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八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B卷

2020届八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B卷

2020届八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B卷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一个月中,从图甲的月相到图乙的月相,大约需要的天数为()A . 7-8天B . 15-16天左右C . 23-24天左右D . 30天2. (2分)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是()A . 赤霉素B . 细胞分裂素C . 脱落酸D . 乙烯3. (2分)下列几种物质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则横线内的物质应是()HCl、Cl2、HClO、________、KClO4A . NaClB . Ca(ClO)2C . ClO2D . HClO44. (2分)20℃时,将40gNaCl放入100g水中,搅拌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A . ×100%B . ×100%C . ×100%D . ×100%5. (2分)科学家已能利用人体干细胞培养出人的心肌细胞。

实施这种技术时,最关键的是要诱导人体干细胞进行细胞的()A . 分裂B . 分化C . 生长D . 繁殖6. (2分)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

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A . 火车运动,汽车静止B . 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C . 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D . 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7. (2分)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A . 显微镜、放大镜B . 放大镜、放大镜C . 显微镜、显微镜D . 放大镜、显微镜8. (2分)在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读识此图并判断,下面推理合理的是()①反应速率:Mg>Fe>Zn②反应生成氢气质量;Mg=Fe=Zn③反应后溶液质量:Mg=Fe=Zn④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Mg<Fe<Zn。

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④9. (2分)(2012·金华)某品牌的微型电脑吸尘器有两个开关,开关S1控制照明灯L和吸尘电动机M,开关S2只控制吸尘电动机M。

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A .B .C .D .10. (2分)(2017•湖州)电水壶是常用小家电.下列有关电水壶烧水的观察和思考,正确的是()A . 加热过程中,水的内能通过热传递改变B . 加热过程中,水的热量不断增加C . 沸腾时,所冒的“白气”是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D . 沸腾时,继续吸热水温不断上升11. (2分)观察鸟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鸟适于飞行生活没有关系的是()A . 有坚硬的角质喙B . 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C . 胸肌发达,有可用于飞翔的翼D . 有发达的气囊辅助呼吸12. (2分)2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克。

下列是四位同学在20 ℃时配制的氯化钾溶液,其中一定达到饱和的是()A .B .C .D .13. (2分)(2014·杭州)如图所示,密度为ρ、厚度为d、边长为L的均匀正方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

板与桌面间的光滑程度不变,现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在推薄板的过程中薄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A . p、F、f均不变B . p大小由ρdg增大为ρdg,F不变、f变大C . F大小由ρL2dg减小为ρL2dg,p不变、f变小D . p大小由ρdg增大为ρdg,F、f不变14. (2分)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后以12.5秒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关于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小明前50米一定用了6. 25秒B . 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米C .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米/秒D .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千米/时15. (2分)如图为同一个密封的袋装食品放在手掌上的两张照片,甲图摄于海拔200m处,乙图摄于海拔3200m 处。

则袋装食品袋内气体不变的量是()A . 质量B . 压强C . 密度D . 体积二、填空题 (共7题;共26分)16. (4分)读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答问题:上图所示月相与下图中的日、地、月位置关系一一对应,请在括号中填出:A——________ 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17. (2分)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含有大蒜素(化学式为C6H10S3)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大蒜素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

18. (2分)“春见耙耙柑”保存不当,其表面会出现绿色菌体——青霉菌。

(1)青霉菌属于真核生物,它与细菌的结合差异主要体现在青霉菌具有________;(2)某同学从发霉的耙耙柑上提取到青霉菌,放在无营养物质的培养皿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较长时间后观察,发现青霉菌死亡,其原因是________。

19. (6分)大豆在我国各地区广泛种植。

图甲是大豆种子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大豆种子萌发后的示意图,图丙为大豆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与子叶干重变化的曲线。

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结构A由________发育而来:(2)图乙中的e是由图甲中的[________]发育来的;(3)分析丙图,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中减少的有机物可能的去向是 (填字母)。

A . 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B . 部分转化成胚根、胚芽中的有机物C . 全部被呼吸作用消耗;(4)丙图中,120小时后萌发种子干重不再持续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20. (3分)将冰块放在浓盐水中,液面位置如图所示,若冰完全熔化,杯中液面高度将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下同);该浓盐水的密度为 1.2g/cm3 ,露出水面的冰块体积是冰块体积的几分之几?________;若用水代替盐水,则液面高度将________。

(冰的密度为0.9g/cm3)21. (5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6min,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甲在4~5min内处于________态,甲的内能________.甲________,(选填“是晶体”、“是非晶体”或“无法判断”)若在0~3min内甲、乙为固态,则C甲:C乙=________.乙________;22. (4分)如图甲是小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的情形,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纠正错误后,在读数时需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应________,视线应与________相平。

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5分)23. (6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2)小刚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________;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10㎝,调整后,蜡烛在图上位置固定不动,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3)此时,小刚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

24. (3分)夏天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型三款表面镀铝膜的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选取三辆颜色、型号相同的同款汽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1)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

A . 早晨B . 中午C . 傍晚(2)该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25. (3分)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下图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 .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2 ,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 ,在点燃红磷至扣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

(1)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导致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2)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________所经历的时间(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V1-V3 ,而不是V1-V2 ,其原因是________26. (3分)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以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

为探究其原因,有人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图所示的处理。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有人认为乙、丙两组不足以验证假设。

若要验证假设,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即丁组),在丁组框图中 1、2 位置进行修改后应分别放置________;(2)将乙组与修改之后的丙组(即丁组)进行比较,若一定时间后,两组叶片脱落数量相比,________,则说明假设成立;(3)脱落酸、生长素等都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广泛,除了上述两种植物激素外,你还知道的植物激素名称有________。

(只要写出一种即给分)四、分析计算题 (共3题;共29分)27. (10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0伏,电阻R1为15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