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和《家》中人物的对比
祁瑞宣和高觉新:作为家中的大哥,他们同样背负这巨大的压力和使命。
他们的内心都很纠结,在家庭和梦想之间抉择不定。
他们都关心这自己的弟弟们,有时却会被误解。
而瑞宣的结局是为了革命而奋斗,成为了英雄。
觉新却永远的被束缚在了破败的家中。
他们都曾奋斗过,都曾抵抗过。
瑞宣最后听了弟弟的话,在日本人统治下的学校里作为一名老师来捍卫中国人的尊严,而觉新害怕爷爷的威压而成为了大家庭中的牺牲者。
两个人相似的地方有很多,却也有很多不同。
觉新曾经有过理想,追求过自己真正的爱情,也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屈于封建家长的专制而断送了自己的前途以及个人幸福。
他虽看不惯长辈们对弟弟的要求,却又帮助长辈们劝弟弟反抗,这样一个矛盾的人。
虽有着渴望自由的思想,行为上却只能作为一个屈从于封建势力的孝子贤孙。
瑞宣的思想中既有封建礼教思想,却又有新的思想,他恨日本人,恨汉奸,却又不愿意背离家庭而去参加革命工作。
他虽爱国,却将希望寄托在了国民党身上,知道那么多人都成为了汉奸,自己才帮助瑞全参加革命工作。
祁瑞全和高觉慧:他们两个同样是爱国青年,都愿意为了祖国而投入自己无穷的经历。
瑞全当了兵,而觉慧通过写文章来救国。
他们都不愿意受传统家庭礼教的束缚。
觉慧一直在忍,而在最后,他离开了代表封建的家庭,他去寻求新的思想,新的发展。
家庭在破败,他只能背离曾经的家庭,追求事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
瑞全在一开始就下定了决心离开家庭,为了国家去奋斗,抵抗。
体现出了他坚强的意志以及做事的果断。
在最终胜利后回到了家庭,回到了他出生、长大的家庭。
而此刻,家庭已不再封建,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祁老人和高老人:他们两个心中想的都只有家,而祁老人却更加纯粹,他想的没有高老人那么复杂。
只想守住这个家庭,守住他的四世同堂。
高老人心中所想的还有在家中的权利以及家中子孙对自己的尊敬。
正因为他的多虑,才使得家中子弟对他敬而远之,并且不真正的尊敬他。
在他即将去世之时,真正悲痛的却是平常他不喜爱的孙子们。
祁老人在开始有些使人害怕,而最后的他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
战争改变了人的性格,使他逐渐变得友善,变得开始关心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