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短枕整体道床专项施工方案

钢筋混凝土短枕整体道床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方案目标 (1)3.1质量目标 (1)3.2安全目标 (2)3.3文明施工目标 (2)4.施工组织方案 (2)4.1时间安排 (2)4.2施工总体部署及主要施工方案 (2)4.3劳动力组织 (4)4.4物资采购及供应 (4)4.5运输组织方案 (4)4.6主要施工设备及机具 (4)4.7施工过程检验与试验 (4)5.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4)5.1施工准备 (5)5.2铺轨基标测设 (5)5.3基底凿毛、清理 (5)5.4安装铺轨车走行轨的施工工艺及要求 (5)5.5各类型扣配件组装 (6)5.6轨排组装及运输 (6)5.7铺设轨排和安装钢轨起道支架 (9)5.8安装道床钢筋 (9)5.9防迷流焊接 (10)5.10轨道几何尺寸的调整 (11)5.11整体道床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 (12)5.12整体道床轨道状态检验 (15)6.安全保障措施 (15)7.质量保障措施 (16)8.文明施工措施 (17)附表1: (1)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轨道工程钢筋混凝土短轨枕整体道床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19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50476-200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2.工程概况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为2号线一期工程的北延线,线路起于天山路站,沿开元路东行,分别设置古树苑站、金河路站(与规划3号线换乘)、黄河迎宾馆站(与规划7号线换乘)、田园路站,其后沿花园路南下,设置金达街站(与规划20号线换乘),出站下穿贾鲁河、连霍高速公路后达到终点(一期工程起点刘庄站)。

线路全长约10.248km,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6座,最大站间距2.230km (金达街站至刘庄站),最小站间距1.359km(古树苑站至金河路站),平均站间距1.725km。

线路西端设停车场一处,出入线由天山路站接轨,二期工程主变电站与一期工程共用,控制中心一期工程已与1号线合建。

本工程地下正线、辅助线钢筋混凝土短枕整体道床有以下两种不同扣件类型:一般减振地段及弹性减振垫地段采用DT-III型常阻力扣件+短轨枕;中等减振地段采用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短轨枕。

其中DT-III型常阻力扣件道床铺轨约有18.869km,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道床铺轨约有2.026km。

3.方案目标3.1质量目标满足地铁及国家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并一次性验收合格。

质量目标达到优良。

3.2安全目标在本工程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搞好安全生产。

杜绝重伤、死亡事故,避免轻伤事故发生。

无危及建(构)筑物、市政设施的安全责任事故,实现全过程安全生产。

3.3文明施工目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杜绝野蛮施工,建文明施工标准工地、树企业形象,争创成郑州市“文明工地”。

4.施工组织方案4.1时间安排根据土建单位移交铺轨基地场地及轨行区时间情况,我单位将及时筹建铺轨基地,合理规划铺轨进度,以满足郑州轨道公司工期要求。

施工综合进度平均为75m/天。

4.2施工总体部署及主要施工方案在本工程中,短轨枕整体道床的铺设地段适用于特殊减振地段道床(位于上游)与其他道床(位于下游)的水沟过渡区或过轨预留等原因需采用短轨枕的普通道床和中等减振地段。

普通短轨枕整体道床轨道铺设采用“轨排法”和“散铺法”施工(DT-III型常阻力扣件、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配钢筋混凝土短枕整体道床施工与普通短轨枕轨道施工方法相同)。

“轨排法”即机铺基地在铺轨基地地面将25m待焊钢轨、扣件及混凝土短轨枕,利用特制的轨距拉杆组装成成品轨排,利用龙门吊将轨排吊装到2辆地铁专用平板车上;“散铺法”即散铺基地则用吊车从盾构井口先将钢轨、枕木、扣配件等材料吊入平板车上,再在轨道平板车上将25m待焊钢轨、扣件及混凝土短轨枕组装成品轨排。

每个工作面用配1台重型轨道车将轨排运送到施工现场,再用2台铺轨车将轨排吊运至作业面后铺设就位,然后利用钢轨支承架架立轨排,调整轨道状态,绑扎整体道床钢筋,按规定焊接防杂散电流钢筋网及镀锌扁钢,经隐蔽验收合格后,浇筑道床混凝土。

道床混凝土采用商品砼,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至最近的下料口(如通风井、车站设备吊装口、竖井等),用输送管送至地下平板车的料斗内,用轨道车将轨道平车顶进至施工作业面附近,再用铺轨车吊运混凝土料斗到作业面完成道床混凝土浇筑。

其施工工艺见下页的“短轨枕‘轨排法’整体道床施工工艺流程框图”短轨枕“轨排法”整体道床施工工艺流程框图4.3劳动力组织钢筋混凝土短轨枕整体道床施工按轨排拼装,基底凿毛,走行轨安装,钢筋制作安装,轨道调整,模板安装,砼浇筑,砼养护等工序分工合理安排劳动力,做到专业化施工。

设专职调度负责各工序施工任务协调。

工程技术、物资设备、安全质量部门做好工程技术,物资材料设备,安全质量的监控及服务工作。

确保工程施工顺利开展。

4.4物资采购及供应本工程施工所需材料均为自购材料,提前做好供货方的评审工作,对使用于本工程的建筑材料,在进场时与监理工程师一起认真做好材料的进场验收,按规定进行材料的抽检试验工作,经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4.5运输组织方案施工所需工程材料,C35混凝土用混凝土输送车运达工地下料口处,用输送管送至地下平板车的料斗内,由轨道车顶送进铺轨前方,再用铺轨车吊运至施工地点进行浇注。

