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文化经营与管理专业《文化产业基础》(或者叫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教学整
文化经营与管理专业《文化产业基础》(或者叫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教学整
课
好的基础。
程 内容组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
内 织 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
容 10 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情景和教学模块,教
25
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教学材 选用先进、适用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料,与行
料 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教学相
5 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网络
类
文化
技能目 产业
步骤1.
案例讨
论、分 析概念
3
2.教师
总结
步骤11.
案例讨
论、分 析概念
3
2.教师
总结…
步骤: 2 教师讲 授概念
课课 教堂堂 室讨提
论问
课课 教堂堂 室讨提
论问
教课课 室堂堂
讨提 论问
标1.分 与文
析
化消
2. 归纳 费
3、评价 学习 情意态 情境 度1.产 四 生兴趣 文化
产业
的经
营与
管理
步骤: 2 教师讲 授概念
教课课 室堂堂
讨提 论问
步骤1. 12 教 课 小
学习 情境 一 (休 闲文 化产 业)
案例讨 论、分 析概念 2.学生 课后实 践、课 堂交流 3.教师
室堂作 讨业 论
总结
学习
知 情境 识目标 二
(广 1. 了解 播影
不同文 视产 化产业 业)
的特 点、业 态现状 经营管 内容模 理方式
课程性质及其在专业中的地位、: 《文化产业基础》课程是文化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主
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兼顾教学做一体化”。
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建立文化产业的观
念,了解文化产业化的发展现状;文化行业的观察和把握能力;初步掌 握文化项目的创意、策划和经营能力,文化项目和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团 队协作能力,并挖掘自己的兴趣点,为毕业实践工作明确起到指导作 用;同时,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对非文化产业的企业文化的经营策略。 课程学习方法:简言之,需要学生紧密联系实际,勤跑社会多调查;学 生应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多动笔。 考核方式:不进行书面考试,无需死记硬背。但考试更灵活,要求更 高。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小组作业,若能做到,将大有收获。
标
况。
15 课程目 是否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培养为重 标 点,能否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标准的审 10 定,课程标准能否充分体现职业性、高等 性、实践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
内容选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
取 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10 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
备 注
学习
情境
一 知识目 (中 标1. 了 国文 解中国 化产 文化产 业现 业现 状) 状,文
化产业
与文化 学习
消费, 情境
文化产 二
业的经 文化
营与管 产业
内容模 理等基 的特
块一 础知 点、
1
(文化 识。 功能 产业的 2. 理解 和分
基础知 文化产 类
识) 业的特 学习
点、功 情境
能和分 三
关于举办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比赛的通知
各系部:
我校将于2013年下半年接受江苏省新一轮高等职业院校人 才培养工作评估。为深化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核 心的教育改革,发现并推广全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特色与 经验,学校决定举办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 知如下:
一、课程范围:2012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开设的所有 课程(省级以上精品课程除外)
附件2: 文化经营与管理专业《文化产业基础》(或者叫
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参考格式)
设 计者:高畅
一、课程基本信息
文化产业基础(文化
专业核心课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产业概论)
48 学时 3 授课对象 文化经营与管理专业 学时学分
学分
先修课程
艺术与鉴赏、中国古
文化产业活动创意
代文化与文学、外国
(大概是叫这个名
校教务处 十七日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 二0一二年十月
附表1:
课程教学整体设计评审表
课程名称:
课程整体
设计者:
一 级 二级指 指标 标
评审内容
得分
课程体系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技术领
课 课程定 域岗位(群)任职要求的切合度;本课程对
程 位 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养成所起的支撑或
目 5 促进作用;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和补充情
院校的 精品课程网站等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多媒体课件、视听材料:各种新闻报道 等; 仪器、设备:多媒体教室
五、课程教学的整体进度安排表
文化经营管理专业《文化产业基础》课程教学整体设计进度表
序 课程内 教学目
号容
标
学习 情境 设计
教学步 骤与方
法
教 学 时 数
教 学 场 所
作 业 设 计
考 核 要 求
集体备课,共同研讨,系统地将课程标准具体化和操作化。 2. 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
