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材相关知识培训教材

中药材相关知识培训教材

中药相关知识培训教材一、中药知识及我公司中药基本情况二、中药材、中药材饮片、净药材的界定三、中药材、中药饮片仓储常识1、验收管理2、贮存条件:分类管理3、防霉防虫第一部分中药简介及我公司中药基本情况一、简介: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到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由于其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传播,本草学逐渐改称为“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制品外,主要是天然的动、植物和矿物。

中药按功效分为:解表药(香薷、紫苏)、清热药(黄芩、黄连等)、泻下药(大黄)、祛风湿药(乌梢蛇、雷公藤)、化湿药(砂仁)、利水渗湿药(茯芩、泽泻)、温里药(吴茱萸)、理气药(木香)、消食药(山楂)、驱虫药(槟榔)、止血药(三七)、活血化瘀药(丹参)、化痰止咳平喘药(桔梗)、安神药(朱砂)、平肝息风药(牡蛎)、开窍药(冰片)、补虚药(人参、白术)、收涩药(五味子)、涌吐药(胆矾)、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白矾、大蒜)、拔毒化腐生肌药(硼砂)21类。

二、公司现有中药情况:1、7个品种39味中药,其中植物药36种,矿物药1种,其他2种;2、贮存分类:(1)阴凉、防蛀1种:三七;(2)阴凉干涸13种:广藿香、车前子、甘松、白芷、当归、吴茱萸、陈皮、茵陈、砂仁、香附、香薷、薄荷、紫苏叶;(3)通风干涸、防蛀、防霉防潮12种:大黄、山楂、甘草、麦芽、桔梗、柴胡、槟榔、葛根、稻芽、地黄、黄芩、川木通;(4)干涸12种:木香、丹参、龙胆、白扁豆、连翘、泽泻、茯苓、栀子、黄连、滑石、白芍;(5)密封、凉处1种:冰片;3、药用部位:(1)根及根茎6种:三七、大黄、丹参、甘松、甘草、龙胆;(2)根茎1种:黄连(3)根9种,其中块根1种(地黄):木香、白芍、白芷、当归、桔梗、柴胡、黄芩、葛根;(4)茎3种,其中块茎1种(泽泻):川木通、香附;(5)地上部分4种:广藿香、茵陈、香薷、薄荷;(6)果实8种:山楂、白扁豆、麦芽、连翘、吴茱萸、栀子、砂仁、稻芽;(7)果皮1种:陈皮;(8)种子2种:车前子、槟榔;(9)叶1种:紫苏叶;(10)矿物药1种:滑石(11)其他2种:冰片、茯芩(干涸菌核)第二部分中药材、中药饮片、净药材的界定一、概述:(一)概念1、中药材:系指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的药用部分的采收、捕获或开采后,经产地加工(初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

可描述为“经过产地加工取得药用部位的生药材”。

中药材可作为中药饮片的原料,但不能直接用于配方煎汤服用,也不能直接投料生产中成药。

如: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

2、净药材:去掉非药用部位与杂质等,即经净制后的药材,也可以说净药材是经拣选、清洗后的明净药材,属于中间产品。

凡供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的,均应使用净药材。

净制药材可根据其详尽情况,分别选取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火燎及泡洗等方法达到质量标准。

如陈皮:晒干或低温干涸,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阴干。

3、中药饮片: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传统加工方法,将中药材经净制、切制、炮制,制成一定规格,供中医临床配方使用的制成品。

也可以说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要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的中药材及其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品。

净药材不全是中药饮片,但中药饮片都是净药材。

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原形药材饮片,很简易在外形上作出判定,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经对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进行统计,共52个品种,以下切片在管理上不应按中药饮片对待:(1)药材切片(共22个品种):干姜片、土茯苓、山楂、川木通、山柰、片姜黄、乌药、功劳木、地榆、皂角刺、鸡血藤、佛手、苦参、狗脊、桂枝、粉萆薢、浙贝母、桑枝、菝葜、绵萆薢、葛根、紫苏梗;(2)药材切段(共13个品种):大血藤、小通草、肉苁蓉、青风藤、钩藤、高良姜、益母草、通草、桑寄生、黄藤、锁阳、槲寄生、颠茄草;(3)药材切块(共3个品种):何首乌、茯苓块、商陆;(4)药材切瓣(共4个品种):木瓜、四花青皮、枳壳、枳实;(5)药材切瓣或片、段(指可选用多种切制方法加工的药材,共10个品种):丁公藤、大黄、天花粉、木香、白蔹、防己、两面针、虎杖、香橼、粉葛。

国家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554种。

各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河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3年版)181种;《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2年版)736种;《黑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91年版)682种;《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94年版)894种;《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710种;《山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2年版)658种;《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99年版)精制饮片157种;《河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3年版)181种;4、地道药材是优质纯正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合适、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及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也可以说是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

