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原理实验报告

统计学原理实验报告

统计学原理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Frank实验一数据数量特征的描述实验人:Frank时间:2014.11.14地点:经管学院中心实验室实验内容:描述数据有关特征,如,中位数、众数、均值、方差、峰度等。

实验材料:某班级一次数学考试50名学生的成绩情况调查资料:98 68 72 96 90 97 89 61 83 9787 80 100 79 92 98 87 57 84 9179 87 90 68 93 98 78 100 98 10090 89 98 69 91 98 79 80 98 10091 79 97 100 98 100 69 82 90 99实验步骤:第一步:打开一个EXCEL工作表并在A列中输入变量数列数据,并排序。

在B单元列列中输入各组的分组上限,一般取“10”的倍数减1,下限则默认为“10”的倍数。

并且在第一个数值上方的单元格中键入有关的标志名称,以便在输出图表的分析结果中定义数据的名称。

第二步:从工具菜单中选择数据分析命令,弹出统计分析对话框,双击“描述统计”,显示对话框。

在输入区域填入引用数据的范围,并给出输出区域。

第四步:单击确定,可得输出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二:制作统计图实验人:frank时间:2014.11.14地点:经管学院中心实验室实验内容:直方图、折线图、柱状图(条形图)、散点图、圆形图直方图:实验材料:来源于实验一实验步骤:第一步:把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资料输入工作表。

第二步:在工具菜单中单击数据分析选项,从其对话框的分析工具列表中选择直方图,打开直方图对话框。

第三步:在输入区域输入$A$1:$A$50,在接收区域输入$F$2:$F$7。

接收区域指的是分组标志所在的区域,假定我们把分组标志输入到F3:F7单元格,注意这里只能输入每一组的上限值,即60,70,80,90,100。

第四步:选择输出选项,可选择输入区域、新工作表组或新工作薄。

我们在这里选择输入区域,可以直接选择一个区域,也可以直接输入一个单元格,这里我们推荐只输入一个单元格,因为我们往往事先并不知道具体的输出区域有多大。

第五步:选择图表输出。

第六步:用鼠标左键单击任一直条,然后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取数据系列格式,弹出数据系列格式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选择选项标签,把间距宽度改为0,按确定后即可得到直方图,如图所示:折线图、条形图、散点图:实验材料:某家庭某年月消费支出月份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七月份八月份九月份十月份十一月份十二月份消费支出(元)2987 2678 2398 2276 2667 2843 2978 2865 2567 2467 2788 2871 实验步骤:第一步:输入实验材料中的数据,建立新工作表。

单击“插入”中的“图表”或直接点图表快捷图标,选择“标准类型”中的“折线图”。

定义“系列”要注意选择“分类X轴标志”,“系列”只有“消费支出”。

第二步:接着选择坐标轴名称等,以最明了的方式显示出消费支出的变化趋势。

同样的方法,做条形图。

示图如下:第三步:同样的方法,做散点图。

圆形图:实验材料:2009年河南省各市人口数量(单位:万人)人数郑州市752.10开封市486.30洛阳市642.23平顶山市503.70安阳市544.57鹤壁市146.45新乡市563.48焦作市348.11濮阳市365.70许昌市458.37漯河市258.07三门峡市224.02南阳市1096.22周口市1090.47商丘市832.39驻马店市853.03信阳市806.82实验步骤:第一步:把数据输入到工作表中。

第二步:选中某一单元格,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图表选项,弹出图表向导对话框。

第三步:在图表类型中选择饼图,然后在子图表类型中选择一种类型,这里我们选用系统默认的方式。

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源数据对话框。

第四步:在源数据对话框中填入数据所在区域,单击完成按钮。

实验三:时间序列实验人:frank时间:2014.11.18地点:经管学院中心实验室实验内容:时间序列实验材料:1999年~2008年河南省历年生产总值主要指标年份生产总值指标(单位:百万元)1999 451,7942000 505,2992001 553,3012002 603,5482003 686,7702004 855,3792005 1,058,7422006 1,236,2792007 1,501,2462008 1,801,853(一)测定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实验步骤:第一步:在R列输入年份,在S列输入资料中的河南省数据。

第二步:计算逐期增长量:在T4中输入公式:=S4-S3,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T5:T12区域。

