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一、众数,即几个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二、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的所有数值都排列在它的左边,把数据按大小顺序排成一列,然后取出排在数据第一位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众数,在统计学上指某一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mean)以下的数据值。
例如:设5个人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其中最高和最矮的两个人分别为165厘米和150厘米,则该数据中的众数为: 5÷
( 165+150)=6。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出现小数时,众数不可能等于0,而是为大于0的数。
2、众数的确定方法:①由众数中减去最大的一个数;②将众数逐次减去所有非零数;③取众数的中位数。
例如:设5个人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其中最高和最矮的两个人分别为165厘米和150厘米,则该数据中的众数为: 5÷( 165+150)=6。
3、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的所有数值都排列在它的左边,把数据按大小顺序排成一列,然后取出排在数据第一位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中位数是指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上的那个数。
一般地,若在一组数据中出现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中位数,那么中间数就叫做中位数,如果在一组数据中只出现一个中位数,那么这个中位数就叫做众数。
4、中位数的应用:⑴用作“平均数”;⑵用作“中数”;⑶用作“和(积)”。
二、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的所有数值都排列在它的左边,把数据按大小顺序排成一列,然后取出排在数据第一位的数,就是这组数
据的中位数。
若数据在小数点右边[gPARAGRAPH3],而排位是从小数点后边开始的,我们就说这个数字是从后向前排列的,这个数字的位置叫做“中位数”,简称“中位”。
当然,中位数也是众数。
一般来说,一组数据的众数等于或大于它的中位数,那么这个数据就是中位数。
中位数是近似数。
中位数虽然也叫做中位,但是与众数有着根本的区别。
中位数一般都是正确的,但并不是中位数就是近似数。
三、均值,是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数值。
(如: 80— 20=60)众数,又称为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
这个数值可以认为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值。
众数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算。
中位数,又称为中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居中的数值。
中位数是中间数,因此它介于众数和平均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