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理综11月质检试题附答案注意事项:本试卷时间150分钟,共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11页。
可能用到的相时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Si 28 O 16 Na 11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CO2浓度相同、光照不同的条件下,对油菜光合速率日变化研究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据图可知,油菜最大光合速率上午均比下午高,这与环境因素的变化有关。
B.与Ⅰ相比,Ⅱ出现“午休现象”是由于中午光照强、温度高,导致叶片气孔关闭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从而使光合速率下降。
C.与Ⅱ相比,Ⅲ也出现了“午休现象”,可推测油菜的光合速率除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外,还受遗传因素的控制。
D.据图可知,提高CO2浓度,Ⅰ的光合速率可达到Ⅲ2.红耳龟性别分化与卵的孵化温度密切相关,26℃条件下全部孵化为雄性,32℃条件下全部孵化为雌性。
为研究D基因在性腺分化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孵化箱孵化三组红耳龟卵,测定胚胎发育不同时期性腺细胞中D基因表达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D基因在性腺细胞中转录出mRNA,完成该过程所需的酶是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
B.如果将特定的DNA片段转入到性腺细胞中,使其产生的RNA与D基因的mRNA互补配对,可以干扰D基因表达。
C.据此可以初步推测D基因是胚胎发育成雄性的关键因子D.如果支持上述推测,继续进行实验的必要处理可以是26℃条件干扰D基因表达,检测胚胎的性腺分化情况3.科研人员将水稻的A品系(矮秆纯合子)与B品系(高秆纯合子)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
分别统计亲本(A、B品系)、F1及F2中不同株高的植株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研究表明,A品系含有基因d,茎较短,表现为矮秆。
B品系是A品系突变体,除了基因d外,还含有另一基因e,穗颈较长,表现为高秆,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F2的株高呈现双峰分布,表明F2出现了性状分离B.水稻的株高大于120cm为高秆性状,则F2¬中高秆与矮秆的比例约为3:1C.F2中高秆植株的基因型是ddeeD.F2中矮秆植株的基因型只有2种4.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能抑制W 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
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iRNA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起始密码相结合B.W基因转录形成的RNA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进入细胞质用于翻译C.miRNA与W基因mRNA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C与G配对D.miRNA抑制W蛋白的合成是通过双链结构的miRNA直接与W基因mRNA结合所致5.各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O3,24 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测得未胁迫和胁迫8 h时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
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抑制线粒体外膜上[H]的传递B.寡霉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部位是叶绿体中的基质C.转Z基因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增加寡霉素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D.喷施NaHSO3促进光合作用,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6.一科研单位研究发现某真核细胞中发生的某些相关生理和生化反应过程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物质c是基因,是指导rRNA合成的直接模板,需要RNA聚合酶参与催化B. 结构a是核糖体,物质b是mRNA,过程①是转录过程C. 过程②在形成细胞中的某种结构,这种结构无生物膜D. 如果细胞中r-蛋白含量增多,r-蛋白就与b结合,阻碍b与a结合7.以下是从中国古代著作中摘取出来相关涉及化学叙述的解说,其中错误的是()A.“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B.“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C.“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是应用了焰色反应区分硝石与朴硝(Na2SO4)D.“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Na2CO38.在混合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I-、Br-、Fe2+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Fe3+、Cu2+、H+、Fe2+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KOH、Ba(OH)2、BaCO3、K2CO3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Al(OH)3、OH-、CO32-9. 前20号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列四个不同周期和四个不同主族。
其中A为Y元素组成的单质;甲、乙、丙、丁、戊为上述四种元素组成的二元或三元化合物;常温下乙为液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半径:Z>YB. B. 反应①为吸热反应C. 反应②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即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X、Y分别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一定相同10.已知反应2HI(g) H2(g) +I2(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向体积为VL的容器中充入2mol HI(g)充分反应,可吸收12.5kJ的热量B.加入催化剂,分子的能量不变,但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增多,速率加快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HI 分解率不变D.H2(g) +I2(g) 2HI(g)的活化能Ea为12.5kJ•mol−1 11.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42- 的反应为:HS-+4H2O-8e-== SO42-+9H+B.电子从b流出,经外电路流向aC.如果将反应物直接燃烧,能量的利用率不会变化D.若该电池电路中有0.4mol 电子发生转移,则有0.45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12.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灼烧”时,可在瓷坩埚中进行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C.“转化”反应中,生成的KMnO4与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浓缩结晶”后的母液中仍可能含有KMnO4和K2CO3两种溶质13.某固体混合物是由Al、(NH4)2SO4、MgCl2、FeCl2、AlCl3中的两种或几种组成,现对该混合物做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固体中一定没有FeCl2,可能含有AlCl3B. 该固体中含有2.70 g AlC. 该固体中含有6.60 g (NH4)2SO4D. 该固体中含有4.75 g MgCl2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 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1A 型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面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发现,宇宙学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提出宇宙的大部分可能由暗能量组成,它们的排斥作用导致宇宙在近段天文时期内开始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的关系,大致是下面哪个图象?()A.B.C.D.15、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b,用质量可忽略的刚性细杆相连,放置在一个光滑的半球面内,如图所示.已知小球a和b的质量之比为,细杆长度是球面半径的倍.两球处于平衡状态时,细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θ是()A.45°B.30°C.22.5°D.15°16、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如图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B.B.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C.当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大D.D.当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17、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a)所示,曲线上的A 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A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α角的方向以速度υ0抛出,如图(b)所示.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的曲率半径是()A.B.C.D.18、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和b,跨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C 和D上,质量为ma的a球置于地面上,质量为mb 的b球从水平位置静止释放.当b球摆过的角度为90°时,a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ma∶mb=2∶1B.ma∶mb=3∶1C.若只将细杆D水平向左移动少许,则当b球摆过的角度为小于90°的某值时,a球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D.若只将细杆D水平向左移动少许,则当b球摆过的角度仍为90°时,a球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19、引力波探测于201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双星的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P、Q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的某一点在二者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P星的周期为T,P、Q两颗星的距离为,P、Q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之差为Δr(P星的轨道半径大于Q星的轨道半径),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A.Q、P两颗星的质量差为B.P、Q两颗星的运动半径之比为C.P、Q两颗星的线速度大小之差为D.P、Q两颗星的质量之比为20、如图所示,A、B两个矩形木块用轻弹簧和一条与弹簧原长相等的轻绳相连,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绳为非弹性绳且可承受的拉力足够大。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木块A和木块B的质量均为m。
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压力将木块A缓慢压缩到某一位置,木块A在此位置所受的压力为F(F>mg),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撤去力F 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A速度最大时,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B.弹簧恢复到原长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A、B的冲量相同C.当B开始运动时,A的速度大小为,D.全过程中,A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1、如图所示,实线为电视机显像管主聚焦电场中的等势面.a、b、c、d 为圆上的四个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d 两点电势相等,电场强度相同;B.a、b 两点电势相等,电场强度不同;C.从左侧平行于中心轴线进入电场区域的一束电子,电场可对其向中心轴线汇聚;D.从右侧平行于中心轴线进入电场区域的一束电子,电场可对其向中心轴线汇聚第Ⅱ卷(共174 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