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余映潮老师讲座

余映潮老师讲座

7.第一进修策略:拥有学科专业杂志,这是专研的第一要素,成为一种习惯,学 科专业杂志是前沿的,比任何导师都渊博,都忠诚地陪伴在我们身边。
8.第一优秀习惯:利用课文设计实践活动。利用课文设置活动,我们的习惯是拿 着课文提问,利用课文教课文,我们应该设计丰富的活动。
二、耐力是一种智慧一定要有“量”的要求。劳动量就大了,辛苦多了,多角度的磨练,我们就慢慢 地变得有实力起来。
第三部分 提高教学技艺
一、 用“理念占位”法提升自己把握高度的能力
(一)观察教学现象,提高教学理念。 比如: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六要素(这也是评价一堂课的标准) (1)关注语言学用。
(2)关注技能训练。课标要求的学生读写能力训练。
(3)关注知识渗透。文化、文学、文章知识,特别是文章章法、文体、结构 知识。
三、
让专业杂志成为自己的枕边书,一份就可以了,12期,400篇左右。 做读书卡片。
比如:读徐振维的《白毛女》教学实录的评课 四个主问题:
1.你能不能找出一个例子,说明人物动作符合他的身份和性格呢?
2.语言也是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不同的人物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语言。
3.从同一人物,同一事物,前后不同的语言理解人物性格在变化
(4)关注集体活动。 关注全班学生, 比如朗读训练, 集体训练反复读、 训练, 全班跟着老师的训练步骤层层推进,人人开口,背诵,
(5)关注气质养成。 老师语言一定要高雅, 让学生阳光青春善于学习文质彬 彬,在课堂上有修养。
(6)关注时间效益。当堂上课,不要预习。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是效率。 教学意识、教学理念
2.无教学思路的切分, 无让学生占有较长时间的活动设计, 比如背诵训练, 朗读训练。
3.缺少教学核心知能的教学训练。如语言学用教学,精读能力训练,文学 知识的渗透。
4.教学中没有深入到课文的任何一个片段或者任何一个“点”
5.课堂教学中始终与单个学生的对话,无动笔要求,无积累意识。f.长期运用“小组展示”模式,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片刻安静的时间。
4.上面分析人物语言与身份性格的关系,都是一段一段或一句一句语言来 写,你能够再选一个角度,来谈谈吗?四、源自透过教学要看到教师的学问背景。
例如:《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解读:从文学的味道得出“蓄势于前,急转于后” 。 分析、提取课文的能力训练点
课文第一部分的层次划分 重新拟制课文标题 概说故事内容 梳理、归结故事的情节脉络 概括文章的主旨 用成语评价人物形象 对能够表现课文全息的关键词进行提取 用朗读表达作品的意味 想象、续写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体味课文的表现手法 语言赏析特别是对“笑”的解析 对文中的“问”“答”的表达作用的赏析 赫尔墨斯心理分析
五、
1.两种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最难写法 第一种:
第一部分课文签字赏析短文 第二部分课文教育教学资源分析 第三部分课文语言学习卡片 第四部分本课的教学详案 第二种:
课文教学设计的详案 课文教学另外一份完全不同的教学设计比如:
复习指导教案的基本形式
复习目标
考点分析
原题试做
知能背景
答题指导 新题实践 作文复习指导教案的基本形式
4.积累丰富的人 给自己多储备一些知识,让自己多增长一些学问,逼自己多增强一些能力。
5.精于提炼的人 坚持“专项研究”是成功的秘诀。专项研究是微型话题的研究
6.技艺高明的人 学科的分类细密,全面发展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有 一技之长。
第二部分 基本的教学修养
一、“八个第一”是我们心中牢记的指标
1.第一奋斗目标:课堂教学记忆精湛。
(二)关于“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备课的要求,一般不少于3000字
1.非常讲究“课文研读” ,避免平面的滑行。
2.十分重视“教学思路” ,
3.关键在于“课堂活动” ,不是提问回答的简单处理。
4.时时关注“能力训练” ,是听说读写的训练
5.精心考虑“积累丰富” ,学生课中做好笔记。 注意:教材课文不是用来时时提问的,任何课文都需要“利用”训练学生的 能力。
(4)知道一种介绍事物的方法 老师节选几段开头,再分析,总结规律是:先点出种类,再具体说明。 写“加丝网”防盗玻璃,五分钟。
二、用“弱点反思”法提升自己高雅的教学的能力
(一)提炼高层次的教学技术来改变弱点
(二)改变陈旧或时髦的技能弱点
(三)我们大家都需要克服的弱点:
1.碎问碎读碎说:课堂教学中无用的话太多
浅说语文教师的教学修养
余映潮
第一部分 优秀的学科教师是怎样的人
1.热爱学习的人 走向成功的基本前提:不怕劳累、占有时间,勤奋积累。
2.定力强大的人 韧性就是激情,精华只能在严谨中收获。
3.目标明确的人 教师的第一功夫是读出教材中的教育教学资源。 教学技能是教师的核心技术 考试研究也是一种科学研究,这里面有着精深的学问。
教学手法低端平俗,长期让学生用句式说话,课堂掌声不断 最大的问题就是: 以为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解读课文。 应该是利用课文对 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知识技能。
(四)关于“教学反思”的基本问题
我的学生有课中积累吗?
我的学生有能力训练吗?
我的学生有动笔活动吗?
我克制了碎问和碎答吗? 我的课堂是从容雅致的吗? 每堂课多问一下自己,就可以修正自己的课例。
例如:《新型玻璃》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四个“知道 ”
(1)知道一种概说文意的方法。老师说半句,学生补充半句,提取关键词 概括文意。
(2)知道一种重要的说明方法。老师找出一句话,来提示,学生悟出来。
(3)知道文章的一种开头方法。读第一段,你觉得是一种什么样的开头方 法?先旁批注,再甲流。这是一种科学说明文的最基本的开头方法。
2.第一基本功:用多种方法研读教材。
3.第一研究重点: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出经验。
4.第一科研能力:提炼能力。多事情思考得多,用提炼的眼光来审视,我们就有 更多的发现,从苦做到巧做。
5.第一写作能力:学科教学论文。以论文取代反思,标高,每个月、每学期
6.第一学术历练:小专题研究。俯首皆是,进入课本,引动你的思绪,比如:课 文标题形式的研究,课后练习题的设题研究,课文导语研究,课文预习研究,连 点成线,连线成块,集聚大量的资料我们就能够提炼提取。
训练内容
范文研读
技法点拨
佳作体味 新题构思 比如小学五年级《古诗词三首》教学创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