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声学原理试题+答案

水声学原理试题+答案

《水声学原理》课程考试题(A卷)
一、填空题(15%)
1. 声阻抗率是单位表面(或体积)产生单位质点振速所需要的。

2. 潜艇的目标强度随角度的变化规律呈形状。

3. 用ka描述高、低频近似,k为波数,a为空间尺度,高频近似和低频近似分别可以表示为和。

4. 根据辐射噪声产生的来源不同,辐射噪声可分为、和三类。

5. 气泡可称作空气弹簧,是因为其和弹簧一致。

6. 目标强度可能为正的物理原因是。

7. 表面声道中,跨度较大的声线平均水平传播速度较。

8. 复数声反射系数的模表示反射声波与入射声波的之比,幅角表示反射声波与入射声波的之差。

二、简答题(35%)
1. 简述复阻抗率的物理意义。

(7%)
2. 利用简正波表示,简要解释相干能量和非相干能量。

(7%)
3. 利用刚性小球的散射理论,简要解释晴朗天空呈蓝色、早晚天空呈红色的现象。

(7%)
4. 利用散射场可以视作二次辐射计算的方法,简要叙述计算海水中气泡散射声场的步骤。

(14%)
三、证明题(20%)
气泡内的气体是理想气体,气泡振动时声辐射过程是绝热过程,证明:气泡振动的恢复力和弹簧恢复力形式一致。

四、计算题(30%)
1. 一单频小球源以10瓦的功率向自由空间辐射频率为1000Hz的简谐球面波,求离开声源中心2米处的声压幅值、质点径向速度(振速)幅值和声强。

