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应用化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医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Medicine)【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课时】 68【学分】 4【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临床医学概论》属于药学专业的方向课程。
随着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高等药学教育已从传统的化学模式逐渐发展成生物一心理-社会模式,今后药学生从事的职业也从以研发、生产为主,逐步向药学服务过渡。
因此,加强药学生在临床医学方面的教育,保证药学生能够掌握医学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药学服务能力,是高等药学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教学目标)《临床医学概要》着重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实验室及其它检查对疾病诊治的联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容,从而对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认识。
通过讲授、自学、讨论等方式,按理论联系实际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组织教学,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中心,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该科的兴趣,提倡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将临床医学与临床药学各科相联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除诊断学基础为基础章节外,涉及、外、妇、儿、传染病等临床各见疾病,该科所占课时不多,但要求学生能通过临床医学概要的学习,对体格检查、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的认识。
结合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概念叙述清楚,着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计4学分,68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其中2课时安排23名学生主讲,教师点评其中2课时安排23名学生主讲,教师点评其中2课时安排23名学生主讲,教师点评其中2课时安排23名学生主讲,教师点评其中2课时安排23名学生主讲,教师点评【教学容要点】第一章科学基础知识一、学习目的要求1、掌握:问诊的方法与技巧,症状的问诊要点,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2、熟悉:问诊的容,常见症状的病因与特点,体格检查的手法3、了解:病历书写二、主要教学容1、问诊的容、方法及注意事项2、常见症状及临床意义:常见症状:发热、头疼、惊厥、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心悸、恶心与呕吐腹痛、呕血、便血、黄疸、水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3、体格检查及其临床意义:基本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嗅。
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性别、年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和体型、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皮肤检查、淋巴结检查。
①头部及其器官:头颅、眼、耳、鼻、口腔。
②颈部:外形、姿势和运动、血管、甲状腺、气管。
③胸部:体表标志、(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凹窝和解剖区域)、胸壁、胸廓和乳房、肺和胸膜及心脏的视、触、叩、听。
④腹部: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的视、触、叩、听。
⑤脊柱与四肢:脊柱、四肢与关节。
⑥神经系统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4、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与格式三、课堂讨论选题1、你经历的体检项目有哪些?2、问诊方法的讨论及训练。
四、课外作业选题1、指定教材2相关章节的练习题2、教学多媒体课件第一章的复习思考题第二章外科学基础知识一、学习目的要求1、掌握:常用的灭菌、消毒法,术后常见并发症,体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2、熟悉:手术中的无菌原则,围术期处理,营养支持3、了解:手术人员和患者的准备二、主要教学容1、无菌术:灭菌、消毒法;手术人员和患者的准备,手术中的无菌原则,围术期处理2、外科患者的体液失调:体液、电解质代的失调,酸碱平衡的失调。
3、营养支持:肠营养,肠外营养三、课堂讨论选题1、常用消毒方法的比较及使用围。
四、课外作业选题1、指定教材2相关章节的练习题2、教学多媒体课件第二章的复习思考题第三章常用实验诊断与医学辅助检查技术一、学习目的要求1、掌握:血、尿、便常规和生化检查的主要容和临床意义2、熟悉:正常心电图波形和典型异常心电图。
常用医学影像学检查的一般容和临床意义。
3、了解:肿瘤标记物的一般容;肺功能和镜等常用辅助项目和临床意义二、主要教学容1、实验诊断技术及其临床意义:血、尿、便常规检查;生化检查、肿瘤标志物概况2、常用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及其临床意义:X线检查;CT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3、临床常用器械检查及其临床意义:心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镜检查三、课堂讨论选题1、你怎样理解现代实验诊断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四、课外作业选题1、指定教材2相关章节的练习题2、教学多媒体课件第三章的复习思考题第四章呼吸系统疾病一、学习目的要求1、掌握: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症状和治疗原则。
2、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的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
3、了解: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结核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主要教学容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概论、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
2、慢性支气管炎概论、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治疗、预后。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概论、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
4、支气管哮喘概论、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发症、防治。
5、慢性呼吸衰竭概论、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预防、治疗。
6、肺炎球菌肺炎概论、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
7、肺炎支原体肺炎概论、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8、肺结核概论、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发症、预防、治疗。
9、肺癌概论、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x线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诊断、预防、治疗。
三、课堂讨论选题1、呼吸系统疾病与年龄的关联性?2、临床诊断发病原因的一般规律?3、临床联合用药的原则?四、课外作业选题1、指定教材2相关章节的练习题2、教学多媒体课件第四章的复习思考题第五章循环系统疾病一、学习目的要求1、掌握: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膜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熟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膜炎的病因、辅助检查和诊断要点。
3、了解: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的分类;常见序号系统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鉴别诊断;其他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和治疗要点。
二、主要教学容1、心功能不全概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
2、风湿性心瓣膜病概论、病因、病理、临床表现、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心电图检查、鉴别诊断。
3、高血压病概论、病因、分类、病理、临床表现、治疗。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概论、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诊断、并发症。
5、感染性心膜炎概论、辅助检查和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三、课堂讨论选题1、心功能不全的主要辅助检查有哪些?2、高血压病的合理用药及治疗。
3.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及预防。
四、课外作业选题1、指定教材2相关章节的练习题2、教学多媒体课件第五章的复习思考题第六章消化系统疾病一、学习目的要求1、掌握: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肝性脑病、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和胆石症的治疗原则;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肝硬化的鉴别诊断和并发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要点;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
3、了解:胃炎的治疗原则;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炎症性肠病的并发症和治疗原则;肝硬化、肝性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二、主要教学容1、食管癌概论、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2、胃炎概论、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器械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预后。
3、消化性溃疡概论、发病率、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
4、胃癌概论、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
5、阑尾炎概论、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
6、肝硬化概论、分类、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器械检查、鉴别诊断、治疗、预后。
7、原发性肝癌概论、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预防。
三、课堂讨论选题1、消化系统的发病率及年龄分布2、功能性肠胃病的预防及诊断。
3. 肝硬化疾病的严重后果。
四、课外作业选题1、指定教材2相关章节的练习题2、教学多媒体课件第六章的复习思考题第七章泌尿系统疾病一、学习目的要求1、掌握: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慢性肾衰竭的分期、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和和治疗原则。
2、熟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了解: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二、主要教学容1、肾小球肾炎概论: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防治原则。
2、肾病综合征: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防治原则。
3、慢性肾衰竭概论、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4、泌尿道感染概论、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5、急性肾衰竭: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5、肾结石概论、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6、中毒性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7、前列腺增生: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三、课堂讨论选题1、为什么急性肾衰竭的发病率及年龄年轻化?2、肾结石的手术预后。
3、前列腺增生的饮食控制。
四、课外作业选题1、指定教材2相关章节的练习题2、教学多媒体课件第七章的复习思考题第八章血液系统疾病一、学习目的要求1、掌握:贫血、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弥散性血管凝血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2、熟悉:其他各种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3、了解:常见血液系统图疾病的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鉴别诊断。
二、主要教学容1、缺铁性贫血概论: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