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作业题一、单项选择题1.钱谦益入清以后的作品收在()。
A、《日知录》B、《有学集》C、《初学集》D、《谈龙录》2.渔洋山人是()的号。
A、王夫之B、王世贞C、王士禛D、王沂孙3.《圆圆曲》的作者是()。
A、钱谦益B、吴伟业C、龚鼎孳D、吴嘉纪4.清代中期提出宗法唐人的“格调说”的人是()。
A、王士禛B、厉鹗C、翁方纲D、沈德潜5.翁方纲提出了()。
A、神韵说B、肌理说C、格调说D、性灵说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句的作者是()。
A、赵翼B、龚自珍C、郑燮D、袁枚7.陈维崧是()的代表。
A、浙西派B、阳羡派C、云间派D、常州派8.《词综》的编者是()。
A、张惠言B、龚翔鳞C、朱彝尊D、周济9.纳兰性德的词集名()。
A、《迦陵词》B、《饮水词》C、《味隽斋词》D、《人间词》10.以下那部不是周济的著作:()。
A、《味隽斋词》B、《词辨》C、《介存斋论词杂著》D、《词选》11.政论集《明夷待访录》的作者是()。
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黄遵宪12.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概括为()二字。
A、义理B、神理C、义法D、理法13.代表了清代骈文的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A、恽敬B、陈维崧C、汪中D、姚鼐14.明清文言小说中,拟晋志怪的是()。
A、“剪灯系列”B、“虞初系列”C、“聊斋系列”D、“阅微系列”15.陈忱所作水浒续书是()。
A、《水浒后传》B、《后水浒传》C、《荡寇志》D、《结水浒传》16.《镜花缘》属于()。
A、才子佳人小说B、才学小说C、世情小说D、神魔小说17.属于家庭生活小说的是()。
A、《歧路灯》B、《何典》C、《好逑传》D、《十二楼》18.现存最早的鼓词文本是()。
A、《木皮散人鼓词》B、《大唐秦王词话》C、《金瓶梅词话》D、《天雨花》19.韩小窗是清代()的代表作家A、鼓词B、弹词C、子弟书D、杂剧20.吴敬梓号()。
A、文木山人B、柳泉先生C、渔洋山人D、我佛山人21.《儒林外史》中与魏晋风度相似的文人以()为代表。
A、匡超人B、马二先生C、王冕D、范进22.以“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概括《聊斋志异》的艺术手法的学者是()。
A、梁启超B、鲁迅C、胡适D、郑振铎23.红学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学术论文(专著)是()。
A、胡适的《红楼梦考证》B、俞平伯的《红楼梦辨》C、王国维《红楼梦评论》D、《脂砚斋重评石头记》24.清初传奇作家中,苏州派的代表是()。
A、李渔B、李玉C、吴伟业D、尤侗25.李渔的戏剧理论主要见于()。
A、《论文偶记》B、《无声戏》C、《闲情偶记》D、《十二楼》26.李渔的戏剧创作原则是( B )第一。
A、格局B、结构C、词采D、音律27.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的是()A、蒋士铨B、杨潮观C、李渔D、洪昇28.杨潮观著有()。
A、《吟风阁杂剧》B、《藏园九种曲》C、《一笠庵四种曲》D、《四婵娟》29.《长生殿》初名()。
A、《舞霓裳》B、《惊鸿记》C、《长恨传》D、《沉香亭》30.作者自称其写作目的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作品是()。
A、《长生殿》B、《清忠谱》C、《红楼梦》D、《桃花扇》二、多项选择题1.“岭南三大家”是指()。
A、梁佩兰B、陈恭尹C、钱谦益D、屈大均E、施闰章F、顾炎武2.“江左三大家”是指()。
A、钱谦益B、袁枚C、吴伟业D、龚鼎孳E、吴嘉纪F、宋琬3.袁枚的著作有()。
A、《小仓山房诗文集》B、《惜抱轩诗文集》C、《随园诗话》D、《带经堂集》E、《宋诗纪事》F、《曝书亭集》4.以下清代诗人宗法宋诗的有()。
A、厉鹗B、翁方纲C、沈德潜D、王士禛E、钱谦益F、吴伟业5.《宋四家词选》取为学词楷模的四家为()。
