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概论形成性作业姓名:学号:请在第十六周上课时上交一、选择题1、近代科学革命的标志是()。
A、至大论B、天体运行论C、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D、物理学2、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后期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代表著作是()。
A、论自然B、物理学C、论天球D、论事物的本性3、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是古希腊后期著名哲学家,是古典()的创始人。
A、化学B、物理学C、天文学D、数学4、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建立了庞大的理念论体系,成为()思想的创始人。
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实用主义D、神秘主义5、托勒密在《天文大全》中设想出描绘宇宙图景的几何结构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是()。
A、太阳B、银河系中心C、地球D、火星6、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确立了“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医疗原则。
A、本草纲目B、黄帝内经C、千金方D、伤寒杂病论7、古代中国关注疑难杂症的研究,这些成果在唐代孙思邈的《()》中得到反映。
A、本草纲目B、黄帝内经C、千金方D、伤寒杂病论8、北宋时期,沈括所著的《()》记载了我国在十一世纪中叶以前的许多科技成果。
A、梦溪笔谈B、山海经C、水经注D、天工开物9、战国时期的医学巨著《》分别从腑脏、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对人体生理活动、病理现象和诊断治疗方法作了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
A、本草纲目B、黄帝内经C、千金方D、伤寒杂病论10、英国化学家()于1661年在其《怀疑派的化学家》一书中,抨击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理论和帕拉塞尔苏斯的三元素理论,提出了科学的“元素”概念。
A、波义耳B、拉瓦锡C、道尔顿D、阿伏加德罗11、牛顿的()将天文学革命和力学革命综合起来,完成了近代科学的大综合。
A、力学第一定律B、力学第二定律C、力学第三定律D、万有引力定律12、“如果力学定律在某个参考系中是成立的,那么在相对于这一参考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中都是等效的”,这就是相对性原理。
该定理由()首先提出。
A、爱因斯坦B、笛卡尔C、牛顿D、伽利略13、1686年,牛顿牛顿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书中详细阐述了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力学的基本原理。
A、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B、力学C、运动学D、物理学14、1543年,维萨里发表了(),对“心室中具有带孔洞的中膈结构”率先提出了质疑。
A、论血液循环B、论心脏和血液的运动C、人体结构D、心脏结构15、19世纪四十年代发现的(),揭示了机械、热、电磁、化学等领域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统一性,使物理学达到空前的综合与统一,这是牛顿建立力学体系以来物理学的又一伟大成就。
A、能量守恒原理B、麦克斯韦理论C、热力学第二定律D、电磁场理论16、1811年意大利的物理学家()明确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原子虽然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但是由原子组成的分子才是物质稳定存在的独立单位。
A、波义耳B、拉瓦锡C、道尔顿D、阿伏加德罗17、由于在()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贡献,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A、下一相对论B、布朗运动C、光子理论D、广义相对论18、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粒子在时空中运动并不存在所谓的轨道,于是对于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描述只能使用()。
A、测不准关系B、薛定谔方程C、相对论D、光量子理论19、人们常把原子层次以下的各种物质粒子称为(),包括电子、中子、质子、光子、中微子等。
A、基本粒子B、微观粒子C、亚原子D、微小粒子20、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他们分别是引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A、电相互作用B、电磁相互作用C、光相互作用D、粒子相互作用21、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发现六种夸克,并且“夸克都是每()个一组‘囚禁’在强子中,没有探测到自由的夸克”,这被称为夸克禁闭。
A、2B、3C、4D、622、一光年是(B )。
A、9.6×1012KMB、9.6×1012SC、3.0×108KMD、3.0×108S23、由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构成的物质称为()。
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元素24、由碳、氢促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称为()。
A、有机物B、烷类化合物C、无机物D、炔类化合物25、由碳、氢促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称为()。
A、有机物B、烷类化合物C、高分子化合物D、炔类化合物26、氯元素(Cl)原子拥有17个核外电子,所以Cl-1的最外层将会有()个电子。
A、2B、4C、6D、827、研究晶体结构的周期性规律可以有两种方式。
一是按照实际重复周期,将晶体划分为一个个完全相同、且可以并置的平行六面体作为晶体的基本单位,称作(),进而研究其形状、大小及其内容;二是将周期性重复排布的内容抽象成几何学上的点,然后考察这些点在空间上的阵式。
A、点阵B、晶格C、晶胞D、晶子28、()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豌豆杂交试验,第一次用实验数据提出了两个遗传规律,成为遗传学之父。
A、摩尔根B、施来登C、孟德尔D、施旺29、DNA分子结构中含有四种碱基对,其中A和T配对,C与G成对,这里A是()。