其余材料从供货地点采用汽车运达铺轨基地,用龙门架将施工材料吊装至地下平板车上,由轨道车将材料送至铺轨前方使用。

4.6主要施工设备及机具根据施工需要,本工程计划使用的设备及机具见附表1:“主要施工设备及机具汇总表”。

4.7施工过程检验与试验4.7.1原材料检验与试验:按规定对道床钢筋和混凝土进行取样试验。

钢筋按每个型号每进场批次每60t (不足60t的按60t计)进行一次抽样试验;钢筋焊接接头按照每300个接头做一组焊接工艺性能检测试验。

混凝土按每施工批次每100m(不足100 m的按100 m计)取2组试件(一组为同条件养护试件,一组为标养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以检测混凝土强度。

4.7.2工序检验:钢筋混凝土短轨枕整体道床施工,每道工序都按规定进行检验。

轨道几何尺寸、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等每道工序都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认合格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5.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主要施工方法如下:在铺轨基地提前将道床主体钢筋进行加工,并按轨节表拼装好25m轨排。

在基底凿毛、植筋完成后(矩形、马蹄形隧道),将轨排吊装下洞,用平板车装运至铺轨前方,再用铺轨车吊运至施工地点架轨并调整轨道状态,绑扎道床钢筋,安装道床模板,经检查合格后,浇注道床混凝土。

地下线钢筋混凝土短枕整体道床施工主要施工工序及施工工艺如下:5.1施工准备组织施工材料及设备进场;编制铺轨计划,并进行配轨计算,编制配轨计划表;在铺轨基地内进行钢筋放样和加工、搭设轨排拼装台位进行轨排组装;办理场地交接手续后,布置临时工程设施(包括排水管道、输水管道、车站段的照明线路和施工临时用电线路),进行复核测量、控制测量和施工技术交底。

如轨道结构高度小于设计高度,应将实测资料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核查处理。

5.2铺轨基标测设严格按照“测量施工方案”执行。

5.3基底凿毛、清理矩形隧道道床基底和素混凝土回填地段的表面按设计凿毛工艺要求:深度不少于5~10 mm、间距不大于150mm,呈梅花状,并彻底清除场内的各种杂物、浮尘,排除污水,以确保道床和隧道底板能联接为一体。

5.4安装铺轨车走行轨的施工工艺及要求铺设及拆除方便、快捷,保证在大坡道和小曲线半径上龙门吊走行平衡安全。

铺轨车可以根据施工环境的限制改装跨距,满足本工程施工需要。

走行轨要便于人工搬运,钢轨不宜太重,为保证走行轨钢轨的支承断面,根据龙门吊吊重时的轴重,决定选用24kg/m钢轨,走行轨支承间距为1.0~1.2m,圆形隧道安装时应避开管片接缝,走行轨接头位置加密布置。

龙门吊走行轨铺设在特制高度可调轨道支架上,一般应超前钢筋网铺设地段布设。

根据结构物断面及底面,轨道支架的形状可制作成几种不同的结构,方能满足各种工况施工的需要。

在布设铺轨龙门吊走行轨时,先利用4个M16膨胀螺丝将轨道支架底板固定在隧道底板上,再调整轨道支架的高度至确定位置;轨道支架上板采用螺栓与钢轨底板紧固连接。

5.5各类型扣配件组装1)DT-III型常阻力扣件的组装首先,将混凝土短轨枕表面及尼龙套管内部清理干净,依次放置橡胶垫板(钉孔对准套管孔)、铁垫板,将螺旋道钉套上弹簧垫圈后,涂上黄油,拧到尼龙套管内,直线地段以150~200N·m,曲线地段以200~250N·m的扭矩拧紧螺旋道钉固定铁垫板;放置橡胶垫板或复合垫板,使下面的挡条卡住铁垫板两侧,然后放置钢轨,再放置轨距垫(10号在钢轨外侧,8号在钢轨内侧);使用专用工具安装弹条,安装时严禁用力锤击弹条。

若先架设钢轨时,应先将铁垫板、橡胶垫板(或复合垫板)、轨距垫、弹条固定在钢轨上,然后用螺旋道钉等与轨枕联结。

2)双层非线性减振扣的组装首先,将混凝土短轨枕表面及尼龙套管内部清理干净,清洁减振扣件的各组件,减振扣件的组装顺序为:绝缘耦合板→下层铁垫板→中间橡胶垫板→上层铁垫板。

垫板孔与短轨枕预埋绝缘套管中心对正。

按设计安放轨道减振扣件及锯齿垫板,将螺旋道钉套上弹簧垫圈后,涂上黄油后,拧入短轨枕尼龙套管内,要求螺旋道钉位于减振扣件螺栓孔中心位置。

在减振扣件承轨槽上安放轨下橡胶垫板,然后放置钢轨。

按设计图所示型号安装轨距块、螺栓道钉T30、PR弹条、平垫圈30、重型弹簧垫圈30,螺栓道钉上部涂油后拧紧螺母。

减振扣件安装见“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组装图”。

5.6轨排组装及运输1)配轨计算按照调坡、调线后的铺轨综合图以及设计文件、报经业主批准的无缝线路施工设计方案,编制配轨计划表。

直线段铺设长度根据各坡段分段计算,按钢轨长度和预留轨缝连续计算,同时确定曲线始终点前(或)后的钢轨接头位置。

曲线段铺设长度以外股长度为依据,将线路中心线长度换算成外轨长度,配轨时按外股钢轨长度和预留轨缝连续计算,按规范规定在曲线内股适当位置配置缩短轨,并将曲线段每个接头计划相错量及曲线始终点距钢轨接头的距离在表中标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