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切点弦方程
222001.,(,)x y r M x y +=已知圆的方程求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22220000(,)x y r M x y xx yy r +=+=【结论1】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方法】1.设出直线,再求解;
2.利用轨迹思想,用向量或平面几何知识求解。
【问题】对于坐标平面内任一点),(00y x M ,直线L :200r y y x x =+与圆O :2
22r
y x =+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进行探究:
一、当点M 在圆O 上时,直线L 是圆的切线。
二、当点M 在圆O 外时,
1.直线L 不是圆O 的切线,下面证明之: ∵圆心O 到L 的距离为2
22y x r d +=
,由),(00y x M 在圆O 外,得r y x >+2
020
∴
r d <,故直线L 与圆O 相交.
2.此时直线L 与过点M 的圆的切线又是什么关系呢? 首先研究L 的特征: 易知:OM ⊥L 。
22
0r x =
2,OA ON OM ∴=⋅(N 为L 与OM 的交点)
从而OA ⊥MA ,MA 为圆的一条切线,
故直线L 为过点M 的圆的两条切线的两个切点所在的直线。
事实上(另证),
如图1,设过点M 的圆O 的两条切线为L 1,L 2,切点分别为A 、B, 则直线MA:211r y y x x =+,直线MB:2
22r y y x x =+. ∵点M 的坐标),(00y x 满足直线MA 与MB 的方程,
∴⎪⎩⎪⎨⎧=+=+2
01022
0101r
y y x x r y y x x , 由此可见A 、B 的坐标均满足方程2
00r y y x x =+,
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直线AB 的方程为2
00r y y x x =+。
所以此时的直线L 是经过点P 的切点弦AB 所在直线的方程,而不是圆O 的切线。
【注】上述点M 、直线L 实质上是射影几何中的极点和极线。
特别的,当M 在圆上时,极线即为切线。
三、当点M 在圆O 内时,
1.直线L 也不是圆O 的切线。
下面给出证明: ∵圆心O 到L 的距离为2
22y x r d +=
,由),(00y x M 在圆O 内,得r y x <+2
020
∴
r d > 故直线L 与圆O 相离.
2.此时直线L 与圆的切线的关系又如何呢? 首先研究L 的特征: 由上述探讨过程易知,
直线L ⊥OM ,
此外,L 一定过点P (P 为两切线的交点,AB ⊥OM ), 从而L 就在图2中过点P 且与AB 平行的位置处。
事实上(另证), ∵直线L 的斜率00y x k l -=,而直线OM 的斜率0
0x y
k om =, ∴OM L ⊥
一方面,过点M 与OM 垂直的直线0L 方程为,0)()(0000=-+-y y y x x x 即2
02
000y x y y x x +=+
另一方面,将直线OM 与L 的方程联立⎪⎩
⎪
⎨⎧==+x x y y r y y x x 00
2
00, 得到它们的交点P 的坐标为),
(
2
2
0202
2
020y x r y y x r x ++,
由(二)可知过点P 的圆的切点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22
2
0202
2
020r y y x r y x y x r x =⋅++
⋅+,
即2
02000y x y y x x +=+,即为直线0L 的方程。
由此我们看到L ∥0L ,直线L 是由点M 确定的。
另外,直线L 是过点M 的弦(除O ,M 的弦)的两个端点的圆的两条切线的交点轨迹,
证明如下:
设(,),P x y ''由(二)可知动弦AB 的方程为2
x x y y r ''+=,
又因为点M 在AB 上,则200x x y y r ''+=,以x ,y 分别代,x y '',则2
00r y y x x =+。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
克。
)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