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科学概论考题[1]

自然科学概论考题[1]

《自然科学概论》部分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

2.生命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3.光合作用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它能将转变为_______。

4.根据细胞核和细胞器的不同,细胞分为两大类,即____和____细胞。

5.病毒通常是由和构成。

6.细胞的周期包括_____和_____期。

7.五界系统的划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界。

8.反射弧通常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所组成。

9.通常将植物根尖分为四个区: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10.生态系统一般包括四种成分,即:____、____、____、_____。

11.人体全身共有骨骼________块。

二、名词解释,举例说明(每小题2分,共30分)1. 繁殖2. 春化作用3. 细胞的新概念4. 呼吸运动5. 突触6. 气体交换7. 异花传粉8. 复等位基因9. 单倍体10. 基因工程11. 世代交替12. 性染色体13. 生态因素14. 食物链15. 生殖三、判断题,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或错误答案的符号填在括号内。

)1.线粒体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2.减数分裂是一次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

()3.病毒具备细胞结构。

()4.光合作用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5.光周期即指在一天之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

()6.食物的消化主要是在胃中完成的。

()7.果皮单纯由于房壁发育而成的,称为真果。

()8.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9.在性状的遗传中,双亲性状同时在后代个体上显现出来,这种遗传现象称为共并显性,()10.种群指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群。

()四、问答题(本题16分)1. 病毒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的基本形态?(4分)2. 根、茎、叶的主要功能?(4分)3. 关节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其作用各是什么?(4分)4. 何为肺循环?(4分)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1.杆状球状螺旋状2. 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遗传、变异与进化感应性与运动3.无机物有机物4. 原核真核5.核酸蛋白质6.分裂间期分裂期7.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8.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9.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10.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11.206二、名词解释,举例说明(每小题2分,共30分)1. 繁殖:指生物体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就能产生后代的现象。

2. 春化作用:某些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满足一定的低温条件才能促使花芽的分化,这种通过低温方能促使植物花芽分化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3. 细胞的新概念: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 呼吸运动:即指胸廓节律性地扩大与缩小。

5. 突触: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未稍与另一个神经细胞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的部位,突为突触。

6. 气体交换:即指肺泡与血液之间、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扩散方式进行的。

7.异花传粉:花粉从花粉囊散出后,落到另一花的柱头上,称为异花传粉。

8.复等位基因:是指在群体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基因座上存在着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这些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9.单倍体:是指只含有一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

10.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的意志,将某一生物体(供体)的遗传信息在体外经人工与载体相接(重组),构成重组DNA分子,然后转入另一生物体(受体)的细胞中,使被引进的外源DNA片段在后者细胞内部得以表达和遗传。

11.世代交替:是指某些生物的生活史中,元性世代与有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12.性染色体:是指与性别决定有明显而直接关系的染色体。

13. 生态因素:就是指环境中能直接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种种因素。

14.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称为食物链。

15.生殖:指生殖单位不经过有性过程,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20分)1.(√)2.(×)减数分裂是一次DNA 复制,两次细胞分裂,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

3.(×)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

4.(×)光合作用是叶绿体中进行的。

5.(√)6.(×)食物的消化主要是在小肠中完成的。

7.(√)8.(√)9.(√)10.(√)四、问答题(共16分)1.病毒通常分为几种类型:(4分)病毒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即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动物病毒以动物细胞为宿主的病毒,外形呈球形,是一种多面体。

常引起宿主细胞发生病变。

植物病毒以植物细胞为宿主的病毒,外形为棒状。

感染植物后会引起植物特定的病害。

细菌病毒是以细菌为宿主的病毒,外形为各种类型。

2.根、茎、叶的主要功能?(4分)种子植物的根大都生长在土壤里,它具有吸收、固持、合成、储藏、繁殖等多种功能。

茎是植物地上部分的骨干,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个部分组成。

种子植物的叶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3.关节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其作用各是什么?(4分)关节是指两骨之间相连结的地方。

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所构成。

关节面覆盖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能缓和运动时两骨间的撞击。

关节囊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可以减少两骨间的摩擦。

囊壁外面有韧带,能使两骨间连接的更加牢固。

关节腔内有滑液,起润滑作用。

4.何为肺循环?(4分)肺循环是指血液(缺氧血)在心室收缩时,由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并进行气体交换,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氧,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途径。

