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食物的转换
进食技能的培养可以促进 宝宝智能的发展
• 自己进食可以促进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 • 独立能力的培养 自我进食可培养宝宝 独立能力,增强自信心。 • 促进语言发育 进食技能的学习可以促 进口腔运动发育和语言发育。
怎样进行食物转换
• 时间:体重达6.5~7公斤,一般为4-6 个月(1~6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7kg
软饭或面食,每日约50~。
蔬菜 水果类
开始尝试蔬菜泥(瓜类、根茎类、 豆荚类) 1~2 勺,然后尝试水果 泥1~2勺,每日2 次。 尝试添加
每日碎菜25~,水果20~。
每日碎菜50~,水果。
肉类 蛋类 喂养 技术 暂不添加
开始添加肉泥、肝泥、动物血等 动物性食品。 开始添加蛋黄,每日自 1/4 个逐渐 增加至1个。
• 提倡母乳喂养 • <3月龄婴儿应按需喂哺,8~12次,乳量约 500~750ml/d • 3月龄后逐渐定时,6-8次,乳量约 600~800ml/d • 如何判断奶量是否充足?
– 小便6-8次/d – 体重增长理想
婴儿喂养建议(4~6月龄)
• 乳类:定时(3~4 h)哺乳,5~6次,约 600~800ml/d,逐渐停夜间哺乳; • 强化铁的谷类:开始少量(1勺),逐渐增加; • 蔬菜类:蔬菜泥(瓜类、根块类、豆荚类) 1~2勺,与米粉同时喂,中饭时间喂; • 水果类:水果泥1-2勺,每日1~2次; • 进食能力训练:用勺;5个月龄左右开始学习用 杯喝。
常见的婴儿喂养问题
• 能量摄入不足 8~9个月的婴儿已可接受 能量密度较高的成人固体食物。如果经 常食用能量密度低的食物(汤面、稀粥、 汤饭、米粉),或摄入液量过多,婴儿 可表现进食后不满足,体重增长不足甚 至下降,或常于夜间醒来要求进食。
常见的婴儿喂养问题
• 不恰当哺乳:
– 超过3个月婴儿仍然“按需喂哺” – 将乳头作为“安慰物”
常见的婴儿喂养问题
食物引入时间不当 • 过早引入固体食物:增加食物过敏和肠 道感染的机会; • 过晚引入其他食物:错过味觉、咀嚼功 能发育关键年龄,则造成进食行为异常, 断离母乳困难,婴儿营养不足等问题。
常见的婴儿喂养问题
• 进餐频繁 6月龄后婴儿进餐仍频繁 (超过7~8次/日),或延迟停止夜间进 食,使胃排空不足,影响婴儿食欲。一 般安排婴儿一日六餐有利于消化系统。
• 不恰当断乳:
– 突然断离母乳 – 过早断奶(母乳和配方奶)
正确的断乳
• 6个月开始逐渐以配方奶替代人乳,配方 奶量至800ml/d即可完全替代人乳(12 ~18月龄)。 • 培养宝宝良好的进食习惯:
– 3~4个月龄后逐渐定时哺乳 – 4~6月龄逐渐断夜间奶 – 培养对其他食物的兴趣以及进食的技能
• 乳类:逐渐以配方奶替代人乳,乳类约4次, 乳量约800ml/d; • 软食(软饭、面食):1~2餐(100~150g); • 水果、蔬菜类:每日水果50g、碎菜50-100g; • 鱼类、肉类:25g-50g;蛋黄:逐渐增加到一 只。
• 进食能力训练:学习自己用勺进食,用杯喝奶; 和成人同桌进餐2次。
• • • • • 乳类: 400~600ml/d(2~3次) 主食:3餐( 150~200g ) 蔬菜:100-200g,水果:75-150g 鱼肉禽畜类:50-100g,蛋类:50g(1只) 豆制品:25-50g
• 进食能力训练:学会自己用勺进食,用杯喝奶; 和成人同桌进餐3次。2周岁开始完全独立进 餐,学习餐桌礼仪。
婴儿期食物的转换
