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


在讨论过 程中,启 发学生认 识到政治 与经济发 展的关 系,可同 今天我国 良好的政 治环境对 经济快速 发展的积 极作用相 联系。
4
5




(合作学习)
食:饮茶;胡食;中原地区的饺子、点心等食品在边疆 地区也很流行。
住: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达贵官 人们大造豪宅,但不允许任何人建造俯视别人院落的楼阁; 普通百姓的房屋不能随意装饰。
2015-2016
课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第2课时
上课班级
七(1)
主备教师
张凤瑜副备教师
上课时间
2016.2.29周一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过程 与方 法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 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1
3




(初步探究)
教师借助图片展示唐朝人的衣食住行。
学生讨论:
你在长安城里感受到的盛唐精神是什么呀?
衣:唐朝人喜爱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流行于民间的还 有经过翻新与改造的幞头,贵贱通用,类似今天“马甲”的 “半臂”;中原地区的双面锦等丝织品面料也传到新疆,为 边疆人们所喜爱。
学生看书、议论、作
学生回答问题
巩固重难

八、、
14




(梳理归纳)
小结:
科举制焕发的活力 唐朝衣食住行风尚 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开朗外向豪迈热情 豪迈自信宽容包容 自由奔放昂扬进取
识记重点和难点
梳理知识
15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
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完成新概念、课后作业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焕发的活力
二、唐朝衣食住行风尚
三、 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博大宏放革新创新
教学反思
教具准备
学图片、PPT闪卡
教法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TPR教学法、情景教
学法指导
小组讨论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ppt
导入 新课(检查预习)
1.科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
2.重在考察哪些能力?
回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 热情地去 合理想
象,组织 好学生讨 论,充分 调动学生 主动学习 的积极 性。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 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
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因为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差距比较大,学生一时难以理解
仃:唐代,骑马出仃变得普遍而有情趣。唐代妇女像男子一 样,可以在公开场合参加各种社交和文体娱乐活动。
总结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 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 各级政府任职。2、促进了 教育事业的发展。3、促进 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巩固重难

八、、
6
12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ppt


学 习
(深入探究)
科举制的历程
创立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科举制诞生
完善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大大扩从国学规模;开创殿 试,武举;重视考诗赋
废除 清末废除
学生看书、议论、作
答,
在熟悉课 文后,采 用任务型 教学法, 让学生在 完成
任务的过 程中,饶 有兴致地 综合运用 的重点知 识
11
13




(学习诊断)
假如你是唐朝人,判断一下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2.可以与朋友饮茶吟诗
3.可以骑马开汽车出去旅行
4•妇女可以参加各种社交和文体活动
5•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建造住房
6.喜欢吃胡食、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
7.科举制是通过过分科考试选拔管理的制度
8.科举考试进士科相对容易些,明经科难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