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师辅导教案组长审核:一、上节课复习与回顾(包含作业处理)二、新课讲解(一)课程导入(二)大数据分析( - 年,共年)常考题型,是力学的基础(三)本节考点讲解考点一:力一)例题解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三种情况:①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例如:刚驶出站台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②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例如:匀速行驶的汽车拐弯了。
③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例如,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如用力捏橡皮泥,使橡皮泥变成各种形状;用力拉弓,使弓张开;将尺变弯等。
都是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三)巩固练习4、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A、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B、小孩沿不光滑的直滑梯匀速下滑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D、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5、成语“孤掌难鸣”的意思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你知道“孤掌难鸣”的物理道理吗?6、拿鸡蛋碰石头,鸡蛋破了,这是因为( )A.鸡蛋受到了力,石头没受力B.鸡蛋受到的力比石头大C.鸡蛋和石头受同样大小的力,只是鸡蛋易碎D.石头受到了力,鸡蛋没受力。
考点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表示法一)例题解析7、如图所示,点推门最省力,沿方向用力不能将门关上,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和有关。
二)相关知识点讲解、方法总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因此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
要点诠释:(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可采用控制变量法。
(2)力的图示法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法。
②画力的图示的步骤:a、选定标度(用多少毫米表示多大的力);b、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刻度;c、在线段的一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力的示意图①只把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出来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②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a、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b、确定力的方向并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c、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并在旁边标出力的符号,知道大小的要用数值标出来。
三)巩固练习8、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9、如图悬挂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他所受拉力的示意图.考点四:弹力一)例题解析10、(2015•锦江区模拟)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弹力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B.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C.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越长D.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二)相关知识点讲解、方法总结1、概念: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给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方向:(1)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2)悬线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悬线指向悬线收缩的方向。
要点诠释:(1)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无法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范性(又称塑性)。
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范性形变。
(2)日常所称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例如,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其实质就是桌面发生了微小的形变后对茶杯向上的弹力。
注意: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三)巩固练习11、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A、地面对人的支持力B、重力C、人对车的推力D、绳子对物体的拉力12、在下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A. B. C. D.考点五:弹簧测力计一)例题解析1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N。
二)相关知识点讲解、方法总结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口诀:看量程、看分度、要校零;一顺拉、不摩擦、不猛拉;正对看、记数值、带单位。
使用方法:(1)使用前,应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2)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3)不要让指针与刻度盘摩擦;(4)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与刻度盘垂直。
三)巩固练习14、甲乙两同学各用4N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则测力计的示数为()A.0 B.4N C.8N D.无法确定15、(2015春•台安县期中)一根长10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为2N时,弹簧伸长2cm,当所受拉力为4N 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是()A.4cm B.8cm C.14cm D.24cm(四)本节综合练习1、如图,当电风扇工作时,空气会由静止流动起来,这说明力能__________;同时小车将向__________运动,原因是__________;类似的装置可应用在某些交通工具上,试举一例:__________。
这类交通工具在月球是无法工作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
2、将一个椭圆形厚玻璃瓶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
用双手挤压玻璃瓶,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
3、赵明准备自己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
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下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L0的伸长量△L(△L=L-L0),填在如下表格中:拉力F/N 1 2 3 4 5 6 7长度L/cm 2.50 2.90 3.30 3.70 4.10 4.50 4.90伸长量△L/cm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2.80(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和弹簧伸长量△L的关系为:。
(2)赵明继续实验,得到下列数据:拉力F/N 8 9 10 11 12长度L/cm 5.30 5.70 6.10 6.60 7.30伸长量△L/cm 3.20 3.60 4.00 4.50 5.20从这次数据看出,拉力达到 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
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只能达到 N。
4、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原始长度为10cm,则在弹力为5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A.10cm B.15cm C.20cm D.25cm(五)课堂总结1、力: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形状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表示法: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法、力的示意图4、弹力:定义和方向5、弹簧测力计:原理和使用方法三、出门测一、选择题1、拿起下列物体时,所用的力大约是1N的是( )A.一张作业纸 B.两个鸡蛋 C.一个图钉 D.一张课桌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 B.只要有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C.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孤立的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3、(2015•安溪县模拟)“脚踢足球”,脚疼,受力物体是()A.人 B.脚 C.足球 D.手4、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启动汽车从静止变为运动 B.汽车急刹车,从运动变为静止C.降落伞从空中匀速降落 D.汽车匀速转弯5、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
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各图能生动地体现这一规律的是 ( )二、填空题7、(2014•黔西南州校级模拟)2013年5月,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宣布退役。
人们将他的弧线球称为“贝氏弧度”,这主要是由于踢球时所用力的 ________和 ________(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不同,从而产生了与直线球不同的作用效果。
8、一位同学手提水桶,若以水桶为研究对象,________是施力物体,________是受力物体。
若以手为研究对象,________是施力物体,________是受力物体。
9、(2015•洛阳模拟)小亮滑旱冰时用力推墙,结果就离墙而去,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10、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跳板发生________,变弯的跳板要恢复原状就会________运动员,使运动员受到一个________力;用手向上拉弹簧,弹簧发生________,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长就会对手________,这种因物体形变而产生的力叫________力。
11、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力,小球静止于侧壁和水平地面之间,那么小球与水平地面________弹力,与侧壁________弹力。
(填“有”或“没有”)12、如图所示,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点,然后还应当观察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此时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_N。
13、(2015春•娄底期末)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两人同时用4N的力拉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______N。
14、小华同学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结束后,加在弹簧自由端的拉力消失,弹簧长度回到10cm。
请你对表中的弹簧的长度数据进行研究,填写对应的弹簧的伸长数据。
并分析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家庭作业一、选择题1、人的一根头发能承担的力与年龄有关,其范围一般在0.8~2N。
为了测量小华的一根头发能承担多大的力,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最恰当的是( )A.量程为1 N,分度值为0.05 B.量程为5 N,分度值为0.05 NC.量程为10 N,分度值为0.5 N D.以上三种都可以2、测一个约为8N的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 )A.量程10N,分度值0.2N B.量程5N,分度值0.1NC.量程5N,分度值0.5N D.以上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3、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上的最上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B.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C.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拉力的大小 D.弹簧测力计可以用来测拉力,也可以用来称物重4、(2015•万州区校级模拟)弹簧测力计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关于其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称量物体前首先应估计被测力的大小,以免超过量程B.称量前,要轻轻拉动几下弹簧,这是为了避免弹簧卡在外壳上C.只要弹簧不断,可以朝任意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D.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5、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没有拉力时测力计的指针指在0刻线外侧(即还没到达0刻线处),没有调零他就用这个测力计测力了,则所测量的结果将( )A.偏大 B.偏小 C.与实际值相符 D.无法判断6、下图所示的各种形变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7、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拉,观察它们的示数可以发现( )A.F A=F B B.F A>F B C.F A<F B D.F A和F B的关系没有规律性8、(2014春•邵阳校级期中)一根弹簧受到的拉力为5N时,长度为5cm,受到的拉力为9N时,长度为7cm,若此时没有超过弹性限度,则弹簧的原长是()A.2 cm B.3cm C.2.5cm D.3.5cm9、用一个刻度准确的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就直接去测量大小为2N的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1 N,若直接用它去测另一个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4.3 N,则被测力的大小为 ( )A.4.4 N B.4.3 N C.4.2 N D.无法确定二、作图与简答题10、用力推杯子的上部时,杯子倾倒;用力推杯子的底部时,杯子向前运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