宜昌市远安县疾控中心
内容提要
• • • • 什么是婴儿期食物转换 为什么要进行食物转换 怎样进行婴儿期食物转换 婴幼儿期常见的喂养问题
什么是婴儿期食物转换
• 也称“辅食的添加”或“泥糊状食物的添 加” • 达到以下目的:
– – – – 让宝宝逐渐适应各种食物的乳喂养儿还要逐渐用配方奶替代人乳
常见的婴儿喂养问题
• 不愿接受新食物:反复尝试、模仿 • “含饭”或“囫囵吞”:咀嚼-吞咽训练 • “追着喂食”:同桌进餐,愉快的进餐氛 围 • 喂养经验分享:
– 妈妈带头吃 – 良性语言鼓励 – 以游戏语言引导
谢谢大家
婴儿喂养建议(6~7月龄)
• 乳类:逐渐添加配方奶;总奶量约800ml/d; • 强化铁的谷类:1/2餐;稠粥或面条:1餐; • 水果、蔬菜类:每日水果1/2-1个、碎菜2550g; • 鱼类、肉类:可开始引入少量; • 蛋黄:可开始引入; • 进食能力训练:婴儿可坐在一高椅子上与成人 共进餐。
婴儿喂养建议(8~12月龄)
添加动物肝脏、动物血、鱼虾、 鸡鸭肉、红肉(猪肉、牛肉、羊 肉等),每日25~。 1个鸡蛋
用勺喂食
可坐在一高椅子上与成人共进餐, 开始学习用手自我喂食。可让婴 儿手拿 “ 条状 ” 或 “ 指状 ” 食物,学 习咀嚼。
学习自己用勺进食;用杯子喝奶; 每日和成人同桌进餐1~2次。
1~3岁幼儿饮食建议
6月龄
食物 性状 餐次 泥状食物 尝试,逐渐增加至1餐。 纯母乳、部分母乳或配方 奶; 定 时 ( 3~4 小 时 ) 哺 乳 , 5~6 次 / 日 , 奶 量 800~1000 毫升/日; 逐渐减少夜间哺乳。 谷类 选择强化铁的米粉,用水 或奶调配; 开始少量(1勺)尝试,逐 渐增加到每天1餐。 末状食物
7~12个月体重=7.2+(月龄-6)*0.4kg)
• 食物的要求:易吸收、能满足生长需要、 又不易产生过敏
添加食物的顺序
• 先米粉(强化铁)-补充能量和铁
• 蔬菜(块茎类)、水果-补充维生素、 矿物质,并训练味觉 • 再荤菜(6个月以后):鱼、蛋、肉、豆 制品等
食物添加的原则
• 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固体食物 • 从单种到多种 • 从一餐到两餐,再到三餐
• 3-5天添加一种新食物,观察婴儿是否耐受; 菜泥中无盐、油;水果泥不加糖或水。
进食技能的学习
• 4个月:用勺子进食 • 6个月:自己扶奶瓶吃奶、与成人同桌进 餐 • 7~9个月:学习从杯中饮水,自己手拿 饼干或面包吃 • 10~12个月学习自己用勺 • 18月~2岁可独立进食
婴儿喂养建议(0~3月龄)
7~9月龄
10~12月龄
碎状、丁块状、指状食物 2~3次奶,2~3餐其它食物。 部分母乳或配方奶; 约 2~3 次 / 日,奶量 600~800 毫升/日。
4~5次奶,1~2餐其它食物。 母乳、部分母乳或配方奶; 4~5次/日,奶量800 毫升/日 左右。
乳类
强化铁的米粉、稠粥或面条,每 日约30~。
过渡期食物
• 过渡期食物亦称“辅食”、“换乳食物” 或“断乳食物”。包括半固体和固体食物。 • 半固体食物是可调成泥糊状(茸状)的食 物。 • 固体食物为适合婴儿咀嚼、吞咽功能的发 育水平的食物。如熟软碎菜、水果片、片 状或条状软食(蔬菜、水果、鱼类、肉 类)。
为什么要进行食物转换
• 体格生长的需要:6个月以后纯奶类喂养 不能满足婴儿体格生长的需要。 • 消化道发育逐渐成熟,如消化酶的发育、 咀嚼与吞咽能力的发育、牙的萌出等。 • “学习”咀嚼、吞咽的关键期和味觉敏感 期不容错过。 • 牙齿并不是婴儿进食固体食物的必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