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颜色
■教材分析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做了两处较大的改动。
一处是将教材中的填充气球的颜色改成了填充蝴蝶的颜色,这样改的原因是蝴蝶图更美丽、更完整,而且学生练习的机会更多。
另一个改动是增加了“自定义颜色填充”、“渐变色填充”,这样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已经认识了画图界面,认识了工具箱中各工具的名称,会用打开、保存图画文件,会调整画布大小,会使用铅笔、刷子、椭圆工具绘制简单图形,会使用“撤销”命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并掌握填充工具的知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对各种图形填充颜色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自我努力,完成一副副精美的图画,让学生享受成功,树立自信心。
4.行为与创新
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去填充一副副精美的图画,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
掌握对不封闭图形颜色的填充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考虑到学生年龄小的原因,设计本课时,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训练运用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在生活中寻找体裁,在学科中寻找融合点。
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完成任务,掌握新知。
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难点。
通过课程整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认知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具体又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教师演示:由于小学生在机房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多讲无益,但少讲易讲不清楚。
利用计算机演示颜色填充步骤,直观、明晰,提高了学习效率。
2、任务驱动:在这堂课中,分别为普通颜色填充、自定义颜色填充设计了小任务。
将新的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事和物融入其中,学生通过对所担的任务进行分析、完成。
在教师的演示操作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听,而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变为主动的做,将枯燥的知识练习暗藏于生动有趣的任务之中,不但使学生情绪饱满,而且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操作中,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
■课前准备
1、填充了颜色和未填充颜色的《蝴蝶》图。
2、为填充颜色的《美丽的田野》图。
3、填充渐变色的图。
■教学过程
课题
师:电脑里的蝴蝶漂亮吗?为什么?
生:不漂亮,因为没有颜色。
师:美丽的蝴蝶没有了缤纷多彩的颜色那可不行,我们今天
就来一起帮蝴蝶填充颜色(板书课题),你们愿意吗?
揭示本课的学习内
容,让学生明确今
天的学习任务充分
调动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
分层探究
(一)普通颜色的填充:
1、认识填充工具:
师:猜一猜用哪个工具来填充颜色?
师:看一看填充工具长得什么样?
师:说得很好,填充工具就像是一个颜料桶,里面装满了美
丽的色彩,选中它鼠标就会变成它的模样,单击一下,颜料盒中
亮丽的色彩就轻松的呈现在画板上啦。
2、认识颜料盒:
师:大家先来看看画图中的颜料盒,数一数它有多少种颜色?
师:想用哪种颜色只要用鼠标轻轻点一点就选中它了。
3、蝴蝶穿“新衣”:
(1)提出任务:现在就请你运用刚刚学到的新知识帮蝴蝶打扮
打扮,把你认为最美的颜色图上去吧! (如图一)
学生练习时,教师可根据现实情况,适当讲解蝴蝶对称图案
的特征,提醒学生图案左右对称的特点。
(2)任务反馈:同学们在填充颜色的时候有没有遇到问题?你
是怎么解决的?
师小结:原来我们填充颜色要填充在封闭的图形中,如果不是
封闭的图形颜色就会漏出来。
(3)修改作品:下面请同学们将蝴蝶图中没有封闭的地方封
闭起来,再填充颜色。
4、学生评价作品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让学生自评、互评,对优秀的作品
加以鼓励并提示学生注意颜色的协调。
通过“猜一
猜”、“看一看”、“数
一数”等活动,让
学生认识并掌握了
填充工具、颜料盒
的使用方法。
然后
通过“蝴蝶穿新衣”
这一个活动,让学
生展开自由想象,
自主动手,大胆用
色。
充分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和审美
能力。
在“蝴蝶穿新
衣”这一环节中,
故意设置了“陷阱”
(个别图形没有封
闭),先让学生掉入
“陷阱”,然后在教
师的帮助下跳出
“陷阱”,从而让学
生掌握“填充不封
闭图形”的知识。
让学生始终兴致勃
勃地进行学习,让
知识教学趣味化、
生活化。
当学生完
成练习后,教师给
学生提供了自评、
互评的机会,培养
学生的想、观、评、
说的能力。
(二)自定义颜色的填充:
1、提出任务:
在教学这一过
程中,充分利用网
电脑显示一张利用自定义颜色填充的图片。
(如图二)
二
师:请大家观察这幅图上用到的颜色,在颜料盒中找不到,怎么办呢?他们都藏在哪儿?请你先想一想、试一试,再和小组中的同学试着去发现其中的秘密,互相说一说。
2、完成任务:学生通过任务要求进行活动。
3、交流任务:活动结束后,请学生反馈思考结果,并边讲边操作。
教师通过网络传输,将学生机画面传输到每台电脑,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探究的新知识。
4、小结任务:
根据学生们的交流,教师做适当的补充与总结。
络优势,开放教学;打破传统师生间的结构关系,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评价。
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和物,利用学生爱表现的特点,通过想一想、试一试、说一说等形式,将知识融入到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由自己担当主角的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实践证明,采用探究性的学习,鼓励性的评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综合应用
评价激励
1、提出任务:
师:美丽的田野除了有五颜六色的蝴蝶,还有很多漂亮的景
色呢?赶紧给他们也床上漂亮的“衣服”吧!
2、学生练习:
学生进行颜色的填充,里面有缺口的要补起来再填充颜色。
3、评价作品: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
在熟练掌握本
课知识技能的基础
上,充分考虑学生
自主性,让学生选
择合适的颜色在图
上将它表现出来,
通过学生对客观世
界的感知,对范图
的观察、理解、吸
收、消化;又由于
学生个性特征的多
样化,在同一张底
图上,将会出现各
种不同极具个性的
美丽景色。
将知识
的巩固,能力的培
养,思维的扩展有
效地融入到任务
中。
归纳总结1、全体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在填充颜色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知识延伸:
你知道下面这幅图的渐变颜色是怎样填充出来的吗?课后自
课堂总结可以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
进行适当的总结,
也可以对学习中的
升华延伸己试一试。
一些难点进行适当
的提醒。
让学生带着问
题出课堂,将课堂
向课外延伸,提高
学生的课外探究意
识和能力,全面提
高学生的信息素
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