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职公共艺术选修课-影视鉴赏
高职公共艺术选修课-影视鉴赏
19世纪后期,在欧洲工业革命的基础上,欧美等 过的科学技术日趋繁荣,光学、电学、化学、声 学、机械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门科学获得了长足 的发展,当时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有许多人采用 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正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才 促成了电影的问世。
一、世界电影艺术的诞生
• “影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部世界电影史 ,既是视听艺术的发展史,也是影视技术的发展史 。它是批着现代科学技术戎装屹立于艺术之林的。 ”
一、世界电影艺术的诞生
• 卢米埃尔兄弟发明 了既可拍摄又可放 映的“活动电影 机”,利用了缝纫 机间歇运动的机械 原理。
• 1895年12月28日, 巴黎卡普辛路14号 大咖啡馆的地下室 第一次公开售票放 映。
一、世界电影艺术的诞生
《火车进站》剧情简介:
卢米埃尔用深焦镜头展现了一个空旷的 站台,一个搬运工人出现在月台,接着 一辆火车由远及近飞奔向观众,迅速占 满银幕。列车在画面的左侧停下,旅客 纷纷走向车厢。上下车旅客在画面的右 侧空旷处形成层次分明的近景、中景和 远景,可以看清近景中乘客的表情。
扩张,近景有明显的变形感,景深加大, 前景与后景体积对比鲜明,造成 深远的纵深感,横向画面可以强化场面的宏伟性,纵向运动可以增强运动 的速度感,战争场面经常使用,气势磅礴,场面恢弘。
长焦距镜头:焦距大于40毫米,望远镜头。可以将远距离物像拉到近处,
纵深被压缩,深度空间被压缩成平面空间,视野小,景深感小,有利于调 整摄影。
周星驰
• 周星驰,拍了近50部戏、赚了过亿身家、作为演 员得过金像奖、被尊为一代喜剧之王。他是票房 灵药、搞笑天才,又是充满后现代精神的解构高 手。他以他极具个性的电影作品影响了世纪末世 纪初的一代年轻人。
• 中央电视台“破天荒”地在一套《世界名著名片》 栏目推出《大话西游》。 • 被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学术委员授予首届当代汉 语贡献奖。
影视鉴赏的主要作用
1、最直接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具 有不可估量的精神导向作用。
2、有效地帮助人们了解历史、认识现实、增长知 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3、迅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4、不知不觉地使人们得到娱乐和休息。
一、世界电影艺术的诞生
论勤奋你不及蜜蜂, 论敏捷你更像一个蠕虫, 论智慧你又低于高级的生物, 可是人类阿! 你却独占艺术! ——席勒<<诗>>
《火车进站》影片欣赏
《水浇园丁》海报 第一部有喜剧效果的影片; 首次运用了戏剧式手法; 世界史上最早的电影演员— 园丁的扮演者克莱克
《火车进站》剧照 初次尝试景别的变化以及场面 调度运用,使影片具有了简单 却完整连续的时空转换。
一、世界电影艺术的诞生
3、电影、电视是唯一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基 础上的姊妹艺术。
得奖专业户
• 1988年《红高粱》摘得金熊, • 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摘得银狮 奖 • 1992年《秋菊打官司》捧得金狮,并 让巩俐拿下威尼斯影后。 • 1994年《活着》拿下Cannes评委会 大奖,顺便保送葛优拿了Cannes影 帝。 • 1999年《一个都不能少》再夺金狮, • 2000年《我的父亲母亲》拿到柏林电 影节评委会大奖银熊奖并成功推出章 子怡这个进了Cannes评委团的女人. • 在得奖这方面张艺谋远远超越所有中 国导演,在世界电影史范围内,就得 奖而言恐怕只有库斯图里卡这个得奖 专业户和手握金棕榈金熊及奥斯卡最 佳外语片的伯格曼可以与他相比。
二、影视受文学的影响
电影向诗歌学习——诗电影:《城南旧事》《战舰波将金号》《金色池 塘》《远山的呼唤》 电影向散文学习——散文电影或纪实电影:《偷自行车的人》《罗马 11时》 电影向小说学习——小说电影:《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 《黄土地》《红高粱》 印度传统电影的“一 三 六”程式化套路
影
视
鉴
赏
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
• 电影的语言:画面、声音 • 电影语言的独特元素:镜头、画面、蒙太奇 • 画面镜头元素:1、景别、2、焦距、3、运动、4、角度
景别
定义
功能
大特写 特写 近景 中景 全景 远景 大远景
放大局部 局部 主体 个体 环境中的个体 人的环境 环境
突出特点 特点 个别 环境中的个别 个体与环境 人所处的环境 人消融与环境
一、世界电影艺术的诞生
4、影视艺术的特征
• 我们是目睹一种不寻常的艺术,也许 是唯一的现代艺术诞生的见证人,因 为它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人类精神 的产物。 ————[法]德吕克
一、世界电影艺术的诞生
一、视像性 “看见的世界”。“肖似代码”,有意味 的视觉符号,在视觉直感中获得满足。 视觉元素:色彩、光线、构图、人物 等银幕造型。 色彩造型 人物造型
一、世界电影艺术的诞生 • 一、影视艺术与现代科技
1、第七艺术:文学、戏剧、音乐、美术
(包括绘画与雕塑)、建筑、舞蹈 • 1910年,最早的电影理论家卡努杜就非常敏 锐地把当时还远未从马戏团“杂耍”的待遇中 摆脱并独立出来的电影列为继音乐、诗歌(文 学)、舞蹈、建筑、绘画、雕塑之后的“第七 艺术”。
• 起源照相术。照明师、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 布景设计师
• 材料:胶片、影带、声带、摄影、照明。电脑成像 • 传播媒介:放映机、银幕。影碟、多媒体
一、世界电影艺术的诞生
