1.自然养生旅游资源——大自然环境中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寿的资源,主要包括具有养生品质的空气、山、水、动物、植物5类资源。

a)空气:能作为养生旅游资源的空气分为山地空气和海滨空气。

山地空气中益于人类长寿的是空气负离子。

研究证明,空气负离子浓度达700个/立方厘米以上可增进人体健康,1万个/立方厘米米以上可以对多种疾病产生辅助疗效,10万个/立方厘米以上具有自然痊愈力。

海滨空气中含有较高的碘、氯化钠、氯化镁和臭氧,其中碘含量是大陆空气含碘量的40倍,不仅能补充人体生理需要,还有杀菌作用。

b)水:水养生资源最为突出的是矿泉水,矿泉可以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延年益寿作用。

c)动物:动物脂肪中含有一种能延长寿命的物质——脂蛋白,可以预防高血压等血管疾病。

d)植物:主要在于植物的精气,植物释放的气味。

特别是鲜花,不仅颜色令人赏心悦目,而且在花香中含有一种既能净化空气、又能杀菌灭毒的芳香油。

此外,很多植物食物都具有防老抗衰作用,如芝麻、桑葚等2.人文养生旅游资源——主要是人们对健体、延年益寿等养生的经验、方法、技能的总结,包括古代养生术、武术、文化、医学等4类资源。

a)古代养生术:是一种涉及很广的保持身体健康、延缓人衰老、延长人类寿命的方法。

从先秦到清明各代都有很好的养生术总结,如彭祖养生术、儒道佛的养生术等。

b)武术:太极拳是一种活络肌肉的运动;气功是一种自我身心锻炼的摄生保健方法,通过调心、调息、调身,使身心融为一体,营卫气血周流,百脉通畅,脏腑和调,以达到强身保健的目的。

c)文化:主要以琴棋书画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

人在艺术创作中活动筋骨、舒畅情志、百脉疏通、气血调和、颐养心神、养神健型、益寿延年。

d)医学:即中医养生旅游资源,提倡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节欲保精、益气调息等一系列医疗原则,是中国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使用食养、食节、食忌、食禁的饮食养生和利用药养、药治、药忌、药禁等药物保健养生,以及针灸、按摩、推拿、拔火罐等养生旅游活动具有科学的一句。

3. 宗教养生——宗教不单只是一种信仰,而且让人休息养性。

它所论述的a)道教养生注重现实的存在,重视生命本身,爱气养神。

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内容:重人贵生、元气论、人天观、人体观、养生观、形神观。

其中人天观,即“天人合一”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所在。

即在游玩中放松自我,回归自然。

b)佛教养生的要义是心身健康、延长寿命、明心见性,以期修正成佛。

佛教养生分修心、修性、居食养生三部分。

修心术主讲慈悲、博爱;修身术主讲禅定,又分为内修身与外修身两部分,内修身就是坐禅形定,外修身就是对筋骨肉的锻炼;居食养生主讲生活起居长寿活人之法。

《六妙法门》与《小止观》是佛教养生不可不读的典籍。

三、养生旅游的类型:1.中医药保健养生旅游,主要包括针灸、按摩、推拿、刮痧、拔火罐等传统中医疗法,还包括在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中医药博物馆参观、游览、体验。

2.饮食养生旅游,是指游客根据自己的体质偏性选择、获取适合自己的特色饮食或者药膳以达到食疗养生的目的。

要求餐厅设计要富有情调,风格别具一格,室内要有山、水、植被等自然元素。

3.导引和无数养生旅游,是指通过在传统的导引和武术发源地办班吸引游客,学习传道导引术、武术的方式,指导游客学习养生术、联系养生术。

如气功、太极拳、少林拳等。

4.地理环境养生旅游,中国的传统养生理论强调天人合一,人要符合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有众多环境优美的旅游胜地,适合开发养生旅游。

5.情志养生旅游,主要是针对中老年游客,他们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浓厚的兴趣。

