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孔子自述身世时尝称:“而丘也,殷人也”。
(《礼记•檀弓上》) 后人也以“殷汤之后”、“微子之后”等称呼孔子。
由此推断,西周时孔子先祖可能受封于()A. 晋国B. 鲁国C. 宋国D. 齐国2.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是某一古代思想学派的重要主张,下列与该主张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B.“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C.“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D.“人之性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而辞让亡焉”3. 唐德刚在《胡适杂忆》中说:大秦帝国一旦统一天下,当务之急便是来个全国性的“文字改革”。
第一步便是“篆字简化”——把“大篆”变“小篆”;第二步则是废除篆字,代之以效率极高的“ ”。
中应该是()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4. “刘邦在继承秦的制度时,犹豫不决,进两步退一步……采取折中主义。
这似乎是鉴于秦朝短期间内过度集权化导致‘孤立而亡’,又要根绝战国的地域纠纷温床,不得已推行的。
”这里的“折中主义”指()A.刺史制 B.郡国并行制 C.内朝制度 D.三公九卿制5.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图一图二图三图四A. 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B.图二可作为汉代灌溉工具耧车实物模型C.图三反映了东汉时期冶铁技术的发展 D.图四显示了汉代农耕工具的进步6. 唐代诗人名家辈出,流派众多。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首诗不能说明诗人()A.强烈的忧患意识 B.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C.荡人心魄的浪漫情怀 D.悲壮激昂的沉痛之情7. 建德二年,恰逢三个宰相相继去职。
宋太祖欲派赵普为相,但皇帝诏敕一定要经宰相副署,因宰相已全体去职,因无相副署该敕旨无法行下,与群臣再三商讨决定由当时开封府尹副署盖印行下。
该事件反映了()A. 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 B.中央集权得以减弱C.皇权与相权的制约与平衡 D.皇权也受到一定的制度约束8. 明、清两代设两广总督,管辖广东、广西两省,此后两广地区就成了广东、广西两地的合称。
以下符合两广地区的历史发展史实的是()A.秦朝开凿灵渠、平定岭南,是该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B.秦朝征服百越之后,在该地区设南海、象郡、九原、桂林等郡C.广州是西来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也是近代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D.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广东广西两省被确立为最先对外开放的省份9. 王阳明的《示诸生诗》:“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
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
”他所主张的是()A.发明本心 B.格物致知 C.心外无物 D.循序渐进10.1879年沙皇俄国乘机强占我国伊犁。
清政府为了加快沟通军情,派李鸿章负责修建大沽、北塘至天津,以及从天津兵工厂至李鸿章衙门的一条通信线路。
该通信工具最可能是()A.驿站 B.电报 C.邮政 D.电话11. 梁启超《新民说》有云:“聚群盲不能成一离娄,聚群聋不能成一师旷,聚群怯不能成一乌获”,下列说法符合其意的是()A.重视启发民智 B.强调民众的联合 C.主张师夷长技 D.倡导中学西用12. 商会是中国近代社会影响力最大的社团之一。
1904年,清廷谕令颁布了《察定商会简明章程》、《商会章程附则六条》;1905年1月13日,天津商会正式成立;1912年商会总数猛增至794个。
据此分析,该时期商会的发展得益于()①清政府的支持②实业救国思潮③抵制日货运动④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支持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3.“社会主义的理论,可大别为三部:一为关于过去的理论,就是他的历史论,也称社会组织进化论;二为关于现在的理论,就是他的经济论,也称资本主义的经济论;三为关于将来的理论,就是他的政策论,也称社会主义运动论,就是社会民主主义。
”此文最可能出自()A.《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B.《天演论》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神圣家族》14. 溥仪于《我的前半生》中回忆道:“这天,在长春郊外一个叫杏花村的地方,在临时垒起的一个土坛——代替天坛,举行了告天而后即位的祭天古礼。
我总算穿了一次龙袍,过了一次瘾。
”文中所述事件()A.引发了护国运动B.揭开了日军侵华战争序幕C.意味着东三省已沦为日本殖民地D.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5.“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系统论述上述观点的主要论著是()A.《井冈山的斗争》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C.《新民主主义论》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6. 20世纪30年代某年清明节,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陕北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是: “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祭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
曰:各党各界,团结坚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这一年应该是()A.中华民国二十七年 B.中华民国二十五年C.中华民国二十六年 D.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7. 1984年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游行队伍中,北大学生打出“小平您好”的醒目横幅,引起现场群众的一片欢腾。
邓小平赢得当时群众支持的原因应不包括()A.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C. 开放部分沿海港口城市D. 实施改革开放18. 1991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时曾经预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可能兼容,社会主义不可能搞市场经济,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实行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化。
