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汉语课文解析

古汉语课文解析

古汉语课文解析————————————————————————————————作者:————————————————————————————————日期:郑伯克段于鄢一、《左传》简介《左传》是简称,它的全称是《左氏春秋》,又叫《春秋左氏传》。

它是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

当时各诸侯国有让自己国家的史官记载历史的制度,如晋国的编年史名为《乘》(shèng),楚国的编年史名为《梼杌》(táo wù),鲁国的编年史名为《春秋》。

《春秋》本来是鲁国史官所记,后经孔子修订。

《春秋》过于简略,于是就有左丘明(春秋末鲁国史官)、公羊高(战国时齐人,子夏弟子)、穀梁赤(战国时鲁人,亦子夏弟子)等三家分别出来解释《春秋》经义,作《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这就是后人所说的“《春秋》三传”。

《左传》是“三传”中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最高的。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郑伯:指郑庄公。

克:战胜。

段:庄公的弟弟。

鄢:郑地名,在今河南鄢陵县境。

隐公:鲁隐公。

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

二、本文阅读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初:当初,左传中追述往事时的惯用词. 申:国名,姜姓,在今河南南阳县。

共(gōng):春秋时国名,在今河南省辉县。

寤(生) :睡醒;做梦.通“牾”.即逆生,难产。

惊:使动用法,“使……震惊”。

名:命名,起名。

亟(qì) :屡次,多次。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及:到。

制:郑国的地名。

原是东虢国的领地。

岩邑:险要的城邑。

虢(guó)叔:原东虢国的国君。

死焉: 死于是.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佗(tā) :同“他”。

异体字。

大(tài) :后来写作”太”。

古今字。

京:地名,不是京都。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祭(zhài) :古姓。

城:城墙。

雉:量词,长三丈,高一丈。

参国: 国都的三分之一.参,三.国,国都.不度:不合法度。

“度”名词活用为动词. 堪:能忍受。

焉:疑问代词,“哪里”。

辟:后来写作“避”。

古今字。

对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

”厭:通”猒”,满足。

何厭之有:有什么满足的。

宾语前置。

滋蔓:滋长,蔓延。

为之所:双宾结构,安排他一个住所.毙:倒下,这里指垮台。

姑:情态副词,姑且,暂且。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既而:不久。

既:会意。

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

本义:吃罢,吃过鄙:边境的城邑。

贰:两属。

请事之:请,表敬副词,“请您允许”。

事,侍奉,伺候。

请(除之):请,动词,请求。

生民心:使民产生二心。

生:动词的使动用法。

无庸:不用,用不着。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廩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以为己邑:即“以之为己邑”,意为把它变为自己的城邑。

厚::本义为山陵大,此指占领的土地扩大. 义::对君忠诚.暱:简化为“昵”,亲近。

崩:垮台.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

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完:修葺,修城墙. 聚:聚集百姓.缮:修理整治.甲兵:铠甲和武器。

具卒乘:准备士兵兵车。

启之:为他打开城门。

启:为动用法。

诸:之于。

乘:量词。

兵车一乘甲士3人,步卒72人。

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木,表示人爬在树上。

“大”象“人”正面。

本义:登,升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置:放置,安置。

誓之:誓(于)之,对她发誓。

悔之:悔(于)之,对这件事后悔。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封人:守边疆的官。

封:疆界. 献:恭敬地送给.这里作名词,进献的东西.公赐之食:双宾语结构。

舍,”捨”的古体.食,食物,名词。

羹:带汁儿的肉。

遗(wèi):赠送。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繄:句首语气词,无实义。

敢问:冒昧地问。

语之故、告之悔,双宾结构.何谓、何患:宾语前置。

患,忧虑,担心。

阙:通“掘”。

隧:名词用作动词,挖隧洞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遂为母子如初。

其乐也:那快乐啊。

融融: 和睦快乐的样子.洩洩(yì):自由自在的样子。

“公入而赋”, “姜出而赋”互文见义.三、语言要点通假字:寤(生)-啎帅(车)-率阙(地)-掘无(使滋蔓)-毋2. 古今字:大(叔)-太辟(害)-避3. 异体字:佗(邑)-他暱-昵巖-岩4. 破读字:共叔段祭仲具卒乘(名词,兵车)帅车二百乘(名量词,)请以遗之尔有母遗语之故5. 词类活用:惊姜氏不度生民心隧而相见参国之一启之(为动用法)誓之(为动用法)6. 双宾语句:谓之京城大叔不如早为之所赐之食语之故告之悔7.省略句:名(之)曰(姜氏)请京(庄公)使(段)居之以(之)为己邑请以(之)遗之无使(之)滋蔓8. 判断句:制,岩邑也。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9.词、词组:都城—京城雉庸(yōng,用,多用于否定式)不堪滋蔓难图毙鄙贰至于…不义不暱(昵)完聚封人赋巖(岩)邑袭请事之(“请”是表敬副词)请除之请京(“请”是动词)敢(表敬副词)问何谓也及:将自及(赶上)阙地及泉、不及黄泉(达到)及庄公即位(到那个时候)生庄公及共叔段(和,连词)既而,由副词“既”和连词“而”组成的固定结构,表示一事过后不久又发生另一事。

