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计审计是由独立的人员对特定经济实体的可计量的信息及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客观地收集和评价证据,以确定并报告这些信息与既定标准符合程度的一个系统过程。
3、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4、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
5、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注册会计师应当从财务报表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认定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6、控制测试的时间①确定实施控制测试的时间;②确定拟信赖的相关控制的时点或期间。
如果仅需要测试控制在特定时点的运行有效性,CPA只需获取该时点的审计证据;如果测试某一期间的控制,CPA应当获取控制在该期间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7、审计证据的概念审计证据是指CPA为了得出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8、分析程序指注会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域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在实施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与下列各项信息进行比较:①以前期间的可比信息;②被审计单位的预期结果或者注册会计师的预期数据;③所处行业或同行业中规模相近的其他单位的可比信息。
9、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是指CPA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书面记录。
10、重要性的概念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11、可容忍错误将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在各帐户余额之间,每个具体帐户余额所分摊的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就是“可容忍错误”。
在将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在各资产负债表帐户之间分配时,审计人员必须考虑到特定帐户发生错报的可能性和验证该帐户可能需要花费的成本。
12、期望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完成并发表无保留审计意见之后,审计人员所愿意承担的一种主观确定的、财务报表未公允表达的风险。
13、特别风险作为风险评估的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识别的风险哪些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这些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就是“特别风险”。
14、非常规交易非常规交易是指由于金额或性质异常而不经常发生的交易。
如企业并购、债务重组、重大或有事项等。
15、检查风险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它错报是重大的,但CPA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即检查风险是审计程序的有效性和注册会计师运用审计程序有效性的函数。
16、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单位目标实现的政策与程序。
它包括:①业绩评价;②信息处理控制;③实物控制;④职务分离。
我国的定义: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的活动。
17、信息系统与沟通我国的定义:如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包括用以生成、记录、处理和报告交易、事项和情况,对相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履行经营管理责任的程序和记录。
18、抽样风险是指CPA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19、非抽样风险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CPA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
21、积极的函证方式注册会计师应当要求被询证者在所有情况下必须回函,确认询证函多列示信息是否正确,或填列询证函要求的信息。
在采用积极的函证方式是,只有CPA收到回函,才能为财务报表认定提供审计证据。
22.鉴定业务:指注会对鉴定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定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23.合理保证:要求注会通过不断修正的、系统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对鉴定对象信息整体提出结论,提供一种高水平但非百分之百的保证
24.审计目标:指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或最终结果
25.认定: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中的各种业务和相关账户所作的陈述或声明
26.进一步审计程序:指注会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人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27.实质性程序:指注会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28.函证:指注会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