”下列体现中国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融合的举措是()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提出“九二共识”C.形成“不结盟”政策 D.“一国两制”的提出19. 某学者认为:“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并非全不合真理。
我们重视这些历史意见,其意正如我们之重视我们自己的时代意见般。
通过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A.历史意见是判断制度得失的唯一标准 B.时代意见太过于主观,可信度极低C.尽量将史实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评价 D.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易冲突,难以判断20.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他参与创作和设计的作品不包括()A.圣彼得大教堂 B.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C.西斯廷小教堂 D.《哀悼基督》21. 美国《独立宣言》序言为:“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材料中反映的思想应该不包括()A.自然权利学说 B.社会契约学说 C.人民主权学说 D.三权分立学说22. 从政界崭露头角到帝国走向穷途末路,战争贯穿拿破仑政治生涯的始终,右图中拿破仑打过的著名战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②④③①B. ④③①②C. ④①③②D. ①④③②23. 1933年10月22日晚,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全国做了第四次“炉边谈话”,他回顾了3月份以来“足以自豪的事实和行动”以及所致力于实现的目标。
下列法案不属于此次谈话中涉及的“事实和行动”的是()A.《社会保险法》B.《全国工业复兴法》C.《紧急银行法》D.《农业调整法》24. 近代波兰曾三次亡国,以下不属于二战时期波兰迅速亡国的原因是()A.德国闪电战B.波兰的部署得当C.苏联的趁火打劫D.英法的绥靖政策25. 为了防止德国发动对苏联的进攻,苏联从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下列不属于“东方战线”范围的是()A.从芬兰割得的部分领土B.立陶宛、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三国C.罗马尼亚比萨拉比亚等地D.捷克斯洛伐克的部分领土26.二战期间的某一年,德国实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以闪电战的方式突然袭击了某个国家。
反法西斯国家在这一年采取应对该事件举措有()①通过新的《中立法》、《租借法》,方便其他国家购买美国武器②签订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③发表《大西洋宪章》,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④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组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27. 右图形象直观地反映了某一科学理论,该理论()A.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B.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C.最先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D.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有所阐述28. 有学者认为:“1947年的公告阐释了美国对被分成自由和遭受奴役世界的新理解。
所以,美国制定了干涉主义的外交政策,致力于遏制共产主义,这意味着阻止苏联影响的进一步扩大。
”关于此公告说法正确的是()A. 实际上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B. 阐述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C. 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D. 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29.它“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根据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使他们不同的权益和要求得到很好的平衡”。
该组织是()A. B. C. D.30. 2003年德国开展“谁是德国最伟大的人物”的投票,位列前三的是: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第一位总理阿登纳、倡导宗教改革的新教领袖马丁·路德、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阿登纳能位于榜首主要是因为他()A.发展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B.实行中央统制经济C.建立社会市场经济模式D.推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也是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其起因当然与战国时代的纷争有关,为了避免再度出现这种状况,只有不再实行西周的封建制度。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封建制度本身的离心力,必然导致分裂割据的局面,不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发展。
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其历史意义无论如何估价,都不嫌过分。
——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早在公元前3世纪,罗马就开始积极向外扩张……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特别是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被征服地区的臣民和罗马公民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共和国出现严重危机……由于贸易的发展和加强统治的需要,罗马统治者于公元前242年开始任命了专门审理涉及臣民案件的裁判官……他们颁发的告示逐步形成罗马法的新因素……由于这种法律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因此,就称为万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