A、腺嘌呤B、鸟嘌呤C、胸腺嘧啶D、胞嘧啶30、艾弗里通过白鼠肺炎双球菌的定向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
A、蛋白质B、核苷酸C、脱氧核糖核酸D、核糖核酸31、地球圈层内部也会出现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例如,地壳又可以分为上部的硅铝层和下部的硅镁层,硅镁层则称为()。
A、玄武岩B、花岗岩C、火山岩D、沉积岩32、组成地表环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的结构。
A、垂直分层B、水平分异C、立体交叉D、多级嵌套33、地球圈层内部也会出现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例如,地壳又可以分为上部的硅铝层和下部的硅镁层,硅镁层则称为()。
A、玄武岩B、花岗岩C、火山岩D、沉积岩34、核电站是利用()过程中原子质量亏损而放出能量,通过该能量加热水形成水蒸气来推动汽轮机进行发电的。
A、原子裂变B、原子聚变C、化学反应D、燃烧35、原子的核能来源于()。
A、质子的内能B、中子的动能C、电子的势能D、核子的结合能36、生物陶瓷属于医用生物材料,究其结构来说,它属于()。
A、晶体B、合金C、非晶体D、高分子材料37、“微处理器的速度每十八个月翻一番”,是半导体工业发展史上著名的()定律。
A、摩尔B、拉顿C、肖克莱D、巴丁38、发射人造星体,必须使它具有足够大的速度才能在太空飞行。
我国嫦娥奔月卫星的速度应该低于()。
A、第零宇宙速度B、第一宇宙速度C、第二宇宙速度D、第三宇宙速度39、材料按使用年代与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五代。
第一代为天然材料,第二代是烧炼材料,第三代是合成材料,第四代是(),第五代是智能材料。
A、金属材料B、超导材料C、纳米材料D、设计材料40、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哺乳动物可以用成年动物的体细胞进行()。
这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开创了动物育种工作的新纪元.A、无性繁殖B、有性繁殖C、人工授精D、基因重组41、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是()。
A、卵细胞B、干细胞C、动物细胞D、白细胞42、所谓(),是指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按照预先设计的要求剪接基因,从而改造遗传特性的现代生物技术。
A、基因工程B、细菌工程C、蛋白质工程D、干细胞与组织43、全球定位系统的含义是利用卫星的测时和测距进行导航,已构成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其简称是()。
A、GRSB、GISC、GPSD、GPRS44、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
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改造、相互适应,取得和谐与协调的结果的过程,被称为()。
A、自相似B、自模拟C、自相关D、自组织45、爱因斯坦利用普朗克的量子假设成功地解释了()。
A、紫外灾难B、光电效应C、光致发光效应D、波粒二象性46、1948年,美国物理学家()把核物理学同宇宙膨胀理论结合起来,奠定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基础。
A、爱因斯坦B、伽莫夫C、勒梅特D、哈勃47、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其内部的()能量。
A、核裂变B、核聚变C、燃料燃烧放出的D、化合反应放出的48、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A、10B、8C、6D、449、孟德尔遗传学说的核心概念是()。
A、遗传因子B、基因C、DNAD、RDA50、光电效应满足()定律。
A、能量守恒B、动量守恒C、电量守恒D、质量守恒51、“园是平面上于某一固定点距离相同的一切点的总体”中提到的“固定点”和“距离”分别指()。
A、半径和圆心B、圆周和半径C、圆心和半径D、直径和圆心52、单个硫原子的重量是单个氧原子重量的两倍。
当硫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硫后,二氧化硫中硫与氧的重量之比是()。
A、4比1B、2比1C、1比1D、1比253、原子的直径大约是百亿分之一米。
用科学计数法可以表示成()米。
A、10-12B、10-14C、10-16D、10-1854、宇宙的年龄可以用秒来表示,大约是100亿亿秒。
用科学计数法可以表示成()秒。
A、1015B、1016C、1017D、1018二、填空题1、激光器是光受激辐射放大器的简称,它能发射一种单色性好、亮度高、、的相干光束。
2、匈牙利的数学家冯·诺依曼与其合作者将计算机系统划分成、、储存器、输入器和输出器五个基本组成部分,从而奠定了计算机的构成基础。
3、航天器是指火箭、、、、行星探测器、用火箭发动机推进的导弹以及空间站的总称。
4、基本的地理过程是气候过程、、和地生态过程。
5、材料按使用年代与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五代。
第一代为天然材料,第二代是烧炼材料,第三代是合成材料,第四代是,第五代是智能材料。
6、DNA分子中有四种碱基,分别是、、胸腺嘧啶和胞嘧啶。
7、所谓基因工程是指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按照预先设计的要求剪接基因,从而改造遗传特性的现代生物技术。
其基本程序包括:分离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载体、、和基因克隆等五个步骤。
8、老三论包括系统论、信息论和是研究复杂系统的理论。
9、普里高津在研究了大量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后,总结了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非线性相互作用、正反馈机制和涨落现象。
10、组成地表环境的、、和生物圈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的结构。
三、判断题1、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2、电子计算机是由输入系统、输出系统和中央处理器构成的。
()3、普朗克的量子假设仅仅是一种假设,不具有正确性。
()4、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揭示了地球上生命现象的诞生过程。
()5、电子不是实物粒子,因为它只有电量的多少,质量是零。
()6、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7、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简称为CT,为临床医学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8、光的波长越短,光子的动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