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动因
执行性成本动因(Execution Cost Driver) 是指决定企业作业程序的成本动因。它 是在结构性成本动因决定以后才成立的。 而且这些成本动因多属非量化的成本动 因,其它成本的影响因企业而异。这些 动因若能执行成功,则能降低成本,反 之则会使成本提高。
执 行 性 成 本 动 因 的 内 容
(三)行为导向:不同的成本动因有不同的分配结果, 不同的成本分配结果以及基于分配结果的管理决策会对 组织和员工的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因此必须仔细分析成 本动因的行为导向作用。企业可以利用成本动因的行为 导向功能,把员工的行为导向有利于降低成本的方向。
1、凝聚力:员工对企业投入的向心力。
2、全面质量管理:员工对质量的认知与重视程 度。
3、生产能力运用:在既定企业建设规模下,生 产能力运用程度。 4、产品结构:产品研究设计是否有效率,是否 符合市场需求。
5、联结关系:指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顾客间价
值链的联结关系
结构性成本动因(Structural Cost Driver )是 指与决定企业基础经济结构如长期投资等相关 的成本动因,其形成常需要较长时间,但一经 确定往往很难变动;同时,这些因素往往发生 在生产开始之前,这些因素既决定了企业的产 品成本,也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人力资源、 财务、生产经营等方面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结构性成本动因的选择将决定企业的 成本态势。
结 构 性 成 本 动 因 的 内 容
1、规模:对研究开发、制造、营销等活动投 资的规模。 2、范围:指企业价值链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 度,前者与业务范围相关,后者与经济规模有 关。 3、经验:指熟练程度的积累,即企业是否有 生产该种产品的经验,或者生产过多长时间。 4、技术:企业在每一项价值链活动中所采取 的技术处理方式。 5、多样性:指提供给客户的产品或劳务的种 类。
选择成本动因的考虑因素
成本动因是分配的标准,对于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和相关性有重要影响。在选择成本动因时,应主要考 虑以下因素: • (一)相关程度。在分配过程中假设分配源的成本与 成本动因的数量线性相关。在实际中,存在多个成本 动因,成本动因数量与分配源总成本线性相关最好的 成本动因是最恰当的成本动因目标采 集成本动因数据,无法采集数据则无法分配。确定成 本动因时,必须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考虑成本动 因数据采集成本。如果数据采集成本太大,则可能使 得作业成本法无法实施。
成本动因按其对成本影响的程度分类
成本动因
战术层面作业成本动因
战略层面成本动因
结构性成本动因
执行性成本动因
1概念:战略成本动因是指从战略上对企业的产品成本产生影响 的因素。 2特点: (1)与企业的战略密切相连,如企业的规模、整合程度 (2)它们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更长期、更持久、更深远。 (3)与作业性成本动因相比,这些动因的形成与改变均较为 困难。 3分类: 战略成本动因可以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与执行性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按照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分类
1 资源动因(resource driver)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耗 的方式和原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因素,是把资 源成本分配到作业的基本依据。 2 对资源动因分析的作用 对资源动因的分析,有利于反映和改进作业效率。 在确定作业效率高低时,可将本企业的作业与同行业 类似作业进行比较,然后通过资源动因的分析与控制, 寻求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效途径,尤其应注意分析与控 制在总成本中占有重大比例或比例正在逐步增长的价 值活动的资源动因。如可通过减少作业人数、降低作 业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措施来减少资源消耗,提 高作业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成本动因(cost driver)
会计二班
主要内容
• 相关概念说明(成本动因、作业成本法) • 成本动因的分类 1按照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分类 2按照对成本影响的程度分类 3从成本归属的角度分类(执行动因、数量动 因和强度动因) • 选择成本动因的考虑因素 • 战略成本动因案例分析
相关概念说明
1成本动因(cost driver) 成本动因亦称成本驱动因素,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内容,指 决定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的活动或事项。 2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 ) 各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同,影响其成本的因素也会不同。在传统 的制造业下,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占制造成本较大比重,产量就是 唯一重要的成本动因。但是随着新制造环境的出现,产品的成本性 态发生了改变,使得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对成本信息的扭曲越来越严 重,导致了作业成本法的诞生。 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 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 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总结
与作业性成本动因(材料、人工等)相比, 结构性成本动因与执行性成本动因都是更高层 次上的成本动因,而且很多是非量化的动因, 但其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更大、更持久,因而也 更应予以重视。在企业基础经济结构既定的条 件下,通过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可以提高产 生各种执行性成本动因的能动性,并优化它们 之间的组合,从而使价值链活动达到最佳效果。
企业提供产品或劳务过程中的各个 工作程序或工作环节。产品生产经营 过程中,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可以 视为一项作业
资源动因
作业动因
资源
消耗
作业
消耗
成本对象
图1 作业成本法概念模型 在该模型中,作业成本法是一个二阶段分配过程。分别是资源 向作业分配和作业向成本对象分配,与此对应,成本动因也被分为 两类,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分别用于资源成本面向作业分配和作 业成本面向成本对象分配。
成本动因按照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分类
作业动因(activity drivers)是指作业贡献于最终产品 的方式与原因,它用来把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或者其 他作业,它反映了产品消耗作业的情况。 对作业动因分析的意义 可通过分析作业动因与最终产出的联系,来判断作业 的增值性:为生产最终产品所需的且不可替代的作业或为 最终产品提供独特价值的作业为增值作业;反之,则为非 增值作业。一般企业的购货加工、装配等均为增值作业, 而大部分的仓储、搬运、检验,以及供、产、销环节的等 待与延误等,由于并末增加产出价值,为非增值作业,应 减少直至消除,以使产品成本在保证产出价值的前提下得 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