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理解与运用
口述史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如: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 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 局限: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②在 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③由于种种客观 原因,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
2.史料价值: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
史料的理解与运用
◆ 史料的分类
1.表现形式: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
文献(文字)史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 志、传记、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纸、杂志、信件等。 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 局限:个人因素(立场、修养)、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篡改历史)、时代因素(研 究方法、角度)。 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如:遗迹、遗址、遗物、 出土文物等。 地位:①比文献资料可信。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 重要。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 不足。 局限:(1)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 (2)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论由史出。
◇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不取孤证)。
与三类史料的关系:①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②文献史料中第二手的 居多。③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
◆ 影响史料运用的因素
研究者的立场不同;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史料的选取和运 用上的差别;时代的局限性等。
◆ 史料运用的方法或原则
◇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
◇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研究。
含义:(1)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 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 况。(2)第二手史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是后人的研究成果, 间接反映研究对象的情况。
价值:①一般来说,第一手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 心谨慎。②衡量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价值高低也不能绝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