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登岳阳楼优秀实用完整ppt课件

登岳阳楼优秀实用完整ppt课件


洞庭湖的大气象、大气魄.。
3、、《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是写景,既是实写,又寓想象,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
阔而又生动..
.
15
读诗 二二一、二一二
抑扬顿挫和舒缓轻重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chè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tìsì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
洞庭包容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
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
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
景色特点: 气势磅. 礴,宏伟奇丽 21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
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 ——宋 刘辰翁(别号须溪)
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 ——明 王嗣奭
能够与之比美的,只有孟浩然《望洞
庭湖赠张丞相》诗中的“气蒸云梦
泽,波撼岳阳城” 。
.
22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
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
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
23
清代黄生说:“前半写景,如此阔大,五六
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上下联中
.
16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17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译文: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昔”,当指诗人的青年时代,又值“开元盛世”, 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 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祖国山河残 破,疮痍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 坷,却有幸登楼,
杜甫也登上了岳阳楼,那么,他又抒发了
什么情感呢?让我们赶紧进入今天的课堂。
.
3
岳 阳 楼
.
4
黄 鹤 楼
.
5
滕王阁
.
6
知人论世:谈谈自己认识的杜甫
杜甫,字 子,美河南巩县人,自 号 少陵野,因老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杜工,是部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是 、“三吏”,真“三实反别映”了唐朝
诗人总是不会停留在个人
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
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
寓无限情意。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不言自明。诗人抒发了一种忧己伤世无限悲苦之
.
24
情。
颈联------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 怀才不遇的心情。
第五、六句先说个人境 况,后说国事艰难,使 人----眼望国家动荡不安 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
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
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
部。
.
12
代表作品: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内容反差大,如何理解这样的反差?
从意境来说,三、四句宽阔广大,五、六句变得
如此狭窄,似乎不太相称。其实,空阔的境界,
往往能激发人们的飘零之感。这二者是有内在联
系的。诗人面对汪洋浩淼的洞庭湖,回想自己政
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得不到精神
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眼前既“老”且“病”,
郁居木船,飘流湖湘,更是身世危亡,苦不堪言。
空领域。
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19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译文: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 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思考:这是诗人心中的画面,仅凭肉眼是看
不到的,它使人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哪首名句?
心情是否相同?
.
20
“坼”“浮”两字炼得好,好在哪 里?
“坼”: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 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 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 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诗歌的主要思想:
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同情。 2、忧国忧民,表现出深挚的爱国情感。 3、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恶之情。 4、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
13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出峡漂泊 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 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 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 命。此时正值国家动乱,人民多难之际,他个人境 况又异常困苦,加之老且多病,心情抑郁苦闷。杜 甫晚年饱经磨难,却在诗歌创作特别是律诗创作上 日趋成熟。这首五律正是诗人晚年诗歌艺术造诣高 深的代表。
杜 甫
.
1
.
2
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
阁。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 楼”盛誉的岳阳楼,以其雄伟的气势和巍 峨壮丽的风采,古往今来吸引了许多文人 墨客登楼抒怀。
孟浩然望洞庭,描绘出“气蒸云梦泽,波
撼岳阳城。”的雄伟景观;范仲淹登高楼, 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 乐。”的伟大抱负。
.
14
读诗
1、听读:字音和节奏 2.回答下列问题
1、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
感伤涕零的诗句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 说到洞庭湖,我们都会想起唐诗中写得最好的两处名
句,一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孟浩然的《临洞
庭湖赠张丞相》,一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出自
杜甫的《登岳阳楼》。他们都以大胸襟、大手笔,写出了
.
18
“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 情?
早闻洞庭盛名,早有渴望尽兴一游的夙愿, 然而无奈战乱频繁,身世漂荡,到了暮年 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 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 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 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扩了时
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
被称为“ ”,他与诗李史白齐名,并称
“ ”,被李人杜誉为“ ”。 诗圣
.
7
走进现代杜甫
请欣赏图片:《杜甫很忙》
.
8
.
9
.
10
.
11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
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
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
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我国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