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腻烦(lì)翡翠(fěi)皎洁(jiǎo)怔怔(zhēng)B . 桑梓(zǐ)穿凿(zuò)拈弓搭箭(zhān)谮害(zèn)C . 橄榄(gǎn lǎn)瘟疫(wēn)尴尬(gān gà)腆着(tiǎn)D . 簇拥(cù)王摩诘(jí)锭子(dìng)砌墙(qiè)2. (2分)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监押逞辨剜口割舌面面厮觑B . 晌午晁盖赤日炎炎诺诺连声C . 窥忘枯焦无可奈何舒头探脑D . 尴尬藤条絮絮聒聒口渴难熬3. (2分)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 爷爷是个退休的老教授,平时喜欢看书写字,附庸风雅。

B . 时刻孜孜不倦地盯着手机屏幕,低头族的视力因此而明显下降啊!C .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古典诗文名句往往能信手拈来,为文章增色不少。

D . 一碗姜汤喝下去,我便顿开茅塞,通身出了大汗,精神为之一振,感冒似乎轻了。

4. (2分)(2017·江西)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 . ③①②④⑥⑤B . ③②①⑤④⑥C . ②①⑤④⑥③D . ②③①④⑥⑤5. (2分) (2017九上·莒县月考)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

(在“过敏性鼻炎”后加“患者”。

)B . 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删掉“随着”。

)C . 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休冠军。

(将“经过”和“的”删去。

)D . 这所九年制寄宿学校的150多名学生是地震中伤亡最少、震后复课最早的学校。

(把“寄宿学校的150多名学生”中的“的”字改为“有”。

)6. (2分)文体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语句分析搭配不正确的一项()A .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国籍:美国B . 《紫藤萝瀑布》的中心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C . 《春》作者:朱自清线索:盼春D . 《理想》的文体是小说,作者:流沙河二、默写 (共1题;共8分)7. (8分)(2019·南充模拟) 默写填空。

(1)喂养了,________、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 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4) ________,寂寞沙洲冷。

(苏轼《仆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5)读《与朱元思书》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我们会想到《小石潭记》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6)“一带一路”犹如一首意境优美的古诗,让我们做行走在路上的诗人,接力“飞花令”吧!请写出古诗中含“路”字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8. (15分)综合性学习。

美丽富饶的重庆,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祖国西南地区的一颗宝石。

它土地辽阔,山川壮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

这里生活着众多的民族,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班级开展“开发家乡旅游资源”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下面的活动。

(1)制定调查计划。

请你将调查中要开展的工作写在下面横线上。

(至少写出三项)、、。

(2)重庆的众多景点,请你向外地的朋友推荐一个。

(3)为该景点写一句广告词,吸引远方的客人到这里观光旅游。

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9分)9. (9分)名著阅读。

(1)罗曼·罗兰是________(国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创作的《名人传》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人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作者罗曼·罗兰为什么要把这三位伟人放在一起做传?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敷浅原①见桃花刘次庄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

②画梁:彩绘屋梁。

(1)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1. (14分)(2020·江油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

庄①谓王稽②曰:“君何不赐军吏乎?”王稽曰:“吾与王也,不用人言。

”庄曰:“不然。

父与子也,令有必行者,有必不行者。

曰‘去贵妻,卖爱妾’,此令必行者也;因曰‘毋敢思也’,此令必不行者也。

守闾③妪曰:‘其夕,某孺子内某士。

’贵妻已去,爱妾已卖,而心不有欲。

今君虽幸于王,不过父子之亲;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

且君擅主轻下之日久矣。

闻‘三人成虎,十夫楺椎。

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

”王稽不听。

军吏穷,果恶王稽、杜挚以反。

秦王大怒,而欲兼诛范雎④。

范雎曰:“臣,东鄙之贱人也,开罪于楚、魏,遁逃来奔。

臣无诸侯之援,亲习之故,王举臣于羁旅之中,使职事,天下皆闻臣之身与王之举也。

今愚惑或与罪人同心,而王明诛之,是王过举显于天下,而为诸侯所议也。

臣愿请药赐死,而恩以相葬臣,王必不失臣之罪,而无过举之名。

王曰:“有之。

”遂弗杀而善遇之。

(选自《战国策》)【注】①庄:秦国人,佚庄。

②王稽:秦国将领。

③闾(lǘ):里巷的门。

④范雎(jū):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君何不赐军吏乎(赐:赏赐)B . 今君虽幸于王(幸:宠信)C . 臣,东鄙之贱人也(鄙:卑鄙)D . 今愚惑或与罪人同心(愚:谦辞,用于自称)(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 ①王举臣于羁旅之中②今君虽幸于王B . ①臣无诸侯之援②而王明诛之C . ①果恶王稽、杜挚以反②而恩以相葬臣D . ①不如赐军吏而礼之②乃记之而去(3)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君虽幸于王,不过父子之亲;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

