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训练议论文序列之五作文辅导0708 08:32::训练目标:让高考议论文精彩起来训练重点:议论文的引论段、主体段的写作技巧课时安排:两课时训练过程:一、导语近两年高考作文写作,正悄悄发生两种变化:一是写作内容从大量关注诗词文人走向关心社会生活,二是写作文体从“秋雨散文体”走向议论文体。
然而,许多同学缺少议论文写作知识和训练,因而考场议论文精彩之作甚少。
如何让高考议论文精彩起来?二、高考回眸: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2006年湖南考生)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熎叻只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
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
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
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
早(2015届高考模拟湖南考生)我们对于“早”始终有种情结,重视它,利用它,甚至迷信它。
早固然有早的好,但晚了迟了也不见得不能转变成早。
现今社会经济发达了,且多是独生子女。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是既倾注财力更倾注心力,唯恐自己的孩子晚了,迟了,慢了,被同龄的孩子们甩到后头去了。
所以大家争的就是一个字:早!还在娘胎里就贴着肚皮放贝多芬,就差没塞架钢琴给孩子到肚里头先练练,找找手感。
出生没几个月就忙着教孩子读文字、识图卡。
幼儿园就唐诗宋词,刚上学便课外班一大堆。
知道的或许比别人多些,广些,早些。
但戴眼镜也更早了,驼背也更早了。
没有内心认同感的早,真的有意义吗?不能带给人阳光快乐的提前发展,真的是早吗?英国著名选秀节目“英国达人”近来捧红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平民天后苏珊大妈。
参赛前的苏珊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行的英格兰老妇,而她的一曲《我曾有梦》使她名传天下。
当她站在台上引吭歌唱的时候,心中定然有一个信念,那便是向所有人证明:我仍有梦!她站在一个很低很低的起点,在一个很晚很晚的时刻出发。
但她成功了,她完成了人生的一场华丽蜕变。
她晚吗?太晚啦!晚到了一个可以做奶奶的年龄。
她早吗?还很早!她还有无穷的精力与未知余生可以飞翔,可以追梦!三十岁之前的黄仁宇只是一名普通的国民党军官,直到他踏上美国土地步入史学天地的一刻,一切都变了。
他弃戎拾笔,弃出了一个史学巨匠,拾起了一部大历史观!三十年的军旅生涯,把他从兵哥哥熬到了兵叔叔。
冷不丁的进入史学界,而且还是美国史学界,他会否感到窒息?但事实证明起步极晚的他却跑得极快,一路走来,成就非凡,在而立之年立出了另一番大事业!早有早的好,晚了也未必不好。
一切都在于心的归附与认同。
若是三岁叫孩子练钢琴,恰好孩子也喜欢,那当然再好不过,说不定我们也能出个莫扎特呢!但孩子若是不欢喜很厌恶呢?这“早”怕就只能变成“糟”了吧!反之,若是一辈子没摸过钢琴的老头老太太,七老八十了突然想练琴,那也很好,不带任何功利心的弹,只为老了不留遗憾。
若是真有那样的大爷大妈,我要祝福你们。
你们啊!一点儿都不晚,艺术道路还很长远呢!别勉强也别放弃,遵从内心真实的想法上路追梦吧!太阳总在你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升起!心之所向,为时不晚。
思考探究:这两篇作文很精彩,你能看出它的精彩之处吗?我们从中得到那些启示?三、让议论文精彩起来的方法技巧(一)不忘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主要是三点:论点正确、鲜明:具有针对性,表明自己对现象与问题的见解和认识,对论题的判断或推断。
分论点指向中心论点。
开头引用材料与引出论点之间要有过渡。
常用判断句、因果条件句、“(我)认为”句。
论据典型:观点与材料一致,有说服力。
需从不同角度选择不同的论据,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多用概述或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议论突出:体现在表述论点、概述论据和分析论据三个方面的语言表达上。
多进行因果分析与总结,学会用“因为”“可见”“总之”之类的连词和“对于……(来说)”、“有人说(也许有人会觉得)”、“假如说(如果)”、“诚然”、“然而”、“但是”、“不是……而是”等句式。
写作时,要按这些基本要求来立意、构思和表达。
(二)写出作文开篇的议论味道。
没有议论味,难算议论文。
回头看两篇优秀作文的开头:《谈意气》开篇: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开篇特点】诠释“意气”的含义+评析点中心(用“……”过渡)+论点(直接对诠释作出肯定来立论)《早》开篇:我们对于“早”始终有种情结,重视它,利用它,甚至迷信它。
早固然有早的好,但晚了迟了也不见得不能转变成早。
