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业评价方案(完美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业评价方案(完美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业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我们秉承学校“让生命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从小学数学学业水平评价的基础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出发,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关注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关注孩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关注孩子的个性化学习。

通过评价,让孩子对数学的好感与日俱增,获得成功的体验,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评价原则
本学期学业评价方案将遵循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原则、鼓励性原则、发展性、科学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形成性与过程性相结合的原则。

从学生学习习惯;学生基本知识、基础技能;学生数学实践应用三个大方面入手,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价从习惯养成我最棒、作业完成赛一赛、我是整理小能手、基础知识掌握牢、我是口算小达人、巧手拼搭我在行、我是小小数学家等七个小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
价。

主要采用学生笔试、展示汇报等评价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力发展,个别项目引入自评、同伴评、家长评、教师评,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考虑学生年龄小,家长不专业,不能精确地划分等级评价,所以自评、组内互评、家长评、笔试以及教师考察的项目划分为相应的星级,综合评价分为优、良、合格3个等级,呈现方式是星级评价,共计50颗星。

具体评价方案设计如下:
三、评价过程
评价从学生学习习惯;学生基本知识、基础技能;学生数学实践应用三个大方面入手,具体从七小块进行评价,共计50颗星:①“习惯养成我最棒”9颗星。

②“作业完成赛一赛”10颗星。

③“基础知识掌握牢”10颗星。

④“我是口算小达人”5颗星。

⑤“我是整理小能手”、“巧手拼搭我在行”共6颗星。

⑥“我是小小数学家”
3颗星。

⑦综合测试卷7颗星。

(一)习惯养成我最棒(共9颗星)
1.评价内容: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
2.评价方法: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评价工具:定性评价(见评价表1、评价表2)
班级:姓名:
“习惯养成我最棒”评价表2
综合评价星数及等级:()颗星
综合评价标准:优:8颗星以上;良:6--7颗星;合格:6颗星以下
4.评价时间:
“评价表2”:1月19日晚由家长在家中进行评价。

“评价表1”及综合评价:1月20日上午第一、二节在各班教室由学生、教师进行评价。

(二)作业完成赛一赛(共10颗星)
1.评价内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内容。

(参考《小学数学练习册》)
2.评价方法:作业展评。

《小学数学练习册》全部完成后,组织学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

3.评价工具: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4.评价标准:
根据老师平时每次作业完成的情况、订正的情况、实践作业参与情况的记录与评价分为优、良和合格。

作业全对、书写规范、整洁的首次批改为“优”,否则为“良”,学生订正正确后二次批改为“优”,作业批改等级20次及以上为“优”的可得10颗星,综合评价等级为“优”,作业批改等级15次—19
次为“优”的可得8颗星,综合评价等级为“良”,作业批改等级
15次以下为“优”的可得6颗星,综合评价等级为“合格”。

5.评价时间:1月21日上午一、二节课在各班进行。

(三)基础知识掌握牢(共10颗星)
1.评价内容:根据“知识和学习水平评价参照表所示的基础与应用性知识”
2.评价方法:学期结束,让学生把本期所有10份单元卷装订成册带到学校,利用一节课时间展评。

3.评价工具:定量评价
4.评价标准:
7张以上卷子达90分以上的且没有不及格的可得10颗星,综合
评价等级为“优”;至6张卷子达90分且没有不及格可得8颗星,
综合评价等级为“良”;6张以下卷子达90分且没有不及格可得6颗星,综合评价等级为“合格”。

如学生对某一单元测试成绩不满意,可申请进行二次测试,只到学生满意为止。

5.评价时间:1月22日上午一、二节课在各班进行。

(四)我是口算小达人(共5颗星)
1.评价内容:《10以内加减法》及《20以内进位加法》(根据“知识和学习水平评价参照表所示的口算及计算技能要求”)
2.评价方法:制作口算卡,给孩子1分钟的时间算题,邀请10位家长参与评价,一人抽卡片,一人计时,判断正误,给出最后测评
等级。

3.评价工具:定量评价
4.评价标准:
口算速度快,孩子一分钟完成8道或8道以上口算题,得5颗星,评价等级为“优”;孩子一分钟完成5道或5道以上口算题,得3颗星,评价等级为“良”;孩子一分钟完成5道以下口算题,得2颗星,评价等级为“合格”。

