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课件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课件


2020/7/7
18
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
2.2 布网方法及数据处理原则
• 轨道控制网(CPⅢ)布设
• 在线下主体完工、沉降变形趋于稳定后建立,用精密测量机器人施测; • 平面和高程共点的三维控制网,控制点埋设强制对中装置; • 平面控制基准是CPⅠ或CPⅡ点; • 自由设站后方边角交会方式布设,网形规则; • 轨道系统施工和运营维护的控制基准; • 数据处理采用传统平面、高程平差或三维平差。
2020/7/7
3
1 绪论
1.2 高速铁路分类
优点:技术成熟,经济,与 既有路网的兼容性好。 缺点:噪声大。
按驱动方式划分
轮轨系统高速铁路
优点:速度快,噪声小。 缺点:技术不成熟且造价高, 与既有路网不兼容。
磁悬浮铁路
上海磁悬浮——世界唯一磁悬浮营运线路
列车在钢轨上运行 2020/7/7
列车悬浮在轨道上 4
2020/7/7
17
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
2.2 布网方法及数据处理原则
• 线路控制网(CPⅡ)布设
• 在线路定测阶段建立,用静态GPS技术或精密导线建网; • 沿线路每600~800m布设一个点(隧道洞内每300~600m布设一对点); • 由三角形、大地四边形连接成的带状网,并附合在CPⅠ网上; • 隧道段,采用四至六条边的导线环布网,并附合在洞口CPⅠ点上; • 全线应一次布网、测量和整体平差。
支承层或底座板施工
• 毫米级精度(3mm)
轨道板铺设和精调
• 亚毫米级精度(0.3mm)
灌注CA砂浆填充层
• 轨道板与底座板耦合
轨道板纵连与锁定
• 形成带状受力结构
CA砂浆灌注孔
浇筑轨道板间的接缝
宽接缝 通过锁件张拉
钢轨铺设和轨道精调(精度0.3毫米)无砟轨道成型7Fra bibliotek1 绪论
1.4 高速铁路工程分类和测量要求
假设新椭球要素为a 1 和 e1 ;
在新椭球坐标系中,P点大
地高由 H P
变为H
' P

由右图可知,P点大地高的
变化量为:
H P H P ' H P H P ( P h )
O
WGS84椭球
( 1 1 ) 0
2020/7/7
22
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
2.3.1 同时改变椭球的长半轴和偏心率
控制网
测量方法
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mm)
CP0
GPS
20
CPⅠ
GPS
10
GPS
8
CPⅡ
附合导线
8
CPⅢ
自由测站边角交会
1
二等水准
二等水准测量
高差中误差2mm/km
说明:1、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指X、Y坐标分量中误差。 2、相邻CPⅢ点高程的相对中误差为0.5mm。
点间距 约50km 约4000m 600~800m 400~800m 点对间距50~70m 约2000m
系中的坐标:
大地经度为 LP 大地纬度为 B P 大地高为 H P
2020/7/7
21
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
2.3.1 同时改变椭球的长半轴和偏心率
• 保持椭球定位、定向不变,P点三维空间直角坐和大地坐标都不变; • 同时改变椭球的长半轴和偏心率; • 新椭球面通过P点沿法线方向在测区平均高程面(投影面)上的投影; • 新的椭球面最大限度地接近测区平均高程面。
sci0L o n L PPs
(1 06)
2020/7/7
26
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
2.3.2 垂线偏差改正
O
Xi' XiX 0 Zi Yi X Yi' YiY Zi 0 Xi Y Zi' ZZ Yi Xi 0 Z
(1 07)
2020/7/7
27
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
转换
以垂线为基准的站心天文坐标系 Px' y'z'
以基准点P为旋转中心
xyii''
xi 1 Ruyi0
0 1
xi yi
zi' zi 1 zi
2020/7/7
25
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
2.3.2 垂线偏差改正
X coLPssiB nP YsiL nPsiB nP Z coBPs
2020/7/7
20
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
2.3.1 同时改变椭球的长半轴和偏心率
• 以WGS84为基准椭球,便于GPS成果转换; • 推算条件:测区中心P在基准椭球和区域椭球中大地坐标不变。
变量假设:
投影面高程为 h
WGS84椭球参数:
长半轴为 a
第一偏心率为 e
基准位置点 P 在84
下部主体工程施工
• 桥梁、隧道、路基、涵洞 • 厘米级精度
线下 工程
除了严格控制沉降和变形外,其它 方面与传统铁路测量并无本质区别
