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实验题复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实验题复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实验题复习实验题 1.停表的两个按钮~正中一个是:__________,起停按钮,, 一、刻度尺的使用: 作用是:____________,按一下停表开始计时~ 1.能看懂刻度尺的分度值: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再按一下停表停止计时,,旁边一个是______,回零按钮,~是:_______,1mm, 作用是:__________,按一下指针回零,。

2.能找到“0”刻度。

图中测量时的“0”刻度在:2.停表有两个指针和刻度盘。

______,3cm处,~,“0”刻度不一定在0的地方, 小盘的的读数单位是_________,秒:s,,3.能正确读数:图中的物体长度的精确值是:__________,2.4cm,~你的估计值是:大盘的读数单位是____________,分钟:min,。

______(0.01cm或0.00c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最后应记为:______________.(2.41cm或2.40cm) 三、实验测量速度:———————————————————————————————————— 1.实验的科学依据是:__________,V,S/t,1.能理解图中的测量方法。

2.需要用的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 2.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1cm)~图中测量时的3.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小车通过的路程S、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 “0”刻度在:______(9cm处)~测量结果是:________4.斜面不宜太陡的原因:____________(小车速度变化较慢~便于计时) ,2.0cm,。

4.实验数据记录表格:3.能知道其它的特殊测量方法: 次数 1 2 3 平均速度m/s ,1,大树的直径,缠绕法, 物理量路程S,m, ,2,书的纸的厚度,积累法, 时间t(s)速度v,m/s,,3,细铜丝的直径,积累法, 实验图:4,旗杆的高度,射影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四1.实验的科学依据是:__________,V,S/t,2.需要用的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斜面、小车、挡板、刻度尺、停表, 2.说出图中的错误:3.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车通过的不同路程S、小车通过对应路程所用的时间t,4.斜面不宜太陡的原因:____________(小车速度变化较慢~便于计时), 刻度尺没有放正刻度尺没有紧靠被测物体视线没有刻度面垂直 ,2. 在测量时为什么多次测量取平均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减小误差,3. 一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某同学测量记录为17.3cm~错误在:______,没有估读,记录为17.32~错误在:______________,没写单位,。

二、停表的使用:11/8页4.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光的反射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三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随入微光线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反射角,入射角) 次数上半程下半程全程速度变化情况5.为什么不能说入射角随反射角的改变而改变,_________(因为先有入射光线才有物理量反射光线) 路程S,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时间t(s)七、平面镜成像实验: 速度v,m/s,1.能否用光屏在像的位置呈现出像来,_____(不能),说明是_____像,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实验中为什么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四、响度大小和音调高低的实验:__________(以便能观察到虚像的位置) 1.响度的大小是由___________(引起物体振动的力的大小)决定的。

2.实验中为什么要用两只相同大小的蜡烛,2.音调的高低是由振动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粗细、长短、松紧,______(以便观察虚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敲打下列瓶子音调由高到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B、E、C、A,3.为什么要用刻度尺,______(刻度尺用来测量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虚像到平面镜的距离)4.从实验可得到的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_______(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虚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与虚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5.当物体远离或靠近平面镜时~像是否变小或变大, ____________(不会。

因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6.作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五、小孔成像实验:八、光的折射实验: 原理:__________(光的直线传播) 1.光线从一种物质____(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1.2.像的特征:_____,倒立、缩小的实像,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垂直时3.小孔的形状要求:__________(任意形状~小到不发生折射, 适当~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等都可)2.角1是____(入射角)~角2是___(反射角)~角3是____(折射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光发生偏折时~在_____(传播速度越快)的物质六、光的反射实验:中~光线偏法线越远~偏角越大~在_____(传播速1.图中为什么用两块纸板(A和B),度越慢)的物质中~光线偏法线越近~偏角越小。

_____________(以便转开一个角度来观察4.筷子在水中向_____,上,偏折~看见水中的鱼比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是否在一个平面内)实际的鱼位置要____,高,~有水的池底看起来2.EO是_______,入射光线,、OF是______(反____(浅)一些。

潜水员在水中看岸边的电杆要____射光线)、ON,一定用虚线,是_____,法线,,高,一些。

3.如果让一束光沿FO射入~则反射光线会5.标出界面、水和空气~并标出入射光线、法线、从_____(OE)射出~这说明_____(光路可逆)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2/8页九、光的色散实验:1.挡光板挡住的是_____(白,2,当u,2f时~一定有v,2f~成等大、倒立的实光[或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像。

分解依次为_______(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这些色光通过三棱镜混合后,3,当f<><>时~一定有v>2f~成放大、倒立的实又是____(白色光)~所以光像。

屏上得到的是____(白色光)2.光的三基色是:_____,红、所以~______(二倍焦距处)是像放大或缩小的分界点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______(红、黄、蓝)3. 暖色与冷色:_________ (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象征着:太阳、火焰。

______, 绿色、兰色、黑色,为冷色~象征着:森林、大海、蓝天。

灰色、紫色、白色,4,当u=f时~不能成像。

为中间色,十、凸透镜成像实验:1.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是_____(凸透镜)~对光有,5,当u<>时~不能成实像~但能在同一边成放大~_____,会聚作用,所以又正立的虚像~这就是放大镜原理。

叫会聚透镜,边缘厚~中央薄的透镜是____,凹透所以~_____,焦距处,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镜,~对光有____ (发散作所有的实像和物体分别位于凸透镜的__(两侧)~只有)~所以又叫发散透镜。

和物是同侧。

用虚像2.三条特殊的光线: (6)实验中的一些问题:关键记住凸透镜的三条特殊?使用光具座时~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线上是因为光线:,1,一边平行于主光_____________(使光屏上呈的像完整)。

轴~另一边过焦点,,2,一?如果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没有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光屏上不能呈现烛边过焦点~另一边平行于主焰的上部和左部~怎么移蜡烛,_________(向下向右移)~怎么移光屏,____(向下光轴~,3,过光心的光线不向右移)改变方向。

?若实验中把凸透镜遮了一部份~所成的像有什么变化,_____ (像仍然是完整的~3.成像分析: 但亮度降低了。

,,1,当u>2f时~一定有f<><>~成缩小、倒立?小明拍照时~若一只蚊子不小心在它的镜头上~能不能拍出蚊子的像,________ 的实像。

(不能~因为在焦距以内时不能成实像)若要在投影屏幕上得到一个“F”,则底片上应该为________ (凸透镜成像是上下左右都倒立)33/8页十一、弹簧测力计实验: ,1,下图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原理:在测力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

2.结构:弹簧、指针、刻度盘。

3.使用:(1) 量程:首先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也就是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即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这个范围。

(2)分度值:认(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水平地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清弹簧测力计上最小刻度值~即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以便做运动。

根据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用它测量时可以迅速读出测量值。

(3) 调零与读数:测量力计的示数。

,匀速直线、二力平衡,;(2)将图(a),和图(b),木块上放了一个砝码,前要把指针调到零点~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