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实验题训练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实验题训练

八年级物理总复习之实验题
1.小天用图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1)图1中反射角是度;
(2)图1中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束
(选填“偏离”或“靠拢”)法线;
(3)如图2所示,将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NO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束,这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小强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镜面的
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填“实”或“虚”)像.
(4)小强用薄玻璃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
他沿桌面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时,始终不能使蜡烛B与已点燃的蜡烛A的像重合,他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3.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
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
(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
这个原理制成的.
(3)在(2)小问的基础上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
的上半部分,则光屛上的像(填选项序号).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
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
(5)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近视眼镜(图
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
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处.然后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偏大/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
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
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
度为ρ


5.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的实验
中.
(1)如图甲中,a、b、c为用天平测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填字母);(2)由图b可知,金属块的质量是.(3)将金属块放入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后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金属块的密度是.
(4)若在此实验中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测得金属块的密度值将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如图是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图片,其中刻度尺的分值为1mm,图中是小车到达A、B、C三处电子表显示.
(1)该实验根据的公式是;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据图中信息s AB=cm,t BC=s,v AB=cm/s,小车做运动(选填“匀速”“加速”).
(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测到的AC段速度偏(“大”或“小)
6.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1)该实验的关键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运动.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3)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两图的实验进行探究.(4)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选两图的实验进行探究.
(5)此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
7.如图所示,测量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动摩擦力的大小.
(1)测量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运动.
(2)读出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测出此次实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N.
(3)比较甲、乙、丙三图测量结果,得到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8.如图所示是小南“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1)该探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作运动.
(2)小南分析甲、乙,发现F
1
<F
2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分析甲、丙,发现
F
1
<F
3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3)小南在本次探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和转化法.
(4)小南在探究后反思:操作中不能保证匀速拉动物体,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丁所示,当他拉出木板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仍然不稳定,你认为仍然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