A、周邦彦B、辛弃疾C、王沂孙D、吴文英E、姜夔F、李煜6.散文的“清初三大家”是()。
A、侯方域B、魏禧C、黄宗羲D、汪琬E、方苞F、钱谦益7.清代中期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有()。
A、方苞B、恽敬C、张惠言D、刘大櫆E、姚鼐F、姚莹8.方苞的代表作有()。
A、《狱中杂记》B、《左忠毅公逸事》C、《登泰山记》D、《哀盐船文》E、《论文偶记》F、《明良论》9.清代白话小说的新品种有()。
A、才子佳人小说B、才学小说C、讽刺小说D、公案小说E、历史演义F、世情小说10.清代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有()。
A、《好逑传》B、《青楼梦》C、《花月痕》D、《平山冷燕》E、《玉娇梨》F、《林兰香》11.清代受《西游补》影响的讽刺小说是()。
A、《斩鬼传》B、《儒林外史》C、《镜花缘》D、《何典》E、《义妖传》F、《谐铎》12.吴音弹词的代表作是()。
A、《义妖传》B、《天雨花》C、《再生缘》D、《笔生花》E、《托孤》F、《三笑姻缘》13.《一笠庵四种曲》包括()。
A、《小忽雷》B、《一捧雪》C、《占花魁》D、《人兽关》E、《清忠谱》F、《永团圆》<<红楼梦>>苦闷的象征《红楼梦》没有象西方长篇小说名著中那样,惯于对作品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做大量的、深入的、直接的描写;然而,只要读者不为“情节趣味”所囿,就不难从它那饶有趣味的日常生活景象描写中,感知到主人公贾宝玉丰富的心理活动。
通过贾宝玉这一艺术形象(以及其它重要艺术形象)的塑造,作者象征地、深刻地表现出他的精神的苦闷。
1.生命力的冲动;按照柏格森的观点,生命力的冲动乃是人与生具有的本能。
实际上,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它还不断渗透进后天的、精神的因素。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将作品的主人公选定为一个少年,并且是生活在别有一洞天的“女儿国”之中的少年,就特别突出了这种冲动的本能性。
当然,贾宝玉不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他更是一个生命力特别活跃、情感特别丰富的少年。
——“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
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
”(35回)——“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
”(3回)诗社成立之时,诸人各起雅号,宝钗称宝玉为“无事忙”,就最概括地、形象地道出了宝玉性格的这个突出特点。
贾雨村听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谓秉“正邪相搏之气”而生者,“置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则又从“理论”上对宝玉的特殊气质做了说明。
——“谁想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
园中那些人多半是女孩儿,正在混沌世界,天真烂漫之时,坐卧不避,嬉笑无心,那里知宝玉此时的心事。
那宝玉心内不自在,便懒在园内,只在外头鬼混,却又痴痴的。
……”(23回)对异性自然萌发的爱恋之心,是生命力冲动的主要表现之一。
2.被压抑的痛苦生命力愈是活跃,情感愈是丰富,当然也就愈是容易感受到被僵固的社会环境所压抑的痛苦。
中国的封建社会,到了《红楼梦》写作的时代,已经绵延了两千余年。
漫长的岁月,使政治上、思想上的专制主义统治象越堆越高的坟丘一样越来越沉重,越来越冷酷。
在这种无情的高压下,多少灵魂腐臭了,多少灵魂麻木了,而这些腐臭的、麻木的灵魂所形成的泥沼,更使没有腐臭、没有麻木的灵魂倍感压抑的痛苦。
宝玉就是倍感压抑的痛苦的、没有腐臭没有麻木的灵魂中的一个。