在我国,称得上道地药材的约有200种左右,如“浙八味”、“四大怀药”等。

经过历朝历代长期实践的比较和选择,先人掌握了在哪里采集或种植哪种药材最佳的实践经验,例如浙江磐安的白术、元胡、玄参,吉林集安、抚松的人参,云南文山的三七等都是久负盛名的道地药材。

现代科学技术也进一步证实了“道地性”是客观存在的,如产于南谯区的滁菊主要成分黄酮含量比其它菊花高32~61%;安康产的淫羊藿所含的淫羊藿苷为3%,而旬阳产的却只有0.14%。

如四川的黄连、内蒙的甘草、宁夏的枸杞、吉林的人参、甘肃的当归等。

二、中药材与中药饮片比较:(一)相同点1、来源相同: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科名、植(动)物名、学名、药用部位及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都相同。

所以二者来源相同。

如山楂、陈皮、黄连等。

2、部分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性状相同:性状包括药品的外观、质地、横断面、臭、味、溶解度及物理常数等,绝大多数细小种子、果实类药物的药材和生品饮片性状完全相同,其他如花类、树脂类等部位入药的一些药物也存在类似现象。

3、鉴别反应相同:鉴别反应大凡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除部分品种因加工过程中淀粉粒糊化而使显微鉴别略有例外外,其他鉴别项则完全相同。

(二)例外点1、处方使用例外:同一药物的药材和饮片名称虽然相同,但临床处方和中成药生产中使用例外,无分外说明的,均使用中药饮片。

如甘草和炙甘草(葛根芩连片中使用的是炙甘草、而桔香祛暑和胃茶中为甘草)。

2、加工方法例外:中药材只需经过简单的产地加工,而中药饮片则是将原药材进行净选、切制和炮制等工艺而制成一定规格的炮制品。

3、监管方法例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药品流通监督管理方法》(暂行)的有关规定,生产中药饮片必须依法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和《GMP证书》,批发中药饮片必须是持有经营范围包括饮片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批发企业。

因此,各有关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医疗机构必须从具有合法资质的单位采购中药饮片,可见中药饮片将被视同成药管理。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二者的界定只能视详尽品种及例外情况而定,大凡来说,药农采收的是药材,而饮片加工厂经过净选、切制等加工处理,即为中药饮片。

举例1:山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涸。

(中药材)净山楂: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

(净药材)炒山楂:取净山楂,照清炒法炒至色变深。

(中药饮片)清炒法: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

焦山楂:取净山楂,照清炒法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

(中药饮片)清炒法:置热锅中,用中火炒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

举例2: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

(中药材)。

晒干或低温干涸,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阴干。

(净药材、中药饮片)举例3:黄连: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土,干涸,撞去残留须根。

(中药材)除去杂质,润透后切薄片,晾干或用时捣碎。

(净药材)姜黄连:取净黄连,照姜汁炙法炒干。

(中药饮片)三、药材炮制:1、定义: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经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用。

2、炮制的作用:(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如马钱子砂烫(2)增加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如醋制香附,能增加止痛作用;姜川连可加强止吐作用。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如吴茱萸,味辛热燥烈,宜于里寒之证。

用甘草水浸泡,去其温烈之性,对于肝火犯胃之呕吐腹痛,常用之。

(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5)纯真药材,保证药物品质和用量确凿及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3、炮制方法:(1)净制:即净选加工。

经净制后的药材称“净药材”。

凡供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的,均应使用净药材。

净制药材可根据其详尽情况,分别选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刷、擦、碾串、火燎及泡洗等方法达到质量标准。

(2)切制:经浸润(少泡多润)后切制。

软化处理方法:喷淋、抢水洗、浸泡、润、漂、蒸。

切制品有片、段、快、丝、(3)炮炙:炒、烫、煅、制炭、蒸、煮、炖、单、酒制、醋制、盐制、姜汁制、蜜炙、油炙、制霜、水飞、煨共17种4、炮制品的包装:炮制、整理加工后的净药材应使用纯洁容器或包装,并与未加工、炮制的药材严格分开。

第三部分中药材、中药饮片仓储常识一、中药材的验收1、外包装的初检:应统统,没有污染、受损、淋湿、受潮、虫蛀、霉变、鼠咬等。

2、每件包装上应附有明明标识,标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地、来源、采收(加工)日期。

3、应按质量标准购入,产地应保持相对安定。

二、贮存:1、根据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特性,为了保证储存过程中的质量,按其各品种[贮藏]项下要求进行保管。

2、实行分库、分区、分类、分批堆放,每批物料应有状态标志及货位卡;3、堆放要求:牢靠、整齐,符合“六距”六距为:垛距不少于0.5米,梁距不少于0.3米,柱距不少于0.3米,墙距不少于0.5米,底距不少于0.15米,顶距不少于0.5米(照明灯其垂直下方与储存物料间距);[另有一距:垛与水暖散热器、供热管道间距应大于0.3米]4、五防:防鼠、防盗、防火、防霉潮、防虫;5物料管理的几种状态标志:待验——黄色;合格——绿色;不合格——红色;退货——蓝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