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错误!力和重力1.力(1)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
(3)性质:力具有物质性、相互性、共存性、矢量性、独立性等特征。
2.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意: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沿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
(2)大小: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注意:①物体的质量不会变;②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注意:竖直向下是和水平面垂直,不一定和接触面垂直,也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物体的重心.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错误!弹力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和体积的变化.2.弹性形变:撤去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3.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胡克定律(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弹簧形变大小(伸长或缩短的量)成正比。
(2)表达式:F=kx。
①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国际单位是牛顿每米,用符号N/m表示;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②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错误!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1.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名称项目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定义两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两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压力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压力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大小0〈F f≤F fm F f=μF N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2。
动摩擦因数(1)定义:彼此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和正压力的比值。
μ=错误!。
(2)决定因素: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
1.(2020·宁夏长庆期末)下列关于重力、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B.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C.用一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该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D.重力是由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D[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才在几何中心上,故A错误;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环的重心在环的本体外,故B错误;用一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由二力平衡可知,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故C错误;重力是由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故D正确。
]2.(2020·南昌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支持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微小形变B.一个质量一定的物体放在地球表面任何位置所受的重力大小都相同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D.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C[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支持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微小形变,选项A错误;根据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大而增大可知,一个质量一定的物体放在地球赤道上所受重力最小,放在地球两极时所受重力最大,所以一个质量一定的物体放在地球表面任何位置所受的重力大小不一定相同,选项B错误;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即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选项C 正确;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例如拉着一个物体在长木板上滑动,长木板静止,但是长木板受到物体的滑动摩擦力,选项D错误。
]3.(人教版必修1·P55·图3。
2-3改编)如图所示,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与该弹力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发生拉伸形变B.弹簧发生压缩形变C.该弹力是小车形变引起的D.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小车A4.(2019·北京西城区期末)如图所示,小明用大小为F的力水平向右推木箱,但没能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C.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于FD.地面对木箱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等于FB[当小明沿水平方向推木箱时,没能推动,说明木箱仍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即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摩擦力大小为F,其方向与推力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故A、C错误,B正确;地面对木箱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不小于F,故D错误。
]考点一弹力的分析与计算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
(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
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1)常见模型中弹力的方向(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判断。
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
(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考法①弹力有无的判断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
关于小球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B.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C.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D.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A[小球必定受到重力和细线的拉力。
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假设斜面对小球有弹力,小球将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在竖直方向上,弹力垂直于斜面向上,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与题设条件矛盾,故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故A正确。
]错误!弹力的方向(2020·浙江台州中学一模)高杆船技是浙江嘉兴文化古镇(乌镇)至今仍保留并演出的传统民间杂技艺术,表演者爬上固定在船上的竹竿,模拟蚕宝宝吐丝作茧的动作祈愿蚕茧丰收.如图所示,此时表演者静止在弯曲倾斜的竹竿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演者对竹竿的弹力是由竹竿形变产生的B.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竖直向下C.表演者对竹竿的摩擦力一定为零D.表演者对竹竿的力大于竹竿对表演者的力B[表演者对竹竿的弹力是由人发生形变产生的,故A错误;因为表演者静止在弯曲倾斜的竹竿上,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作用,且处于平衡,故竹竿对表演者的力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竖直向下,故B正确,C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的大小等于竹竿对表演者的力,故D错误.]错误!弹力的大小如图所示,某人用手拉弹簧,使其伸长了5 cm(在弹性限度内),若此时弹簧的两端所受拉力均为10 N,则()A.弹簧所受的合力大小为10 N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 N/m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D.弹簧的劲度系数随弹簧拉力的增大而增大B[弹簧两端的拉力等大反向,合力为0,劲度系数k=错误! N/m=200 N/m,其大小与拉力无关,选项B正确。
]1。
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墙角,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于图示位置,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球一定受墙面水平向左的弹力B.铁球可能受墙面水平向左的弹力C.铁球一定受斜面通过铁球的重心的弹力D.铁球可能受斜面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弹力B[F的大小合适时,铁球可以静止在无墙的斜面上,F增大时墙面才会对铁球有弹力,所以选项A错误,B正确。
斜面必须有对铁球斜向上的弹力才能使铁球不下落,该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但不一定通过铁球的重心,所以选项C、D错误。
]2.(多选)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弹力大小和长度的关系,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结论是()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C.弹簧的原长为6 cmD.弹簧伸长0.02 m时,弹力的大小为4 NBC[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图象与横轴的交点(横轴的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
k=ΔF ΔL=错误!N/m=100 N/m,选项A错误,B正确;弹簧原长为6 cm,选项C正确;弹簧伸长2 cm,即L=8 cm时,弹力大小为2 N,选项D错误.]3.如图所示,某钢制工件上开有一个楔形凹槽,凹槽的截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ABC,∠CAB=30°,∠ABC=90°,在凹槽中放有一个光滑的金属球,当金属球静止时,金属球对凹槽的AB边的压力大小为F1,对BC边的压力大小为F2,则错误!的值为()A。
错误! B。
错误!C.错误!D。
错误!B[金属球受到的重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压AB面和压BC面,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对AB面的压力F1等于分力G1,对BC面的压力F2等于分力G2,故错误!=错误!=tan 60°=错误!,选项B正确.]考点二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1.对摩擦力的理解(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2)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3)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4)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但一定保持相对静止。
2.明晰“三个方向”名称释义运动方向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以地面为参考系)的运动方向相对运动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另一个物方向体相对参考系的运动方向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由于静摩擦力的存在导致欲发生却没有发生的相对运动的方向3。
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1)假设法(2)状态法根据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3)牛顿第三定律法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a和b 叠放在P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a与b、b与P、P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F f1、F f2和F f3表示。
则()A.F f1=0,F f2≠0,F f3≠0B。
F f1≠0,F f2=0,F f3=0C.F f1≠0,F f2≠0,F f3=0 D.F f1≠0,F f2≠0,F f3≠0C[对a、b、P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相对桌面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故F f3=0;将a和b看成一个整体,ab整体有相对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故b与P之间有摩擦力,即F f2≠0;对a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由于a处于静止状态,故a相对于b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故a和b之间存在摩擦力作用,即F f1≠0,故选项C正确.]◎(多选)在【例4】中,若斜面P上表面光滑,a、b一起沿斜面加速下滑(斜面P保持静止),则()A.F f1≠0F f3≠0B.F f1=0F f3≠0C.F f1的方向沿斜面向上D.F f3的方向水平向左BD错误!4.(2020·福建仙游一中模拟)(多选)在车站、机场常用传送带运送旅客的货物,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当货物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关于货物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货物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B.货物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C.货物受到三个力的作用D.因货物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所以货物不受摩擦力AC[本题考查静摩擦力的方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