支承层或底座板施工
• 毫米级精度(3mm)
轨道板铺设和精调
• 亚毫米级精度(0.3mm)
灌注CA砂浆填充层 轨道板纵连与锁定 浇筑轨道板间的接缝
钢轨铺设和轨道精调
全长1069公里,设15个客运站;桥隧比67%; 2005年6月23日开工,2009年12月通车运营; 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全程运行时间3小时; 设计行车间隔3分钟,每天开行列车达201对。
2020/7/7
12
1 绪论
1.6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 领跑——
2010年12月3日,京沪高铁创造了486.1km/h的铁路运营试验的世界最高 速度——中国高铁,领先世界
2020/7/7
CPIII点
CPⅢ、CPⅡ共点
19
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
2.3 建立高速铁路精密测量基准
• 高速铁路轨道系统应在精密的工程独立基准下进行测量; • 建立精密测量基准,包括确定最佳区域椭球和选择最佳投影两方面; • 高速铁路测量通过对WGS84椭球的改造来确定最佳区域椭球; • 目的:实现区域椭球面与工程投影面的最佳拟合。
全长1318公里,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技术最先进; 设计时速380公里,全程运行时间4小时; 行车间隔3分钟,为沿线居民提供“陆地飞行”般的便利。
2020/7/7
13
1 绪论
1.6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到 2014 年 底 , 中国高铁运营里 程 将 达 到 16500 公里,约占世界 总里程的2/3; “四纵 四 横 ” 高铁路网主骨架 已经大部分建成。
精度0.3毫米
基础
承轨 结构
轨道 扣件
轨道 系统
精密工程测量
• 独立测量基准 • 三网合一技术 • 专用测量工具 • 特殊测量手段 • 强调相对精度 • 精密测量设备
8
1 绪论
1.5 高速铁路测量关键技术 • 变形控制和精密测量技术是高速铁路建设中与测量 相关的两大关键技术。
• 高速铁路实现列车高速行驶的前提条件: ① 轨道系统的高稳定性
29
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
2.3.3 垂线偏差如何确定?
z DWE
u WE
DNS NS
x
y
NS 206N 2S6(5 1 0 1)0
D NS
D NS
WE 206W 2E6(5 1 0 1)1
D WE
D WE
2020/7/7
30
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
2.3.3 垂线偏差如何确定?
IGS站
IGS站
IGS站
2020/7/7
16
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
2.2 布网方法及数据处理原则
• 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布设
• 在线路初测阶段建立,用静态GPS技术建网; • 点间距约4km,隧道段应在洞口处加设一对CPⅠ点; • 由三角形、大地四边形构成的带状网,附合在CP0网上; • 全线一次布网、测量和整体平差; • 整网三维约束和无约束平差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进行; • GPS测量的空间直角坐标分区、分带投影带至工程独立坐标系中。
2020/7/7
14
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
2.1 高速铁路测量控制网分级
• 平面控制网分四级,逐级向下控制;高程控制网为二等水准网。
• 第一级为框架控制网,简称为CP0网; • 第二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简称CPⅠ网; • 第三级为线路平面控制网,简称CPⅡ网; • 第四级为轨道控制网,简称CPⅢ网。
Z i' Z i (Y i Y P ) (X iX P )
0 Z
(1 0 9 )
2020/7/7
28
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
2.3.3
垂线偏差如何确定?
X coLsPsinBP YsinLPsinBP Z coBsP
sci0onLLPsP
z
法线
垂线
u
x
y
2020/7/7
工程测量学
第十章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
2020/7/7
1
主要内容和重点
主要内容:
1 绪论
2 高速铁路控制网布设和精密测量基准
3 轨道控制网布设和处理
4 轨道系统精密测量 5 双块轨枕精调 6 轨道板精调
友情提示!
重点
7 通用型强制对中装置 8 高速铁路的变形监测
难点
需要掌握点
2020/7/7
2
1 绪论
1.1 高速铁路定义
国际铁路联盟对高速铁路的定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