②王曰:“有之。

”遂弗杀而善遇之。

(4)具有智慧的佚庄对事情很有预见性,范雎凭借自己的辩才而免祸,都体现了高超的劝谏艺术。

请根据选文简要分析他们劝谏的艺术性。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12. (15分) (2017九上·江阴月考) 因为阅读而平视世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①有句电影台词说:“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世界那么大,出去走走看看确实是见世面、长阅历的好方法。

然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阅读同样可以洞察芸芸众生、大千世界。

②“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穷极一生,我们通过感官感知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行万里路替代不了读万卷书。

书乃人生成长的精神食粮,片页之间足以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常读之可以新知、可以医愚、可以立德,甚至可以平治天下。

阅读的意义就在于,不管富甲一方还是一贫如洗,不管位居高位还是一介布衣,不管志得意满还是穷困潦倒,都能在书籍的世界里摆脱世俗庸常、凝望永恒哲理,找到人生的意义。

③有怎样的眼界,就能看到怎样的远方;有多大的胸襟,就能包纳多大的世界。

古人总结,“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书籍,正是脚下的高山,帮助我们看到更遥远的风景。

阅读是与意义紧密相连的,它让我们知晓,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不只有面包,还有玫瑰和咖啡。

阅读又是与现实密不可分的,它教会我们审视自身、迎接挑战、辨别善恶,继而读懂生活的真谛、探得生命的意趣。

④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

不读书,接触到的世界就和纸一样单薄;多读书,学识、阅历乃至生命体验会随着页码的递增而不断累积。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时间的改变可能是静悄悄的,但阅读对气质的塑造终究会显露出来。

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博览群书中,我们感受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体悟出“不迁怒,不贰过”的修身奥秘,即便处身失落失望甚至失掉所有方向之时,也能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⑤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读《资治通鉴》,可以获得王朝更替的历史教益;读《红楼梦》,可以洞晓世家望族的兴衰荣辱;读《平凡的世界》,可以从苦难的生活中发现人性的温暖、奋斗的价值。

书籍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认识这个世界的逻辑、方法和哲理,帮助我们于升平气象中看到隐患风险,于问题荆棘中看到出路希望,从历史幽暗之中看到璀璨未来,从人性冷漠之中看到道德之光。

⑥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让我们在自我省视中学会谦卑和从容,在平视静观中同这个世界和解。

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和虚荣感,而是为了实现内在的淡定从容,赢得开阔的人生境地,达致自我与外界的调和容纳。

⑦不读书犹如自我放弃,非读书不足以实现精神的富足。

(1)第③自然段中的划线语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请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文中③④两段作者的主要观点.(3)请概括第⑤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13. (11分)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时间存折①史力一摸口袋,发现那个存折弄丢了。

这个大红封皮的存折可是史力的宝贝,里面存的不是钱,是时间,整整五十个小时啊,比钱还珍责。

②史力本科和硕士读的都是文学,临到毕业,要找个对口工作却难于上青天,只好先去了某公司搞文案。

幸运的是公司是供免费宿舍,八个人住一套三居室房子,房钱是省了,但每天下班后宿舍里打牌、看电视、聊天的喧嚣,却让史力无所事从,爱看书的他只好常常在小区闲逛呆坐。

③无意中,史力发现小区有一家奇特的储蓄所。

他好奇地进门询问,这里竟然是专门储蓄时间的。

只要申领一本存折并承担业余的义务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就会一笔一笔记入存折,在需要时还可以“领取时间”,换取他人的帮助。

④史力觉得很有意思,反正有大把的时间难以打发,他决定做义工。

领取了存折后,储蓄所负责人告诉他:“巧了,有位七十多岁的章文心老人,是大学中文系的退休教授,一人独居,要找一个懂行的年轻人帮他查资料、听他说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