【开篇特点】概要引述社会上一般人的观点+评析点中心(“固然”句)+论点(从一般人观点的反面立论)再看2015届高考模拟湖南考生满分作文的开头:《懂得有你》开篇:从过去的“大家好,我来了!”到现在的“谢谢大家,你们来了!”知名歌唱演员上台问候的改口,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谦逊的美德,一种感恩的心态,一种换位的思考,一种平等和尊重的意识,但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懂。
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这位腕儿终于懂事了:懂得了观众才是衣食父母,观众才是载舟的水,观众才是把你当回事的人。
【开篇特点】概要引述材料+评析点中心(“让”字过渡)+论点《把自己看淡》开篇:小泉涓涓,入大海方可不涸;孤松傲立,入山林方可不折。
泉入海乃成其大,松入林方成其广。
只有把自己看淡,愿与他人汇成海集成林,方可成就不朽。
【开篇特点】概要引述自然现象+评析点中心(“泉入”与“松入”两句过渡)+论点(对评析加以引申,由自然之理引出人事之理)【评析】上述作文开篇都具有很浓的议论味。
它告诉我们两方面知识:首先,议论文开篇除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外,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用诠释概念的方法引出论点或论题;另一种概述(作文或阅读)材料、社会现象或引用名言后引出论点或论题。
这应是考场常用的方法。
其次,“议论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观点的表达正确鲜明,具有针对性;二是引出观点或中心要有简洁自然的过渡,一般分三步完成;三是引述分析或论点表达有利于下文展开论述。
练习:给以“担当”为题的作文分别写一个“诠释式”开头和“引述式”开头。
参考示例一:担当是一种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担当更是一种精神。
//人生在世,就应该为自己、为他人,更要为民族、为国家担当责任,就要以极端负责任的态度为人行事。
//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活出人生的价值。
参考示例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用铮铮铁肩担当起救国救民的道义,用智慧之手写出最新最美的篇章,生命因此而灿烂。
//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成就生命的精彩。
参考示例三:大厦因栋梁支撑而高耸巍峨,大树因主干挺立而参天壮丽,//人生也因有担当才灿烂辉煌。
//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成就人生辉煌。
小结:上面这些例子,也告诉我们引出论点的基本思路:一是对释义或引述内容的中心加以肯定,提出与释义或引述中心一致的观点;二是对释义或引述内容的中心加以否定,提出一个相对或相反的观点;三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而是用“我要说”“让我想到”之类的句子换个角度提出观点。
(三)写好主体部分的“完全段”。
先读下面的议论段:《谈意气》第四段: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
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评点剖析】上面的论证段由三个小层次构成,集中论述一方面意思。
我们把这样的议论段叫做论述的“完全段”,把这三层分别称为:起始层,展开层,终结层。
写好议论文就必须写好议论段,议论段分为完全段和不完全段两种,一篇议论文中得有12个完全段,才能保证论证充分。
完全段三层的特点要求:起始层:提出本段的论题或论点,称为“段首中心句”。
通常是很简洁的一句话,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写2~3句。
展开层:围绕起始部分的中心或话题,提供一定的事例论据或事理论据,采用一定的展开方法或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对论据进行分析,对论点进行论证。
事例可以是一个较具体的故事,也可以列举若干事实;事理可以是因果分析,也可以引用名言。
展开一般有1~3个层次。
终结层:由展开部分引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对起始部分论点或中心的重申与深化,但用语不能和上面雷同或重复。
但是要注意的是:起始层的中心句或分论点,既要由中心论点或论题引出,又要符合论点鲜明正确的要求。
展开层的论据一定要与段首中心句一致,概述正确。
终结层的内容与表达语言都要指向中心论点。
练习:给以“担当”为题并以“敢于担当,事业有成”为分论点写一个完全段。
参考示例四:敢于担当,事业有成。
“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身居茅屋的杜甫却心忧天下寒士,以筑就“广夏万间”为己任,这种勇于担当的品格凝结成了千百首伟大诗篇,诗的光芒照亮了古今,与日月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