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课件展示)高原种植业(播放视频资料)(简要讲解)
(设问)观察青藏地区地形图,农作物应该种植在哪些地方?
(课件展示)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
(承转)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的地方不多,其它的地方适于发展什么样的农业?
(课件展示)高寒牧区(播放视频资料)
(设问)青藏地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这些畜种有哪些特点与高寒环境相适应?
子长县南沟岔中学课堂教学设计表
学科
地理
主备人
任鹏
授课班级
七年级
授课教师
任鹏
课题
青藏地区
课型
新课
本课时
1
授课时间
2017.3
总课时
6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概况。
2.掌握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地图,了解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及矿产资源的分布。
(二)世界屋脊
(学生活动)阅读“中国地形图”估计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均海拔。
(提问)1、青藏地区地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
2.本区有哪些主要山脉?
3.本区内都有哪些重要的河流?
(简要讲解)本地区境内有长江、黄河及其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和青海湖。(设问)-为什么青藏地区能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冰川纵横,固体水库)
(五)便利的交通及其影响
让学生阅读课本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旧时代,青藏地区的交通条怎么样?
2、如今的青藏地区交通发展如何?(从1955
年起国家先后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除此外,还修建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并建立了以拉萨为中心的航空网络。
3、青藏地区的交通条件的改善有什么影响?
(三)高寒气侯
(承转)海拔高是本地区地形最突出特征,这种地形条件对当地的气候产生了极大影响。(课件展示)不同高度的气温差异(学生活动)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请大家计算两地的气温差。(学生计算并回答)
(课件展示)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温差异
(设问)可见,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寒冷)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西北地区,它们都位于非季风区的西北内陆。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青藏区(指图)。
【学习新课】
(一)位置和范围
(出示中国区域示意图)从图上我们能看出本区位于中国的什么位置吗?(学生)西南部。
(教师)很好。我们重点来看看本区被哪些高山所环抱,以及本区所包含的省区?(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问题)
(课件展示)高寒气候(简要讲解)
(四)高原农牧业
(承转)海拔高,气候寒是本区最突出的特征,那么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本区的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
(设问)青藏高原能否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哪些不利条件?(学生讨论)(简要总结)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不利条件:降水少,气温低(设问)青藏高原适于种植哪些作物?
(青藏地区的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工农业得到有效地发展,还吸引了大量游客。
1、回顾旧知。
2、结合课
本上的活动问题,在课本地图中找出相应答案。
3、由于这块是合作探究内容,所以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
5、指导学生读图,并分析地理事物
6、引导学生学习青藏地区的交通。
达标检测
本节绩优学案对应的习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
高寒的自然环境
学习难点
学会分析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知识链接
青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等知识。
学具教具
学习提纲、地图册、地球仪、地图。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手写)
【复习提问】请同学在投影片上指出西北,找出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400等降水量线),并说说西北地区自然特征。
板书设计
第三节:青藏地区
(一)位置和范围
(二)世界屋脊
(三)高寒气侯
(四)高原农牧业
(五)便利的交通及其影响
教后反思
备课组长(签名)
签审时间年月日
课堂小结
青藏地区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许多独有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又是相互关联的。对于人类来说青藏高原的环境是十分恶劣的。我们是否应该放弃开发这块土地?如果不放弃,我们应该怎样开发这块土地呢?青藏地区有哪些资源可供人们开发利用?请同学们在课后积极搜索材料解答这些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地图填充图册本节对应的地理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