• 电影——照相术——快速摄影的来源 • 1824年,物理学家 尼塞富尔· 涅普斯经过14小时曝光拍下 一幅名为《餐桌》的静物照片。 • 1826年,法国的约琴夫· 尼埃浦斯拍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 照片《窗外一瞥》。 • 1938年,法国舞台美工师路易· 达盖尔用水银蒸发成像这一 原理,发明了“达盖尔照像法”,它把照片的感光时间缩 短到了二十分钟,为电影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 1872年,英国人爱德华· 穆布里奇用24架照相机拍摄了马蹄 腾空的瞬间姿态,获得“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和装置”的 专利权。 19世纪末,摄影技术有了革新,1894年,美国科学家爱迪 生,他制成了一种放映影片的“电影视箱”,这种“电影 视箱”可装一卷15米长的胶片,对电影艺术作出了杰出的 贡献。
平拍
仰拍
俯拍
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末年代农民起义领袖 “冲天大将军”——的黄巢
张艺谋
张艺谋是一个天才的摄影师,他对色彩的运用 在农村插过队、当过国棉厂工人的张艺谋,1978年被特招进入北京电 影学院摄影系。 1982年毕业,和陈凯歌、田壮壮等一起成就了“中国电影第五代”。 从1984年担任《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的摄影;到1987年出任导 演开始和巩俐的七年“黄金搭档”,推出《红高粱》、《大红灯笼》、《秋 菊打官司》等影片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再到《英雄》、《十面埋伏》…… 这位被美国《娱乐周刊》评选为当代世界二十位大导演之一的中国人, 一直都是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 1995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全世界十大杰出导演之一 1995年美国克罗拉多国际电影节: 杰出成就奖 1995年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 终生成就奖 张艺谋的代表作品: 《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秋菊打官司》 《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
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
4、镜头的角度 摄影机与被摄物体水平之间形成的夹角被称为镜头 角度。 • 平拍 :与被摄镜头保持基本相同水平
• 效果 : 人眼的正常视觉效果
• 俯拍 :镜头低于水平角度,从上向下拍摄
效果 : 产生居高临下的心理,展示开阔的空间环境
• 仰拍 :镜头高于水平角度,从下向上拍摄
• 效果 :使影象体积夸大,使被拍摄物体更加高大、威严; 观众产生压抑感或崇敬感,可以创造悲壮和崇高 的效果;有时模仿儿童的视角
变焦距镜头:焦距发生变化的镜头。 焦距的作用:用来记录和复制现实的技术手段,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
参与影像造型、气氛营造、人物刻画,情感表达、风格形成等。
标准镜头
短焦距镜头
长焦距镜头
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
3、镜头的运动 推 :镜头逐渐接近被拍摄物的运动。作用:引导观众的观 赏注意力,强化视觉的冲击效果。 拉 :镜头逐渐离开被拍摄物的运动。作用:陪衬物增多, 画面中心淡化,环境氛围突现。 摇 :摄影机位置固定,镜头借助三脚架做上下、左右或旋 转运动。作用:可对拍摄对象进行追踪,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 活性。 移 :摄影机所做的左右、上下运动。作用:扩展画面的空 间容量,造成画面构图变化,背景变化造成强烈的运动变化。 跟 :摄影机镜头与运动拍摄物体保持基本距离纵向运动。 作用:使观众细致观察在运动状态的被拍摄主体及其环境的变 化。
一、世界电影艺术的诞生
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 来,而突如其来地在我们眼前出现,它必须 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并且很快地把 它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艺术 的综合。
————[法]乔治 · 萨杜尔 引自《世界电影史》
一、世界电影艺术的诞生
一、影视受戏剧的影响
• 电影诞生初期的梅里爱的戏剧电影学派 • 20世纪好莱坞为代表的戏剧化电影美学 • 我国最早的“影戏”理论
一、世界电影艺术的诞生
1895年,世界第一部电影 《火车进站》。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1927年,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 1929年,世界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片《纽约之光》 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1935年,世界第一部彩色胶片电影《浮华世界》 1948年,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 1995年,世界第一部全三维电影《玩具总动员》
秋菊打官司
偷拍的纪实电影 《秋菊打官司》是一部关于现实农村生活的影片。秋菊就 只想要一个说法的奔波,和影片朴实的拍摄手法,加上偷 拍的一些实际生活状态,成为张艺谋电影中的优秀作品。 《秋菊打官司》可以说是张艺谋最好的影片之一。这是一 部采用纪实手法拍摄电影,人物的矛盾关系依然存在着张 艺谋一贯的故事性叙述方式。开始秋菊无论如何也要向村 长讨个说法,最后不惜告到市里的法院,在结尾时村长和 秋菊一家的和好时,村长却被抓走了。人物关系的转换, 显示了张艺谋对这类纪实性影片故事性上的加强。对弱势 群体的关注,也是本片广受好评的原因之一。 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圣马克金狮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