——“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若也生在寒门薄宦之家,早得与他交结,……”(7回)宝玉初会秦钟,见其人品出众,心中怅然若失地感到的,就是行动不得自由的压抑。
在赖大家的宴会上,宝玉把这种怨忿对柳湘莲明白地说了出来:“我只恨我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儿做不得主,行动就有人知道,不是这个拦就是那个劝的,能说不能行。
”(47回)凤姐的生日,宝玉不过私自出去了一会儿,家中就如玉钏儿所说,“再一会子不来,都反了”。
“贾母、王夫人都说他不知好歹,…怎么也不说声就私自跑了,这还了得!明儿再这样,等老爷回家来,必告诉他打你!‟”(43回)严酷的家族约束管制,却以疼爱翼护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里暴露出中国封建教育的严重保守性和虚伪性。
正因为“疼爱”只不过是虚伪的形式,约束管制才是目的、本质,所以如果“被教育者”真地反抗这种压制,“教育者”就会消失了平时虚伪的温情,显出野蛮冷酷的本相。
只因为结交了戏子琪官,宝玉便遭到贾政的毒打,给他一个严厉的教训。
(33回)想要做的,不许你做;不愿做的,却又逼你去做。
这是专制主义的同一性的两种表现。
其中思想方面的束缚压迫是最沉重的。
“圣贤垂教”,其实是“无故生事”;八股制艺,不过是“饵名钓禄之阶”。
从这些故纸堆中散发出腐朽的臭气。
然而,这却是非得“学而时习之”不可的。
于是“读书”成了宝玉最厌恶、最头痛的一件事。
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使得官宦贵胄只能是国贼禄鬼之流。
所以,宝玉“懒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36回)。
然而,“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出去会”的事是不时会有的,宝玉虽然“心中好不自在”,却也只得勉强从命。
(32回)除了自身(生命力的冲动)感受到的压抑之外,对于生活在周围的亲人,尤其是处于完全无权地位的少女们,宝玉也看到和预感到他们的不幸,由于强烈的同情之心,使宝玉同样感受到沉重的压抑。
在象征性的“太虚幻境”,宝玉看到的是“朝啼”“晚怨”诸司,读到的是“堪伤”“可怜”之词,听到的是“终身误”“枉凝眉”诸曲,闻到的是“群劳碎”之香,饮到的是“千红一哭”之茶,……它们都在叙说着少女们的痛苦和悲哀。
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发生的悲剧更是令人惊心动魄:秦钟、金钏的夭逝,平儿、鸳鸯的困厄,龄官、小红的幽怨,直至怡红院大劫,群芳凋蔽……甚至贵为帝妃的元春,在“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的省亲场面中,也只能“忍悲强笑”,掩不住悲戚戚、昏惨惨的不祥气氛。
当然,最为宝玉所关切的,还是与他朝夕相处、心心相印的黛玉,还是他与黛玉矢志不移、生命系之的爱情。
然而,也正是这个爱情,给他带来最多的苦恼,使他感到最沉重的压抑。
宝玉的父亲贾政,曾经训责宝玉:“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銗?气色,这会子又咳声叹气。
你哪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却是为何?!”(33回)有着优裕的生活条件的宝玉,却不满足,时时生出烦恼怨忿,这当然不是精神已近于僵枯的贾政所能理解的。
其实,所有这一切,究竟因为什么,宝玉自己也还不能理解。
他只是感到沉重的压抑,他只是感到深深的苦闷。
3.人与人的隔阂封建专制不只形成直接的压抑,它还使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从而形成又一种严重的心理压抑。
压迫者及其爪牙与被压迫者处于恒常的敌对状态。
前者给予后者的,只有暴虐的奴役,残酷的掠夺;后者给予前者的,只能是憎恨和反抗。
在被压迫阶层内部,也迫于专制的淫威,或受“圣贤”礼教的愚弄,蒙蔽了本性,而不能进行正常的思想情感交流,从而产生了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