繄:句首语气词,作用与“惟”相近。

其:其谁曰不然(其,语气词,表反问)其此之谓(表推测,大概)齐晋鞌之战背景春秋鲁成公二年(前589年)春天,齐军攻打鲁国获胜,稍后又大败卫国,正乘胜进逼鲁、卫。

两国分别向晋国求救。

六月,晋国派郤克为主帅伐齐,这就发生了春秋著名的战役—齐晋鞍之战。

由于齐军连胜两国,官兵滋生了轻敌骄气,不把晋国的攻伐放在眼里;而晋军上下同仇敌忾,奋力作战,终于大败齐军。

癸酉,師陳於鞌。

邴夏御齊侯,逢丑父為右。

晉解張御郤克,鄭丘緩為右。

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

”不介馬而馳之。

▲癸酉:成公二年(前589年)六月十七日。

▲陈(zhèn):后来写作“阵”。

鞌:同“鞍”。

▲御:驾车。

动词的为动用法“为…驾车”。

▲右:车右,又叫“骖乘”。

责任是保卫尊者。

▲介:甲。

名词为动用法,“为…披甲”。

▲姑:姑且。

▲翦滅:消灭。

翦:翦除。

▲驰之:驱马冲向晋军。

即“驰之于…”,驰,驱马。

本文齐晋两军人物齐国指挥:齐顷公御者:邴夏车右:逢丑父御者:郑周父车右:宛茷晋国指挥:郤克御者:解张(名侯,字张) 车右:郑丘缓(姓郑丘) 司马:韩厥大夫:綦毋张(姓綦毋)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曰:“余病矣!”張侯曰:“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輪朱殷,豈敢言病。

吾子忍之!”緩曰:“自始合,苟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伤于矢:被箭射伤。

“于字句”表被动。

絕:使……绝。

▲病:重伤或重病。

合:交战。

贯:穿。

及:和,连词。

▲以:连词,用法同“而”,连接两个动作,表顺承。

▲殷(yān) :黑红色。

▲吾子:对对方的尊称,比称“子”更亲热些。

▲險:地势不平。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子豈識之:你难道知道这些吗?识:知晓。

張侯曰:“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

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擐甲執兵,固即死也。

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師之耳目,在吾旗鼓:古汉语修辞方式:并提。

即:师之耳,在吾鼓,师之目,在吾旗。

耳目:所听所看,指听指挥的注意力。

借代:“耳目”指代注意力。

▲殿:镇守。

集事:成事。

若之何:奈何,怎么能。

▲其: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以:表原因,“因为”。

▲擐(huàn):披。

擐甲执兵:披上铠甲,拿起兵器。

▲固:情态副词,“本来”。

即:动词,“走向”。

▲勉:努力。

勉之:为之勉。

左並轡,右援枹而鼓。

馬逸不能止,師從之。

齊師敗績。

逐之,三周華不注。

▲辔(pèi):马缰绳。

援:拉,本文指取过来。

▲枹(fú):鼓槌。

鼓:动词,击鼓。

(不是活用)▲逸:狂奔。

从兔从辵,会意字,本义为“逃跑”。

▲止: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

使动句省宾语。

▲從:跟随。

败绩:军队战败。

▲逐:追赶。

周:动词,围绕,环绕。

▲华不注:山名,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北。

韓厥夢子輿謂己曰:“旦辟左右。

”故中御而從齊侯。

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

”公曰:“謂之君子而射之,非禮也。

”射其左,越于車下;射其右,斃于車中。

▲韩厥:晋大夫,此战任司马,掌祭祀、赏罚等军政。

▲子舆:韩厥父亲。

此句插叙头天夜里的事。

▲旦:早晨。

指第二天早上。

辟:后来写作“避”。

▲中御:坐中间的位子驾车。

中:名词作状语,表处所。

▲從:追赶。

君子:贵族,这里指地位高的人。

▲越:坠下。

毙:仆倒,倒下。

(注意:不一定死。

)綦毋張喪車,從韓厥曰:「請寓乘。

」從左右,皆肘之,使立於後。

韓厥俛定其右。

▲綦毋(qíwú)张:姓綦毋,名张。

▲喪車:兵车在战斗中毁坏了。

▲寓乘:搭车。

寓:寄。

指附搭。

▲肘之:用肘推他。

肘:名词用作动词,“用肘推”。

▲俛: 同“俯”,异体字。

▲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稳定”。

逢丑父與公易位。

將及華泉,驂絓於木而止。

丑父寢于轏中,蛇出於其下,以肱擊之,傷而匿之,故不能推車而及。

▲易位:交换位置。

▲絓(guà):绊住。

▲轏(zhàn):用竹木编成车厢的轻便车。

也叫“栈车”。

此插叙头天晚上的事。

▲肱(gōng):后臂,肘至肩的部分。

▲匿:隐瞒。

▲及:赶上。

这里表示被动,被赶上。

韓厥執縶馬前,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曰:“寡君使群臣為魯、衛請,曰:‘無令輿師陷入君地。

’▲絷:绊马索。

执絷是古代仆对主或臣对君的礼节。

古代贵族出外,奴仆“负羁絷以从”。

▲再拜:拜两拜。

稽(qǐ)首:古代最恭敬的礼节,跪在地上,双手合抱按地,头伏在手前边的地上。

动作过程较缓慢。

▲奉:捧。

《说文》:“奉,承也。

从手,从廾(gǒng),丰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