第三步:计算累计增长量:在U4中输入公式:=S4-$S$3,并用鼠标拖曳公式复制到U5:U12区域。

第四步:计算平均增长量:在T14中输入公式:=(S12-S3)/10,按回车键,即可得到平均增长量。

(二)测定发展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实验步骤:第一步:在W列输入年份,在X列输入河南省生产总值数据。

第二步:计算定基发展速度:在Y4中输入公式:=X4/$X$3,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X5:X12区域。

第三步:计算环比发展速度:在Z4中输入公式:=X4/X3,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Z5:Z12区域。

第四步: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水平法):选中Y14单元格,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函数选项,出现插入函数对话框后,选择GEOMEAN(返回几何平均值)函数,在数值区域中输入Z4:Z12即可。

(三)长期趋势实验材料:某公司某年12个月的利润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利润(万32.5 34.7 39.8 45.7 25.7 35.9 65.9 76.9 45.8 34.9 54.8 65.8元)实验步骤:第一步:在A列输入月份,在B列输入资料1中的数据。

第二步:计算三项移动平均:在C3中输入“=(B2+B3+B4)/3”,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C3:C12区域。

第三步:计算四项移动平均:在D4中输入“=SUM(B2:B5)/4”,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D4:D12区域。

第四步:计算二项移正平均数:在E4中输入“=(D4+D5)/2”,并用公式拖曳将公式复制到E4:E11区域。

(四)季节变动实验步骤:第一步:按图上的格式在A列输入年份,在B列输入季别,在C列输入资料中的资料。

第二步:计算四项移动平均:在D3中输入“=SUM(C2:C4)/4”,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D3:D19区域。

第三步:计算趋势值(即二项移动平均)T:在E4中输入“=(D3+D4)/2”,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E4:E19区域。

第四步:剔除长期趋势,即计算Y/T:在F4中输入“=C4/E4”,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F4:F19区域。

第五步:重新排列F4:F19区域中的数字,使同季的数字位于一列,共排成四列。

第六步:计算各年同季平均数:在B29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rage(B25:B28);在C29中输入公式=average(C25:C28);在D29中输入公式=average(D24:27);在E29中输入公式=average(E24:E27)。

第七步:计算调整系数:在B31中输入公式:=4/sum(B29:E29)第八步:计算季节比率:在B30中输入公式:=B29*$B$31,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单元格区域B30:E30,就可以得到季节比率的值,具体结果见图。

实验四:抽样估计实验人:frank时间:2014.11.21地点:经管学院中心实验室实验内容:抽样估计实验材料:某班级一次数学考试50名学生的成绩情况调查资料:98 68 72 96 90 97 89 61 83 9787 80 100 79 92 98 87 57 84 9179 87 90 68 93 98 78 100 98 10090 89 98 69 91 98 79 80 98 10091 79 97 100 98 100 69 82 90 99实验步骤:第一步:把资料中的数据输入到A2:A51单元格。

第二步:在C2中输入公式“=COUNT(A2:A51)”,C3中输入“=AVERAGE(A2:A51)”,在C4中输入“STDEV(A2:A51)”,在C5中输入“=C4/SQRT(C2)”,在C6中输入0.90,在C7中输入“=C2-1”,在C8中输入“=TINV(1-C6,C7)”,在C9中输入“=C8*C5”,在C10中输入“=C3-C9”,在C11中输入“=C3+C9”。

在输入每一个公式回车后,便可得到上面的结果,从上面的结果我们可以知道,顾客平均消费额的置信下限为85.19639,置信上限为90.56361。

实验五:相关与回归实验人:frank时间:2014.11.21地点:经管学院中心实验室实验内容:相关与回归(一)相关分析用相关系数宏计算相关系数第一步:单击工具菜单,选择数据分析选项,在数据分析选项中选择相关系数,弹出相关系数对话框。

第二步:在输入区域输入$B$3:$C$12,分组方式选择逐列,选择标志位于第一行,在输出区域中输入$D$6,单击确定,得输出结果。

(二)回归分析第一步:单击工具菜单,选择数据分析选项,出现数据分析对话框,在分析工具中选择回归。

第二步: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回归对话框,在Y值输入区域输入$B$3:$B$12,在X值输入区域输入$C$3:$C$12,在输出选项选择$C$15.第三步:单击确定按钮,得回归分析结果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