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集体备课

一年级集体备课


目标 2.
3. 感受丰收的喜悦与劳动的快乐。 重点 难点 让学生学会在现实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数一数 板书 设计 丰收的果园(提问——解答) 比一比 认位置 加减法 „„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创设情境,活动导入 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现在是秋天,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大豆 黄了,棉花白了,玉米咧开了嘴。果园里一片丰收的景象,小动物们都 在帮助农民收获水果呢。在那丰收的果园里(揭示课题)可热闹啦,想 去看一看吗? 二、 组织活动,层层展开 1. 漫步果园——感受丰收的喜悦 (1) 出示苹果树和梨树图: 现在我们走进了果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由讨论。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 ② 苹果树有多少棵?梨树有多少棵?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指名 回答前两句,再一起列式计算) 树上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树上一共有多少个梨?(引导学生讨论:有没 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已知条件) 师:同学们真棒!能用已经学过的“数数”“加法”来提问,还能解答, 、 了不起! (随机板书: 数一数、加 法) 2. 与动物交朋友——体验劳动的快乐 (1) 出示运水果的小动物。 (小动物们正在帮助运水果) 思考与研讨
五、
教 学 反 思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备课用参考材料(内部材料)A
102
一上第八单元 内容
第 21 课时主备人 Nhomakorabea淮师二附小
王华丽
总第 46 课时
实践活动课
丰收的果园 第 74-75 页 实践活动 1. 数学问题,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复习已经学习的数和计算,以及方位等有关内容,让学生学会在现实情境中提出 让学生初步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初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学会 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板书 设计 仔细审题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基本练习
思考与研讨
1. 听算练习 0+9= 10-6= 4+4= 8+ 2= 1+3+6= 2+4+3= 6+4-3= 8+2-4=
开火车交流结果。 2. 看图列式。
( (
)+( )- (
)=( ) )=( )
( )+( ( )- (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基本练习
思考与研讨
1. 听算练习: 3+2+5= 4+2+1= 6-1-4 = 10-5-5= 9-6-2= 2+7+1=
开火车交流结果。
2. 看图列式。 ( )+( )+( )=( )
独立做,交流:说说图意,你是怎么想的? 二、 习题研讨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板书课题) 2. 你是计算小能手吗? 0+2+8= 10-4-3= 6-5+9=
□-□+□=□ 友情提醒: (1) 说一说图意,要注意说清楚过程。 ① 辨析:是“4-1+2”还是“5-1+2”? 研讨小结。 (2) 先要弄清原来是多少,然后说清楚变化的过程。 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备课用参考材料(内部材料)A
101
三、 应用实践 1. 出示第 10 题的图 (1)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2)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谁来说说看,你还看到了什么? (3) 学生提出问题,指名列式计算(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大胆提问。 ) 2. 求未知数。 (出示数学书 73 页第 7 题) (1) 你是怎样想的? (2) 试一试。 3. 计算:3+1+6= 8-4+3=
苏格拉底说: “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备课用参考材料(内部材料)A
104
一上第九单元 内容 统计 1. 目标 2. 重点 难点 教具 学具 资源 表达
第 1 课时
主备人 王营镇中心小学 严守燕
总第 47 课时
新授课
P76-77 例题及想想做做
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分一分、 排一排、 数一数的 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易行的统计表,能根据 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 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使学生初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体会与同伴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水果卡。
(原来) (开走) (又开来) (现在)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 口算卡片。 6- 2= 7-3= 4 +5 = 4-4= 8 + 2= 10-2= 9-4= 6+3= 7-0= 8-5=
思考与研讨
说一说 4 +5 =( ) ,你是怎么想的?你能找到它的其他三个“朋友” 吗?(5+4=9 二、 习题研讨 1. 我们今天继续复习第八单元。 (板书课题) 2. 9-5=4 9-4=5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备课用参考材料(内部材料)A