6.医疗养生旅游,是以健身活动与医疗护理项目为特征,满足旅游者追求放松、平衡生活状态和逃避工业城市化所带来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

7.森林养生类,以森林溪谷为生态基底,以负氧离子、绿色环境、湿润空气和适居温度为基础,开发吐纳、森林浴、雾裕等养生旅游产品。

8.生态水疗类,以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矿泉资源及温泉资源为基础,结合中医按摩和当前流行的SPA技术,开发特色生态水疗项目。

PS:温泉养生公园应避免过度人工化的痕迹,要营造出静谧、优雅、纯净的环境氛围,陶冶人的情操,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9.日光养生类,日照资源结合丰富的森林、水系等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森林日光浴、沙滩日光浴等养生旅游产品。

10.生理美容养生类,深受女性游客喜爱,可将美容会所中的护肤、SPA、水疗、瑜伽、抗衰老美容等融入到旅游产品中,同时结合花卉产品开发系列芬香美容产品。

11.季节养生类,根据四季气候特征,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围绕春夏秋冬开发不同的养生产品。

12.居住体验类,以养老公寓的模式作为范例,以旅游房地产开发为主导,围绕养生休闲进行开发养生社区,向人们提供没有污染、没有公害的安全有机食物、舒适的生态居住条件等。

四、养生康体型森林旅游产品:1.以人的养生知识为中心的修身体验型产品森林景区的度假,为人们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而单一的游览观光不需要太长的停留时间,而辅之以修身养性的健身康体项目,如林中空地的瑜伽、太极拳演练,一方面可增强森林旅游的游客参与性,另一方面可以延长游客在森林景区的停留时间。

(韩国、台湾等地的旅游广告中修正身心的主题,便常可发现洋人在寺庙中静坐修炼的场景。

)森林景区经营者需要主动为游客提供养生康体只是和健身体验项目,而健身体验项目的选择要与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相适应,不宜过分追求健身环境和设施的豪华性。

2.以物为中心的森林资源依托型产品天然森林这个载体中有许多资源要素可用于保健康体,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日照条件,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野生动植物,富含矿物质的泉水等。

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和水土条件有利于健康长寿,利用山林溪谷中的富氧空气、矿泉水、中草药等养生元素,可推出氧吧森林浴、日光浴、矿泉浴、食疗餐饮等旅游项目。

养生资源的开发要以保护和可持续为原则,森林中的步行通道和住宿设施尽量少使用人工材料,且要远离核心保护区;对林区动植物的社区应该合法且适度。

3.我国森林景区的养生产品现状:产品规模小、产品特色不够突出、产业化程度较低。

但我国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养生旅游发展潜力很大。

我国的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中草药、针灸以及食疗等都在海内外有所应用。

中医保健养生知识需要结合绿色餐饮应用于现代养生旅游。

此外,养生旅游产品需求值得细分,景区结合资源优势或服务优势进行市场营销会更有效果。

如针对老年游客,可开展养生讲座和经验交流会,使其了解到更多的养生知识,参与更多的养生活动。

森林景区可开展绿色餐饮、森林浴和森林疗养等类型的养生旅游。

五、中国养生旅游的兴起随着经济的发展,追求健康长寿成为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生活的主题,养生旅游的悄然到来,带动了养生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些拥有养生旅游资源优势的旅游景点或风景名胜区,都开始构筑养生旅游产业。

旅游景点或风景名胜区较多的是利用已有的自然旅游字图案,推出“养生游”、“养生之旅”、“休闲养生旅游”等养生旅游产品。

如2005年,峨眉山利用其清新的空气、迷人的景色,推出休闲养生游;2007年,黄山市徽州区围绕“2007中国和谐乡村游”主题年活动,推出“休闲养生在惠州”五大系列乡村旅游产品;四川泸州方山旅游区推出“休闲养生深度6日游”、“方山养生强身休闲之旅”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