评价时间:1月23日上午一、二节课在各班进行。

(五)学生实践活动和综合测评(共16颗星)
学生实践活动和综合测评分为四个方面:分类整理;物体拼搭、数学日记、综合测评。

这部分内容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来考察学生动手操作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我是整理小能手、巧手拼搭我在行(共6颗星)
(1)评价内容:(根据“知识和学习水平评价参照表”所示的
应用实践性知识)
我是整理小能手:学生用分类的方法整理房间、书包的能力。

巧手拼搭我在行: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类立体图形进行创意拼摆,创造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基本特征。

能用“上、下、左、右、前、后”完整表述拼摆过程中各个立体图形的位置顺序,体会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

(2)评价方法:学生实践活动、展示汇报。

让学生把本期已做过实践活动《整理书包(或房间)》、《拼搭物体》作品带到学校,
在班上进行展评,展评后将作品存入《成长记录袋》。

(3)评价工具: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4)评价标准:
能运用学到的知识,作品制作精美,创意新颖,能准确地描述动手操作过程的可得6颗星,综合评价等级为“优”;作品制作完整,能比较准确地描述较动手操作过程的可得5颗星,综合评价等级为“良”;作品和描述效果都一般的可得4颗星,综合评价等级为“合格”。

学生10人一组,评出组内优、良、合格三个等级的同学名单。

(5)评价时间:1月26日上午一、二节课在各班进行。

2.我是小小数学家(共3颗星)
(1)评价内容:从生活中发现,可以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知识和学习水平评价参照表”所示的应用实践性知识)
(2)评价方法:展示汇报。

学生可以在平时从校园、公园、超市、游乐场等找到的与数学有关系的信息,经过自己思考,提出数学问题,用“拼音+文字+图画”的数学日记形式,记录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和感受。

学生作品完成后,让孩子把作品带到学校,教师批改后在班上进行展评,
展评后将作品存入《成长记录袋》。

(3)评价工具:定性评价
(4)评价标准:
问题提出视角新颖,能突出学数学用数学的价值,语言完整,会正确解答的可得3颗星,综合评价等级为“优”;能正确提出问题并解答的可得2颗星,综合评价等级为“良”;会提出问题,但语言表达不完整,且解决问题方法错误的可得1颗星,综合评价等级为“合格”。

(5)评价时间:1月27日上午一、二节课在各班进行。

3.综合测评卷(共7颗星)
(1)评价内容:根据知识和学习水平评价参照表(综合拓展类知识)
(2)评价方式:发放答题卡,要求学生20分钟完成。

(3)评价工具:定量评价
(4)评价标准:
共有两关,每闯过一关即可得到3颗星,卷面整洁加1颗星,共7颗星。

(5)评价时间:1月28日上午一、二节课在各班进行。

四、综合评价说明:
各项总得星数45颗以上为“优秀”,35颗以上为“良好”,25颗以上为“合格”。

五、学生学科素养呈现方式(见下表)
这些考核内容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学科课程学习内容和认知水平评价参照”,结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实际,坚持等级制评价原则,坚持激励每一个学生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原则,从过程性评价、活动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呈现方式、操作流程、策略方法和日
程安排(考试时间就具体而定)来组织评价活动,从而形成了以上的突出课程核心内容和学科思想方法的、基于教学评一致的、便于操作的学业质量评价方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学业水平报告单
班级:姓名
六、班级(年级)学业质量分析
依据“教、学、评”一致的原则,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班级、年级的学科学生学业质量分析。

(分析样表见下表)
各项总得星数45颗以上为“优秀”,35颗以上为“良好”,25颗以上为“合格”。

五、学生学科素养呈现方式(见下表)
这些考核内容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学科课程学习内容和认知水平评价参照”,结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实际,坚持等级制评价原则,坚持激励每一个学生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原则,从过程性评价、活动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呈现方式、操作流程、策略方法和日程安排(考试时间就具体而定)来组织评价活动,从而形成了以上的突出课程核心内容和学科思想方法的、基于教学评一致的、便于操作的学业质量评价方案。

六、班级(年级)学业质量分析
依据“教、学、评”一致的原则,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班级、年级的学科学生学业质量分析。

(分析样表见下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