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是经济决定论吗?
四、对生产、劳动的片面化理解
对“为生产而生产”的不同理解: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 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者沦为工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 资本主义对生产的理解是一种纯粹经济意义上的,将人类生产还原为拖拉 机和涡轮机的 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片面的,狭隘的理解
②事实上,世界上几乎不存在一桩纯粹的经济问题。就连硬币这样极具经济特征 的东西也并非纯粹的经济概念。
(2)、阶级斗争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①含义:阶级斗争指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是根本利益对立的阶 级之间相互冲突的表现,是解决对立阶级之间矛盾的基本手段。
②表现形式:阶级斗争存在于阶级社会的各个领域,表现为多种多样的 形式。阶级斗争的形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有着不同的发展情况和成熟程度。 就阶级斗争发展程度最为充分的资本主义社会来说,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 的斗争可区分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三种基本形式。
• (1)历史发展中各种因素难道真的具有完全等同的作用吗? ①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现象都是经济现象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没有物质 生产也就没有文明,马克思主张物质生产极端重要,还因为物质生产最终决 定文明的性质。 ②恩格斯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多元论者。他坚决否认他和马克思曾经说过“经 济力量是决定历史的唯一因素”。其实,多元主义并不意味着时刻都强调各 种因素同等重要,很多历史事件的背后都存在一个最突出的原因。 ③人类历史充斥着暴力、强迫劳役和剥削,而这是因为这这些都是人类历史 的基础,植根于人类生产和再创造其物质生活的体系结构中。即便如此,没 有任何的马克思主义主义者会天真地以为时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这些力量塑 造的。
③所谓的“历史经济理论”正是在工业资本主义的诞生地—英国曼切斯特附近兴起的。 正是在富有的恩格斯提供的物质基础上,马克思才得以建立知识的上层建筑,资本主 义商品形态那肮脏的双手已经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经济上奉行还原论的恰恰 是资本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并非是还原论。 马克思强调经济因素的主导作用,但并不认为经济是唯一 的因素,马克思还强调其他因素,并没有将一切现象都还 原于经济。那种认为马克思讲所有事物都归因于经济的说 法是一种可笑的过度简化。
(3)对人类的自由的自我实现当然是一种生产,但这种生产并非建立在 强迫的基础之上。是一种自主自觉的人类活动。自由的实现必须具备 两个基本条件:生产力高度发达,消除了劳动分工,大大延长了人们 的闲暇时间,使人们有足够的自由去提升精神生活的需求,劳动本身 也成为人类的第一需要。
第一,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极端重要,不仅仅是因为没 有物质生产就没有文明,还因为物质生产最终将决定 文明的性质
• (2)马克思对“经济”因素的阐释 ①马克思坚持(狭义上的)经济因素在人类迄今为止的历史中发挥的核心作 用,但抱有这种信仰的并非只有马克思主义。
②马克思最忠实的信徒似乎反而是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不屑一顾的人们,比 如银行家、金融顾问、财政官员、公司管理人员等等。他们的所作所为无不证明经济 的重要性。
三、单一化理解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关系
四、片面化理解生产、劳动
一、对马克思物质因素在历史发 展中的作用的歪曲理解
1、马克思的批评者认为马克思试图用同一个观点解释世间万物,把推动 历史运行的许多种力量归结为一个单一的、不变的准则。
2、反马克思主义者扭曲了多元主义的观点,认为多元主义就是承认历史 中多种因素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不存在一个比其他因素都更为重要的 因素。 3、反马克思主义者利用马克思的部分作品广而化之的认为政治、艺术等 等只是经济的反映,却忽视了在某些情况下物质因素的影响几乎可以 忽略不计。
三、对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互 动关系的单一化理解
1、反马克思主义者:艺术、宗教、政治、法律、战争、道德、历史变 迁· · · · · · 所有这些都被简单的视为经济或者阶级斗争的反映。他们把上 层建筑的东西直接归结为经济基础的反映,是一种单向的互动,机械 的决定论。 2、马克思对经济基础和社会上层建筑的阐释: (1)消极的主张:马克思认为,人们创造物质生活的方式会对他们建 立的文化、法律和政治建构产生限制。所谓“决定作用”实际上也就 是一种限制。 (2)积极的方面:从广义上说,阶级社会中的文化、法律和政治都于 社会中各阶级的利益紧密相关。
• 马克思对生产的理解: (1)马克思认为,人类的自我实现是值得我们努力追寻的宝贵目标,而 不是为实现其他目的而服务的工具。人们单纯的为了生产而自主进行的生产 活动才算是真正的生产。但这种愿望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也才能实现。 (2)人类很少能从劳动中获得满足的原因:①一方面,这是因为劳动都 是出于迫不得已,为了获得自身生存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出卖的劳动力。 ②到目前为止劳动都是在阶级中进行的,本应成为目的的劳动却成了为 他人获取权利和利益的工具。
第二,马克思也绝非经济决定论者,马克思强调经济的 主导作用,但是并不认为经济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他 还强调了其他因素,并没有将一切都还原于经济 第三,马克思对生产、劳动、阶级的关注也远远大于经 济因素,不是简单的技术或物质问题,而关乎于人类 怎样更好的生活 。
二、对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进程 中的机械理解
1、反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的阶级仅仅是经济上的阶级。所以人类历史发展 过程中阶级斗争只是经济因素的反映形式。 (1)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是阶级斗争塑造了历史进程,而阶级并非单纯 的经济因素所能概括的。
①阶级指的是社会阶级,而不是经济上的阶级。阶级并非存在于煤矿和保险公司, 阶级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实体,也是一种社会构造和一种团体。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产生、性质和变化决定上层 建筑的产生、性质、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和社会上层建筑的 互动不是单向的。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 规律。这一规律也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对于每一 历史时期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 式,都可以从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得到科学的说明。
•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明确而形象的指出: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随着个人的全面 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 分涌流的时候--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超出资产阶级法 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已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 能,按需分配!’” 这就告诉我们,人类只有使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 充分涌流出来,进而使社会财富极大丰富起来,让社会 足以对每个人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制度时, 才能使人类豁然开朗地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一、结构框架
二、重点分析 三、提问互动
第一部分:1—14段,驳斥反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论证马克思主义并非还原论 第二部分:15—20段,论证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 的主导作用
第三部分:21—30段,阐述马克思对阶级、生产、 劳动的关注
重点解析:
一、曲解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还原论
二、机械理解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经济决定论吗?
——试析《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第五章
主讲人:刘菁
钟梅
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它不过是经济决定论的 又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还原论。 二、艺术、宗教、政治、法律、战争、道德、历史变迁· · · · · · 所有这些都被 简单的视为经济或者阶级斗争的反映。 三、马克思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 即白的单一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