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述柏拉图的基本政治思想

简述柏拉图的基本政治思想

简述柏拉图的基本政治思想
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孙云龙学号:2008214295 序号:46
在柏拉图的基本的政治思想中,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

他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

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柏拉图认为:世间有许多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的美。

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

其他事物也是如此,如有了桌子的理念才有各式各样的桌子,有了房子的理念才有了各式各样的房子,有了绿色的理念才有了世间的绿色……
在国家观方面,表现为正义论的国家观,正义论是柏拉图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柏拉图认为,人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

理性即智慧和知识,当理性支配意志和欲望时,后两者则表现为勇敢和节制。

可见,智慧、勇敢和节制都是人的美德。

在国家生活中,各人从事的工作取决于各自的德性具有智慧品性的人由金铸成,是国家的统治者具有勇气品性的人由银铸成,将成为保护国家的军人和武士欲望则为广大自由民所共有,它由铜和铁铸成。

每个人的天性在出生时又由神铸定,它决定了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不可任意更改的。

柏拉图把正义分为国家正义与个人的正义,他在《理想国》中指出国家的正义就是国家的三个阶层各守其职、各安本分,治国者靠智慧把国家治理好,卫国者凭勇敢保卫好疆土,劳动者以节制搞好生产,从而使国家处于安全稳定之中;柏拉图强调,每个人只能从事最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各行其是,各司其职,不得任意改变。

正义就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关系中,每个阶级的成员都专心致力于本阶级的工作,且不应干涉其他阶级的成员所干的工作。

即正义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因此,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使每个人都在最适合自己能力的岗位上工作是社会组织的最高原则,它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这就是社会的最大正义。

而个人的正义就是人心中的三个部分各尽其职各安其分,理智以智慧统帅心灵,意志以勇敢保护心灵,欲望以节制为心灵的正常活动提供生理基础,三部分协调配合,使心灵处于和谐安宁之中。

柏拉图在社会分工论和等级论的基础上得出了正义的定义。

他说:“正义就是三个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各得其所。


在如何实现正义这一点上,柏拉图还特别推崇哲学家治国的思想。

哲学家执政治国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也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理想国》的核心是正义,全书围绕正义问题展开。

哲学王统治则是实现柏拉图正义理想的关键,离开哲学王统治,正义的实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因此,为了实现正义理想,哲学王统治是必要的。

同样,哲学王统治也是合法的,它的合法性不在于人们的同意,而在于哲学家基于智慧统治的自然正当性,它无需经过人们的同意。

有了必要性和合法性,不等于就有了可能性。

柏拉图认为,哲学家统治尽管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极其困难。

哲学家的产生就比较困难,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更为困难。

最后,柏拉图提到,如果哲学家有幸成为统治者,它要根据理想的
模型来改造现实的城邦,建立一个正义的国家。

柏拉图的理想国家是由哲学王统治的。

哲学王思想是他政治理想方案的核心,他把人的品德看着是政治的基础,认为人的好坏有赖于人的品性。

人的品性堕落才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因此,要建立理想国家不仅要确立等级秩序,而且要保障公民的优良品性。

使人性中高尚的品性战胜卑劣的品性。

要实现这个目标,法律和舆论都无能为力,惟有依赖伟大的哲学家。

柏拉图把哲学家看成是真正完善的人。

为此,柏拉图又为培养哲学王提出了“教育”,“优生”观。

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

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

柏拉图认为这些都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7岁以后,儿童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

从20~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与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

柏拉图指出了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

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要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理念世界。

经过5年后,他就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了。

并且,他还说道,如果要保持下一代的最高质量的话,立法者应该选出一些男人,同时选出一些女人,这些女人的品质应该和这些男人的一样,尽量使品质优秀的男子与品质优秀的女子结合,同样尽量使品质差的女子和和她同样品质的男子少结合。

最好者的下一代必须培养,而最坏者的下一代则不与培养。

他认为优秀者的孩子,要把他们带到托儿所去,交给保姆抚养,这些保姆式经过专门培训,集中住在城中的另外一个区。

至于那些一般或其他人剩下来的先天有缺陷的孩子,则要把他们秘密的加以处理,而且还要使有关情况“谁都不清楚”。

另外,为了保持下一代的优良品质,他认为男人和女人都应该在生育之年(柏拉图认为男人的生育年龄为跑步最快的年龄到五十五岁,女人的生育年龄是二十岁到四十岁)抚养儿女。

如果过了生育年龄,就可以让男人和任何女人相处,除了他的女儿和母亲,女儿的女儿和母亲的母亲。

即便有了哲学王的统治,也还需要一定的制度。

柏拉图还认为,一个国家纷争和灾难的祸根就在于私有制。

为此,柏拉图又提出了公产制度。

财产、妻儿以及他们亲属的私有是贪欲和自私的根源。

因此,他认为要消除这些贪欲和自私就必须在统治者和护卫者这两个等级实现财产和妻儿的公有。

他认为,在统治者和护卫者这两个等级中的女人应该归这两个等级中的男人共有,任何人不得组成任何形式的小家庭。

同样的,儿童也都要公有,要使父母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子女,子女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

他认为,通过“公产”和“共妻”,消灭小家,就能把全城邦融合成一个大家来实现城邦的高度统一与和谐。

在政体方面,柏拉图对政体的划分考虑了执政者的人数因素,但更重视每种政体的内在精神和原则。

柏拉图认为他的理想国政体是贤人政体。

除此之外,他在《理想国》中还分析了四种非正义的政体形式:即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

贤人政治的内在原则是智慧,其他几种政体分别是荣誉、财富、自由和专制。

它们依次下降,一个比一个更差.僭主政体最坏。

在《政治家篇》中,柏拉图的政体思想趋于成熟。

他先按统治者人数的多少把政体分为三种:即一个人统治,少数人统治和多数人的统治。

一个人统治可以分为王制和僭主制;少数人的统治可以分为贵族制(贤人政治)和寡头制;多数人的统治可以分
为共和制和平民制。

在这里,柏拉图仍然强调知识高于法律,最好的统治不是法治而是有知识的人统治。

但在没有哲学家的条件下他肯定法律统治的价值。

据此,他按统治者是否依法统治而把政体区分为两类:守法的政体和不守法的政体。

守法的政体包括王制、贤人政治和民主政治;不守法的政体包括民主政治、寡头政治和僭主政治.民主政治在三种好的政治中是最差的,而在三种坏的政治中它又是最好的。

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接受了有限的民主原则。

在第二等好的国家里,柏拉图引进了混合政体。

他指出:“把全部统治权集中在一人手中是毁灭性的,任何国家的永久福利,都需要在几个方面之间划分权利,在现实中有两个政体模式。

君主政体和民主政体两者都有偏颇。

健全的政体应该是两者的混合。

即将平民成分与某种个人权威相结合。


综观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它蕴涵着主观与客观,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反映了德治与法治两种观念的交锋。

柏拉图作为古希腊政治思想顶峰时期的著名政治思想家,他的重大贡献就在于他把哲学与现实结合起来。

虽然柏拉图被公认为唯心主义者的鼻祖,但他的基本政治思想依然影响深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