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前小导管技术交底

超前小导管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超前小导管设计
超前小导管配合钢架使用,应用于隧道围岩拱部超前注浆预支护,DK291+194-DK291+300 段衬砌形式为V级Vy-2型复合,其超前小导管纵向搭接长度为1.5米。

超前小导管设计参数:
①超前导管规格:φ42热轧无缝钢管,壁厚3.5mm;
②V级围岩拱部初期支护超前小导管采用φ42超前小导管,环向间距40cm,每环36根,超前小导管4m/根。

③倾角:外插角10°~15°为宜,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④注浆材料:按设计要求采用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水泥浆液水灰比1:1;
⑤设置范围:拱部120°范围。

二、超前小导管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测量定位钻孔作业
清孔钻孔验收
下管、封堵孔孔口喷混凝土封堵工作面连接、调试注浆管路
注浆作业
注浆效果分析
管尾与钢架焊连
结束原材料进场检验
浆液配比设计
注浆试验
注浆试验调整注浆参数

导管制备



合格
满足要求
不能满足要求
1、钻孔
⑴测量放样,在设计孔位上做好标记,用风枪钻孔。

⑵小导管钻孔采用手风钻钻孔。

钻孔时采用普通钻杆,钻头要满足成孔后孔径大于钢管直径的要求。

钻孔时严格按定出的孔位进行,施钻过程中及时观察钻杆方向及外插角度,当发现方向及外插角偏差较大时应予以调整。

以保证钻孔按设计要求完成,小导管能起到预期的支护效果。

成孔后其钻孔长度应比设计深5cm。

2、制作小导管
超前小导管采用壁厚3.5mm,外径42mm的热轧无缝钢管制成。

并在小导管前部钻注浆孔,孔径6mm,孔间距25cm,呈梅花型布置,前端加工成锥形,尾部留长度不小于10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小导管的加工在钢筋加工场完成。

超前小导管见附图。

3、小导管安装
小导管安装在现场由风钻顶入,要求顶入长度不小于设计长度的90%,外露部分支撑于开挖面后方的钢架上,与钢架共同组成预支护体系。

小导管安装完成后及时用高压风进行清孔。

小导管安设后应对掌子面进行喷射混凝土封闭,厚度为10~15cm。

4、注浆
小导管注浆采用水泥浆液,水泥浆液水灰比1:1,根据隧道内围岩情况,注浆时取压力为0.5~1.5Mpa。

注浆过程中及时观察掌子面围岩情况,并根据吸浆量及压力上升情况,决定是否可以结束注浆作业。

水泥浆液采用专用的浆液拌制机在现场拌制,拌制时用磅称对水泥及用水量进行称量控制。

当一盘浆液拌制好后即可将其引流至事先准备好的盛浆容器内,而浆液拌制机可继续拌制浆液,以满足注浆连续性的需要。

注浆采用ZYB70/80D型双浆液注浆机,注浆时必须连续进行。

当出现有串孔和漏浆现象发生时,可采用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行补注的方式进行。

为加快注浆速度和发挥设备效率,可采用群管注浆(每次3~5根)。

注浆时遵循从下到上,从无水至有水的原则进行。

5、注浆异常现象处理
⑴串浆时及时堵塞串浆孔。

⑵泵压突然升高时,可能发生堵管,应停机检查。

⑶进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应重新调整砂浓度及配合比,缩短胶凝时间。

6、超前小导管技术要点
⑴小导管钻孔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精确定位,以防止穿孔或交叉。

⑵隧道的开挖长度应小于小导管的注浆长度,预留部分作为下一次循环的止浆墙。

⑶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80%或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病稳定10-15分钟后可结束注浆。

⑷注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泵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漏浆。

做好注浆记录,以便分析注浆效果。

三、质量要求
⑴超前小导管施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超前小导管施工允许偏差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
1 方向角2°
2 孔口距±50mm
3 孔深+50mm,0 mm
四、质量、安全及环水保保护措施
⑴钻孔前应先清除掌子面危岩,然后采用喷射混凝土进行封闭,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确保注浆作业时封闭的掌子面能起到止浆墙的作用。

⑵钻孔过程中严格控制好钻杆方向和外插角度,以满足成孔后达到设计的要求。

⑶小导管加工严格设计要求进行,并加强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验,确保用于工程实体的均为合格品。

⑷采用人工和钻机辅助装管时用力应适中,确保装管到位。

每一循环的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设计的要求。

⑸浆液拌制严格按配合比进行,并加强称量控制。

注浆应连续进行,以保证注浆效果。

⑹加强掌子面围岩观察,随时注意掌子面喷射混凝土的开裂情况。

⑺注浆污水排放应修建沉淀池,注浆用水泥口袋应堆放整齐。

注浆完成后现场必须清扫干净,所使用机械设备必须清理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归位。

交底人; 年月日复核人:年月日审核人; 年月日接底人: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