容设计(含能力训练列表)、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进程设计和 课程考核方案等。课程教学整体设计要在课程目标的合理性、 课程内容的高职性、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课程考核的发展性等 方面要体现创新性和系统性(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的评审指标和 设计参考格式,请参见附件)。
步骤1. 2 案例讨 论、分 析概念 2.教师 总结
教课小 室堂作
讨业 论
六、本课程导言的教学设计(一课时)
包括本课程的性质、在专业中的地位、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课 程学习方法、考核方式、教学要求和其他需要告之学生的内容。
讨论:何为文化? 广义文化概念:即“大文化”,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构 成。物质文化就是实体文化,是指人类用各种材料对自然加工造成的器 物的、技术的、非人格化的、客观的东西,如城池、宫殿、祠庙、长 城、桥梁、器皿、工具、服饰、饮食等等。精神文化又称虚体文化,是 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或塑造过程中形成的用语言或符号表现出来的精 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如文字、语言、宗教、哲学、音乐、绘画、 书法、风俗、制度等等。 何为文化产业?简单的说,用文化来赚钱的行业。
课程教学需要。
教学模 创造性地使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 式 向、教学做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15 课程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强,教学模式与教学 目标的切合度高。
教学方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
课 程 教 学 50
法 析、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10 积极思考、乐于实践。 能力训 练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合理,训练目标适当,训 10 练步骤清晰,训练手段针对性强。 考核方 能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来设计考核环节和过
课外完 成、课 堂交流
(三)教学模式设计
1、启发式——主要选取恰当的案例并进行讨论、分析,以加强对基础 理论知识的理解。 2、实践式——主要方法包括一是发动学生走进社会,寻找与各个文化 产业相关的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二是进行文化产业商品的设计和策 划,让学生加强对各个文化产业类型特点的理解。
(四)考核方案设计
⑦ 表格内的文字为五号、宋体,段落行间距:单倍行距。
五、成绩计算与奖励
1.全校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总决赛奖励 本次全校总决赛的成绩计算将由参赛教师上报材料质量得 分、系部互评均分和决赛现场专家评委均分三部分构成。具体 计分方法是: 最后得分=现场评委均分×50% +系部互评均分35%+上报 材料所得分值×15%。按最后得分的高低,设一等奖2名、二等 奖4名、三等奖6名、鼓励奖若干名。 2.本次比赛将设组织奖若干名。 组织奖的计分办法是:由系部组织初选、材料完备情况、 推荐选手全校比赛表现、系部现场观摩等情况综合确定。 3.系部奖励自行决定。
后续课程
文化与文学、现当代
字)
文化与文学
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态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文化产业化的发展现状;掌握文化产业的特 点、功能和分类;了解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文化产业的经营 与管理等基础知识;掌握具体的业态特征;初步掌握文化项目 的创意、策划和经营能力。 能力目标:具有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归纳、评价、沟通、表 达、创新、设计等综合能力 情意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从事文化产业工作的兴趣、欲望,培养 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一)教学内容设计(列表)
二、参赛对象:全校教师 三、比赛安排 本次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比赛以课程为单位进行,分两个阶 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15日)为系部选拔 比赛阶段。各系部在全面开展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比赛的基础 上,每个专业推荐2门专业核心课程参加全校比赛; 第二阶段(2013年1月下旬)为全校总决赛阶段。由各系 各专业推荐的核心课程和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用文写 作、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体育)参加全校 比赛(具体比赛事宜将另行通知)。 四、比赛要求 1.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以课程为单位,结合新制定的课 程标准开展本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请各系部相关课程的老师
本课程考核方式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大作业构成,两项分数各占 5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能力训练项目1和2的得分,期末考核大作 业即能力训练项目3.
四、教学材料(教材、讲义、参考资料、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
使用教材:宋桂友主编《文化产业基础》(教育部高职高专文秘类专业 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年第 一版。 参考教材: 欧阳有权 主编《文化产业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7年第一版 胡惠林 著《文化产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第一版 祝宝江 主编《企业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网络资源建设:本校镇江地方文化数据库,旅游特色数据库,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