(15%)
2. 均匀硬底浅海中,海水中声速为1500m/s,海深为100米。

求频率为1.5kHz 时第一号简正波的水平波数。

(15%)
《水声学原理》课程考试题(A 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声压。

2. 蝴蝶。

3. 1 ,1<<>>ka ka 。

4. 机械噪声、螺旋桨噪声和流噪声。

5. 恢复力形式。

6. 散射截面大。

7. 快。

8. 振幅、相位。

二、简答
1. 要点:⑴ 从定义看,声阻抗是复数表示声压与质点振速相位不一致。

这使得介质中的声强(损耗在介质中的声强)小于平面波声强,这部分损耗声强对应着声阻抗的实部。

⑵由于声压与质点振速相位不一致,引起了声强转变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功率)。

2. 要点: ⑴ 各号简正波的能量为非相干能量。

⑵ 不同号数简正波之间的耦合能量为相干能量。

3. 要点:⑴ 说明刚性小球散射能量正比于频率4次方。

⑵说明晴天小颗粒散射起主要作用,天空呈蓝色。

⑶ 说明早晚天空水蒸气多,高频吸收强,因此低频散射占优势,天空呈红色。

4. 要点:⑴ 利用波动方程求解散射场的通解。

⑵把入射波利用勒让德函数展开。

⑶ 由边界条件确定散射场中的待定系数,并最终确定散射场。

三、证明:
气泡内气体满足绝热状态方程:.const PV =γ 微分得:0
0V dV P dP p γ-==。

而:ξ0s dV =,所以,00
00/s k V s P p ξξγ-=-
=,其中,0
2
0V s P k γ=。

而恢复力ξk ps F -==0和弹簧恢复力形式一致。

得证。

四、计算题 1. 解:
单频小球源辐射声场为球面波:声压)(kr t j e r A p -=
ω,质点振速r
p j u ∂∂=ωρ0。

计算得声强:⎰
==T
r c A dt u p T I 2
002
2]Re[]Re[1
ρ。

由题意知:小球辐射功率为10240
02
=⋅c A
ρπ(瓦)
所以:
1)离球中心2米处声强为π
ρ8522
2002==
r r
c A
I 。

2)声压振幅 π
ρ45002
c r
A p r a =
=
=。

3) 质点振速 π
ρρρ0
00
00
05212c c c A u a =
≈。

2. 解:
πππ21500150022=⋅==
c f k ,200
21π
π==H k z ,水平波数:πξ22121≈-=z k k 。

《水声学原理》课程考试题(B卷)
一、填空题(15%)
1. 深海声道中,初始掠角较大的声线跨度。

2. 刚性大球的目标强度是。

3. 复数声反射系数的模表示反射声波与入射声波的之比,幅角表示反射声波与入射声波的之差。

4. 海洋混响可分为、和三类。

5. 潜艇目标特性可形象地用形描述。

6. 影响海水中声速变化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和。

7. 舰艇辐射噪声由、和三部分构成。

8. 用ka描述高、低频近似,k为波数,a为空间尺度,高频近似和低频近似分别可以表示为和。

二、简答题(35%)
1. 简要解释非均匀平面波现象。

(7%)
2. 简要解释汇聚区现象。

(7%)
3. 简要解释表面声道中接收脉冲信号时上升时间拉长的原因。

(7%)
4. 利用散射场可以视作二次辐射计算的方法,简要叙述计算海水中气泡散射声场的步骤。

(14%)
三、证明题(20%)
证明:在线性分层介质中,声线的轨迹是圆弧。

四、计算题(30%)
1. 一单频小球源以10瓦的功率向自由空间辐射频率为1000Hz的简谐球面波,求离开声源中心2米处的声压幅值、质点径向速度(振速)幅值和声强。

(15%)
2. 已知均匀硬底浅海声场简正波波数的垂直分量为H
-
=,海深H=90

)5.0
k zn/
n
米,声速c=1500米/秒,求产生简正波的截止频率。

(15%)
《水声学原理》课程考试题(A 卷参考答案)
一、
填空
1. 大。

2. 4
log 102
a TS =,a 为半径。

3. 振幅、相位。

4. 体积混响、海面混响和海
底混响。

5. 蝴蝶。

6. 温度、盐度和密度。

7.机械噪声、螺旋桨噪声和流噪声。

8. 1 ,1<<>>ka ka 。

二、简答
1. 平面波由第一介质入射到第二介质,当入射角大于全反射角时,发生非均匀平面波现象。

非均匀平面波现象是:在第二介质界面处有沿界面平行方向传播的平面波,声压幅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2. 汇聚区现象在声传播过程中部分声能量重新汇聚的现象。

用射线方法解释是不同声线的焦散区;用简正波方法解释是多号简正波同相叠加。

总之,汇聚区现象中传播能量超出通常传播的部分起因于干涉。

3. 表面声道中,不同初始掠角的声线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到达接收点的时间不同,引起接收脉冲信号时上升时间拉长。

4. 要点:⑴ 利用波动方程求解散射场的通解。

⑵把入射波利用勒让德函数展开。

⑶ 由边界条件确定散射场中的待定系数,并最终确定散射场。

三、证明题 证明:
线性分层介质:)1()(0az c z c +=(1)。

在某一薄层内有αtg dz dx /=,积分得⎰
=z
dz tg x 0
1
α
(2) 将(1)带入(2)并计算、整理得:20
220)cos 1
()1()(ααa a z a tg x =++-。

这是一个圆的方程。

因此,声线轨迹是圆弧。

证毕。

四、计算题 1. 解:
单频小球源辐射声场为球面波:声压)(kr t j e r A p -=
ω,质点振速r
p
j u ∂∂=ωρ0。

计算得声强:⎰
==T
r c A dt u p T I 2
002
2]Re[]Re[1
ρ。

由题意知:小球辐射功率为10240
02
=⋅c A
ρπ(瓦)
所以:
4)离球中心2米处声强为π
ρ8522
2002==
r r
c A
I 。

5)声压振幅 π
ρ45002
c r
A p r a =
=
=。

6)质点振速 π
ρρρ0
00
00
05212c c c A u a =
≈。

2. 解:
截止频率为至少产生一号简正波的频率。

由题意知H
k z 21π
=。

而c
f k π2=
,且k k z ≤1。

所以,截止频率为
Hz H c f 17.490
*4150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