103
师:看到这些小动物和它们运的水果,你想对它们说什么? (2) 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指名提出问题。学生可能 提出的问题: ① 运梨的小动物有几只?运苹果的小动物有几只?运水果的小动物一共有 几只?(指名回答前两句,在一起列式计算) ② 一共运了多少筐?苹果一共运了多少筐?梨和苹果一共运了多少筐? ③ 苹果的车有几辆?运梨的车有几辆?运水果的车一共有几辆? ④ 小松鼠推的车是第几辆?小兔推的车是第几辆? ④ 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⑤ 小猫前面有几辆车?小猫后面有几辆车?一共有几辆车? „„ 3. 问题大比拼——享受智慧的乐趣 (1) 出示树上的小鸟、飞来的小鸟、树上的猴子、树下的兔子、小兔放在筐 里的梨和正在被拾起的梨 (2) 师:能用我们学过的数一数、比一比、加减法和认位置等的知识,提出 数学问题吗?(补充板书)在小组里说一说,比比谁提出的问题多。 (3) 学生分组竞赛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加★奖励问题提的好且多的小组) (4)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或打开书本目录,用所学的本领考考大家。 (5) 反馈、评比。 三、 活动评价 同学们这次到丰收的果园里去参观,你有什么收获?其实生活中到处都 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找到有用的信息。 四、 活动拓展 游戏:摘果子。(学生在模拟的“丰收的果园”的情境场景中进行游戏) 教师:刚才你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发现了果园里的许多数学问题。瞧, 小动物们请你们一起摘水果。不过摘的时候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先看 看你的小组水果篮上要摘得数是几的水果, 那么你就摘得数是几的水果, 可不能乱摘哟!开始,出发吧!(播放“摘果子”的音乐) 教 学 语 录
教 学 语 录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备课用参考材料(内部材料)A
100
一上第八单元
第 20 课时
主备人 淮师二附小
王华丽 复习(2)
总第 45 课时
复习课
内容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73 页的第 7~11 题 1. 目标 2. 重点 难点 板书 设计 教学过程 必要的技能。
通过复习求未知数与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方法,并形成 通过联系加、减法含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或加减 混合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未知数与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方法。 提高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法 和 5 - 1 ﹢ 2 减法 = 6
教 学 语 录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备课用参考材料(内部材料)A
98
一上第八单元 1. 目标 2. 重点 难点
第 19 课时
主备人 淮阴实验小学
卜晓娟
总第 44 时
复习课
内容 复习 教材第 71------72 页 1------6 题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更熟练地掌握 10 以内的加减 法口算,更深地体验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 感受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口算的方法。 加减法的含义 10-2=8
一上八单元 1. 目标 2. 重点 难点 板书 设计 教学过程
第 18 课时
主备人 淮阴实验小学 卜晓娟
总第 43 课时
练习课
内容 练习九教材第 70 页 1-----5 题
巩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正确进行计算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让学生初步养成规范书写、认真计算的良好 习惯。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9-1-3= 3+4-2= (1) 小朋友们,你们会做吗?(试一试。指名学生板演。 ) (2) (3) 4. (1) (2) 5. (1) (2) (3) 6. 四、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明白连加、 连减、 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和方法) 统计正确率。正确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 出示 73 页第 9 题:比大小 会做吗?试试看。 请学生分别说每题比较的过程。 出示 73 页第 11 题 谁来说一说它们在干吗呢?你能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 说一说吗?同桌先 互相说说看。多指名说一说。 (引导学生根据小鸟、小狗、青蛙的活动情 况,编出数学问题,并能列出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的算式。 ) 重点引导:加减混合图的清楚表达。 课堂作业――完成复习第 10、11 题。 评价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要提醒其他同学的? 先组内议一议,再指名回答。 拓展开放 活动: “你出题,我表演” 规则: 分组竞赛, 由一组出题(包括 10 以内的加法、减法及加减混合题) , 另一组合作表演。 (从准确、形象、精彩三方面自主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