因其循环途径较短,故又称小循环。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原始宗教观念的重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

2.《墨经》一书中关于________的实验,其方法已与近代的科学实验的方法极力相似。

3.圆周率也被称为“_________”,欧洲16世纪时期才得到该值。

4.哥白尼__________________和血液循环理论的提出,成为欧洲中世纪科学从神学枷锁下解脱出来的标志。

5._________是十六世纪光学的集大成者。

6.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_________制造出世界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即“________”。

7.电话的发明者是美国人_______________。

8.美国数学家维纳的《____________》一书的发表,标志着控制论的诞生。

9.1941年,法国工程师_________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机电式计算机。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人类最早的化工工艺是()。

A.冶铁B.制陶C.炼铜D.冶金2.古希腊自然科学中最有价值的成就是()。

A.以太说B.太阳中心说C.原子论D.地球中心说3.马克思所说的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是()。

A.亚里士多德B.德漠克利特C.苏格拉底D.阿基米德4.世界上最早的炼丹术著作是魏伯阳的()。

A.《周易参同契》B.《齐民要术》C.《黄帝内经》D.《汜胜之书》5.牛顿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基本思想的奠基者是()。

A.开普勒B.枷利略C.哥白尼D.哈雷6.第一个公布能量守恒定律的人是()。

A.伏特B.法拉第C.迈尔D.奥斯特7.对万有引力定律最有力的证明是()。

A.天王星的发现B.海王星的发现C.哈雷彗星的发现D.木星的发现8.用人工方法第一次实现原子核蜕变的科学家是()。

A.查德威克B.卢瑟福C.居里D.爱因斯坦9.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是()。

A.魏斯曼B.孟德尔C.施莱登D.施旺10.地质力学的创始人是()。

A.李四光B.威尔逊C.魏格纳D.赫斯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1.普林尼2.沈括3.新达尔文主义4.生物控制论5.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述血液循环理论建立的过程和意义。

2.简述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并促成分子生物学诞生的主要发现。

五、论述题(20分)试述以电气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的特点和后果。

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充(每空1分,共10分)1.万物有灵论2.光学3.祖率4.太阳中心说5.牛顿6.梅曼莱塞7.贝尔8.控制论9.朱斯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B 2.C 3.A 4.A 5.B 6.C 7.B 8.B 9.B 10.A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1.古罗马著名科学家。

其代表作是一部既有自然知识,又包括大量实用经验知识的著作,即三十六卷的《自然史》。

2.沈括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他主持和制定了《奉元历》,写成了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的《梦溪笔谈》,他不仅在科学技术上取得了广泛的成就,而且还是一位具有明确的哲学思想的科学思想家。

3.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所创立。

在其著作《种质一种遗传理论》中,他提出了种质连续和种质选择的学说,后被称为“新达尔文主义”。

这一理论虽然带有一定的思辩性质,但对二十世纪的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和综合进化论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4.它是用控制论研究生物体系统、生物体的各种生理系统的自动调节和控制机理的一种理论。

5.1876年至1887年间,美国科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进行了一系列的搜索以太风的实验。

这一实验得到了否定以太风存在的“负结果”,从而证明宇宙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以大风。

这一实验是科学史上的著名的判断性实验。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维萨留斯发表了《人体结构》一书,开辟了通过解剖,研究血液循环的道路。

(2)塞尔维特提出了人体血液的心肺循环,从而为人体血液循环的最后发现奠定了基础。

(3)哈维提出了整个人体的血液循环理论。

(4)血液循环理论的建立是近代医学、解剖学和生理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与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提出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是近代自然科学中的两面旗帜。

2.(1)1945年,美国生物学家比德尔等人用实验方法揭示了基因和酶的关系。

(2)关于DNA是携带遗传信息载体的发现。

(3)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被称为是二十世纪生物学最伟大的发现,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五、论述题(每题20分)1.以电气为中心的技术革命亦称第二次技术革命,它是在以电气为中心的群体技术基础上发生的,电气技术是这一群体技术的主导技术。

2.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发明主要是科学的结果,从这一次技术革命起,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逐渐成了科学的应用,科学成为技术的先导。

3.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的许多发明出自实验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