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轮复习)用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轮复习)用
②防止器官脱落:生长素抑制花朵脱落,脱落酸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
③种子发芽: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
④叶子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脱落酸促进。
2.五种植物激素对应的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概念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 生长发育 有
(2)优点
调节 作用的化学物质。
容易合成 、原料广泛、 效果稳定 。
知识归纳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相互促进方面
①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②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③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④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乙烯。
⑤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2)相互拮抗方面
①顶端优势: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促进侧芽生长。
A.若a>b、c<d,说明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了
B.若c+d=e+f=a,且e<f,说明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了背光侧
C.若c+d=e+f=a,且e=f(乙、丁向光弯曲生长),说明向光侧抑制生长
的物质多
D.该实验还可以说明向光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和向光侧产生
了抑制性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
2.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 苗茎切段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 上端朝上,对照组豌豆幼苗茎 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下 B.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CFM C.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 D.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 制作用
(3)应用 名称 对应生长调节剂 应用 ①促进 扦插枝条 生根; 生长素 萘乙酸、2,4-D ②促进 果实 发育,防止 落花落果 ③农业除草剂 ;
赤霉素
赤霉素
①促进植物 茎秆 伸长;
②解除 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用来提早播种 ____
细胞分裂素
青鲜素
贮存 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____
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 A.实验中需要设置IAA浓度为0的对照组 B.光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所以整个实验应在黑暗中进行 C.该实验说明生长素低浓度有促进作用,高浓 度有抑制作用 D.当生长素的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生长素浓度与乙烯的产量呈正相关
解析
命题点二 植物激素的应用 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
茎 器官敏感程度:根> 芽 >___ 衰老 器官不同发育程度敏感性:幼嫩 >_____
(3)两重性的实例剖析 ①顶端优势 a.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b.原因:
顶 产生
芽
生产素
极性运输 侧
顶芽 侧芽
少 多
促进 生长 表现 顶端 抑制 生长
芽
优势
c.解除方法: 摘除顶芽
。
d.应用:可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芽的发育,
技法必备 1.验证尖端产生生长素
(1)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
侧(如图甲所示)。
(2)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
鞘的一侧(如图乙所示)。
2.验证胚芽鞘生长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
(1)实验组:在胚芽鞘尖端与下面一段之间插入云母片(如图甲所示)。
时间 ____
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 雌花形成率 ,增产
乙烯 脱落酸
乙烯利 矮壮素
大量脱落 落叶与棉铃在未成熟前的_________
2.分析命题热图,明确答题要点 下面是果实成熟过程中五种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曲线,请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在果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哪些激素在起作用? 提示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等。
重复前三步,
将浓度梯度
状况 _______
变窄
预实验
正式实验
探究命题方向
命题点一 生长素的两重性曲线分析 1.右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
物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将盆栽植物
横放时植物的生长状况。下列分析错
误的是 答案
解析
A.甲图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为最适浓度
B.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似
(2)在细胞伸长过程中占主导作用的激素是 生长素和赤霉素 。 (3)不同阶段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4)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种植物激素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具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
植物激素间相互作用,有的是拮抗关系,有的是协同关系。
命题点一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相互作用的辨析 2.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对黄化豌豆幼苗茎切段伸长和乙烯产量
(2)对照组:胚芽鞘不进行处理(如图乙所示)。
3.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1)实验操作
(2)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4.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1)实验操作
(2)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中去掉尖端的胚 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纲要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4.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
考点一
梳理知识要点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科学家 实验 实验结论 胚芽鞘 尖端 受单侧光照射产生某种“影 达尔文 响”并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造成伸长 区 背光 面比 向光 面生长快
解析
命题点二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的综合分析 4.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
解析
A.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细胞的成熟情况不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 C.植物向光生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催化作用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及其探究实验
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 韧皮部 进行 (3)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 生长旺盛 的部分。
(3)据图分析,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重力性的发生原理是什么? 提示
探究命题方向
命题点一 植物生长方向的判断 1.如图所示,A、B、C为对某一植物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组,D为同 一种被纸盒罩住的固定植株,纸盒的一侧开口并匀速旋转,有单侧光照。 则A、B、C、D中表现为直立生长的是 答案
B.甲图中①处生长素浓度可用乙图f点表示,此处生长受到抑制
C.如将该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根将向下生长,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③、④处生长素浓度可分别用乙图c、g点表示
易错易混
辨析生长素两重性分析中的3个易错点
易错点1 误认为“抑制生长”就是“不生长”
点拨:抑制生长≠不生长,所谓“抑制”或“促进”均是相对于“ 对照
生长。
2.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实验原理
①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 生根 情况有很大的影响。
②用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 下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
③存在一个 最适 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2)实验过程 一系列浓 配制________ 度 梯度 的生 ____ 长素溶液 生长状况 处理________ 相同 的 插 条 的 ____ 形态学下端 枝 观察___ 条生根 _______
5.验证生长素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及合成部位
(1)原理
(2)过程
A组自然生长
相同黄瓜植株 B组开花前作套袋处理 C组开花前作套袋处理,以后人工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3)结果:A组发育成有子黄瓜,B组不发育,C组发育成无子黄瓜。
(4)结论:生长素是果实发育所必需的,主要由发育中的种子合成。
题型突破 1.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有三种观点:一是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转运,导 致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增加,促进作用增强;二是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三 是向光侧抑制生长的物质增多。下图表示将玉米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 素的琼脂块上,并作不同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 并分别用a~f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答案
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
②根的向地性 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 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 背地 侧生长素浓度低)→ 生长不均( 根的向地 侧生长慢,背地 侧生长快)→根向地生长。 ③除草剂
从图中可以看出,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 敏感 。用适当浓度的生长
素类似物来杀死 单子叶 农田里的 双子叶 杂草,同时促进 单子叶 植物的
解析
命题点一 植物生长方向的判断
2.甲——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外面,从右侧进行单侧光照,乙——除去芽
尖,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面右侧,从右侧单侧光照,则甲、
乙分别将 答案
解析
A.向上直立生长,不弯曲生长 B.向上直立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 C.向上直立生长,向左侧弯曲生长 D.停止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
鲍森· 詹森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 ____ 片 传递给下部
拜尔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
影响在其下部 分布不均匀 造成的
温特
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
生长素 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_____
(2)胚芽鞘向光性的原理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 发育中的种子。 极性运输 (2)运输 部位: 胚芽鞘 、芽、幼叶和幼根 方向:从 形态学上端 运输到形态学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