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年上海杉达学院专升本考试
2017年上海杉达学院专升本考试
短期均衡条件
在该产量水平厂商的盈亏状况和决策(图6-5)
3.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4.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条件的了解
第三节完全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1.垄断的特点和条件(掌握)
2.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了解)
3.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计算)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的条件:MR=MC
2.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掌握)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一节宏观均衡的概念
1.宏观中均衡的概念
2.以两部门经济为例理解均衡产出的概念
第二节消费函数
1.家庭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2.两函数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4.消费者均衡
5.收入变动与消费者均衡
6.价格变动与消费者均衡(序数效用论对需求曲线的解释)
不同商品的替代效应和价格效应
第四章企业和生产理论
第二节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
2.短期和长期的区别
第三节短期生产函数
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
2.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的理解
3.一种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区域(图形及解释)
第一节有关厂商行为的几个概念
1.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2.厂商和行业的定义
3.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定义的理解
4.会计利润、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的定义的理解
5.利润最大化原则的理解(MR=MC)
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计算)
1.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P=SMC)
第四节长期期生产函数
1.等产量曲线的定义和特征
2.等成本线的含义及移动
3.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第五节规模报酬
1.规模报酬的类型及其含义
2.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含义
第五章成本理论
第一节成本和成本函数
理解机会成本、外显成本和隐含成本的定义
案例研究:上大学的代价是什么
第二节短期成本
1.短期成本的定义的理解(七种)
2017年上海杉达学院专升本考试
西方经济学大纲
考试科目
西方经济学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考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式
闭卷,笔试,其中微观经济学部分占60%,宏观经济学部分占40%。
试卷总分
150分
考试题型
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格致出版社2013-10
尹伯成主编
考试内容
上编微观经济学部分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衡量社会收入分配状态的标准:劳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第十一章微观经济政策
1.什么是市场失灵
2.市场失灵的原因
第一节垄断与反垄断政策
政府对自然垄断的管制
第二节外部影响
1.外部影响、消极的外部影响和消极的外部影响的定义
2.对付消极的外部影响的措施
第三节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的含义及特点
2.公共物品的分类
3.公共资源的含义及特点
在该产量水平厂商的盈亏状况和决策
4.价格歧视的定义和分类
第七章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一节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2.垄断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MR=SMC
在该产量水平厂商的盈亏状况和决策
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MR=LMC同时满足P=LAC
2.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图5-1)
第三节长期成本
1.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的定义的理解
2.长期总成本和短期总成本的关系;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长期边际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的关系(了解)
第六章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掌握寡头市场均衡的特点,了解围绕垄断的争论。
3.不完全信息下的道德风险
4.如何解决信息不完全下出现的问题
第九章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
1.生产要素的需求特点
2.边际生产力的定义的理解
3.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供给
1.劳动市场的供给曲线图及解释
2.均衡工资的决定
3.工资差异及其原因
4.利润的决定
第三节贫富差别
第二节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1.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2.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
3.供给定理
4.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一、需求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和计算(弧弹性和点弹性)
2.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4.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总收益的关系(理解其运用)
二、需求收入弹性
下编宏观经济学部分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理解)
2.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3.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第二节有关核算国民收入的基本原理
1.产出与收入,产出和支出的关系
2.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基本方法
1.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1.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2.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定义的理解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理解)
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理解)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一节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1.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2.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
3.需求定理
4.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3.垄断竞争厂商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的比较(掌握)
4.垄断竞争市场上非价格竞争(了解)
第二节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1.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掌握)
2.斯威齐模型的前提和结论的理解
3.卡特尔如何决定价格和产量水平
第八章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第二节信息经济学
1.什么是信息不完全
2.逆向选择及其产生的原因
1.定义的理解
2.正常商品与劣等品
三需求交叉弹性
1.定义与计算
2.互补品和替代品
四、供给弹性
1.定义的理解
2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第四节均衡价格(图)计算
1.均衡价格的定义、形成
2.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结合实例理解)
3.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1)支持价格的定义及其结果(理解)
(2)限制价格的定义及其结果(理解)
(3)政府税收:①对均衡价格的影响②税额由谁负担(理解)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
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含义及其关系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理解
3.消费者均衡条件(理解)
第二节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无差异曲线的定义的理解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3.预算线的定义的理解及其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