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言教学的任务型课程设计,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浅析语言教学的任务型课程设计曹顺娣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已被许多语言研究者和教师广泛接受,但与此相关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一直局限于讨论教学方法。
本文分析了任务型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和理论基础,探讨了如何根据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提出的六步骤设计一个典型的任务型课程。
关键词:语言教学,任务型教学,课程设计Abstract: Since 1980s, task-based teaching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by many language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 as an effective teaching style, yet the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actice has been limited to discussion on teaching approaches and methods only.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designing task-based curriculums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ask-based curriculum design. Then it discusses how to design a typical task-based curriculum following the six steps put forward by James Brown.Key words: Language teaching, Task-based teaching, Curriculum design1. 任务型教学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任务型教学越来越广泛地被语言教师和研究者接受,许多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
但是这些实践和研究一直局限于对教学方法的探讨,而任务型课程设计及教材开发则相对滞后,相应的评价方法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丰玉芳,2010)任务型教学理论基于自主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知识技能的重构。
它的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应该为学生创造不同的语言学习任务,并且通过接近真实语境的实践过程使学习者有效地掌握目标语言。
2. 任务型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在一般情况下,任务型课程涉及到如语言能力理论,学习理论,语言教学理论和语言评价理论。
2.1新的语言能力理论不同的语言能力理论可以导致不同的课程设计。
例如,结构主义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是认为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构成的,这意味着语言能力便等同于语言知识。
而基于技能设计的课程则强调技能的掌握(如听懂文章的主旨,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的推论,查读特定的信息等),因此,语言能力便等同于语言技能。
(Ron White, 1991)任务型教学是交际语言教学法(CLT)更先进的分支。
交际教学法以交流作为教学手段和目的。
在任务型教学中,语言技能相互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习语言的目的已经从掌握语言知识发展到实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语用能力,社会语言能力,交际策略等。
2.2新的语言学习理论任务型课程基于最新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人类的认知是外部刺激和内部心理加工合作完成的反应。
因此,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认知主体。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内在认知结构,而教学不过是一种使外在信息进入学习者内部认知结构的辅助手段。
刘军(2010)认为,建构主义强调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所以传统的课堂应该发展成为使用目标语解决各种实际交际需求的场所。
师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语言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记忆语言点。
从这一点上,任务型教学是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典型方法。
2.3新的语言教学理论相应的,语言教学理论也是基于建构主义。
教师的任务不是传递知识给学生,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语言学习从被动接受变成自主学习。
2.4新的语言评价理论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模式,任务型课程也受到评价方法的影响。
这些评价包括对教师,学生的评价,以及对学习目标和结果的评价等。
传统的评价模式的重点是对语言知识的测试。
然而,任务型课程评价的中心是要求学习者完成不同的任务,也就是学习者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根据James Brown(2001)的理论,对于学习者的语言表现评估有三个要素:任务能够由受试者完成;任务应尽可能真实;评价者要具备相应资格。
3. 任务型课程设计根据James Dean Brown (2001)的理论,课程设计(或课程开发)是设计一系列有助于实现所有管理层,教职人员,语言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教学愿望的活动。
这些活动组成一个框架体系,能够帮助教师实现他们的教学目标:即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学生能够准确有效地完成某种语言学习和使用的任务。
一般情况下,课程设计包括六个步骤:需求分析,目标分析,语言测试,教材开发,语言教学和课程评价。
任务型课程设计同样可以遵循这六个步骤。
3.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系统收集和分析所有与学习者相关的信息。
在某种意义上,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客户”。
但同时,教师,管理人员,教学机构,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需要也要纳入此需求分析的过程。
当今中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英语教学并不成功。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相背离。
传统的英语课堂侧重于传授语言知识,授课集中在词汇和语法的操练。
因此,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花在记忆新单词和练习语法上。
这样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必然导致只能应付考试,不能学以致用。
然而,学习者除了通过考试,还有其它不同的目的。
例如,一个文秘专业学生需要学会写一份报告或者会议备忘录;一位医学院学生则要描述一次手术过程;而一位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则要用外语进行商业谈判。
因此,任务型教学的课程可以满足学习者的具体需要,使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3.2目标分析课程目标是为了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而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具体而言,就是学生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制定课程目标,必须根据学习者的语言要求对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精确的陈述。
这就意味着针对不同的专业,必须设计不同的课程。
例如,对于准备出国学习的学习者,课程的目标可能是帮助他们熟悉目标语的口语,掌握撰写学期和学术报告的技巧等。
任务型教学具有的优势之一便是针对不同的学习者而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3.3语言测试语言测试是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测试应以上述的课程目标位基础。
测试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具体情况,比如学习能力,语言水平等。
(杨文明,2010)作为任务型课程设计,测试还应关注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例如,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是掌握用目标语进行口头沟通的能力,测试就应该包括口语和听力测试。
另外,测试对于下一步教材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因为,教材必须根据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进行选择。
因此,从长远来看,投入精力和时间进行语言测试是完全必要的。
3.4教材开发对于任务型课程而已,选择合适的教材是十分重要的。
课程设计者必须在完成上述的需求分析,目标分析以及对学习者进行语言测试之后才能完成这个步骤。
诚然,直接选择现有出版物或者图书馆资料作为教材十分便利,但是,如果课程设计者能够针对具体学习者群体设计全新的教材则更为可取。
因为任务型教学的宗旨便是针对不同学习者而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
因此,相应地也应该采用特有的教学材料。
除了课程设计者,教师也可以参照相关的教学机构,有经验的研究人员以及以往学习者的经验教学而对于现有的教学材料进行修改和改进。
3.5语言教学以上是设计任务型课程的初步步骤,但是如果没有语言教学过程,课程设计便是空中楼阁。
任务型教学比传统教学更为自由和灵活,教师和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目标和需求而采用任何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方式,和语言活动。
同时,教师和学习者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随时对于教材进行添减和修改。
然而,教师和学习者都应该明确一点:课程结束时必须对学习者进行测试。
否则,无法对教学目标和成果进行检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定期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课程设计是否合理。
教师还担负着另一个重要任务: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这项工作可以分阶段进行,也可以随时进行。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评价学习效果,对学习者有一定促进作用;另外,可以给课程设计者提供反馈,有利于课程设计的优化。
(张永勤,2008)3.6课程评价根据James Brown(2001)的理论,课程评价可以定义为系统收集和分析与该课程所有相关信息以促进该课程的改进。
课程评价不应该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而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晏小琴(2009)指出,由于设计的某个任务型课程很可能是全新的,会有种种的不足,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随时随地都可能根据课程评价而进行改进。
课程评价可以评估整个课程的有效性,也可以针对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如需求分析,目标评价,教材使用,测试效果等等。
4. 结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任务型课程与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理论密切相关。
任务型课程侧重于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特定的语言任务。
其宗旨是:提倡学习者的主动,独立,自主。
所有的课程设计过程(需求分析,目标分析,语言测试,教材开发,语言教学和课程评价)都围绕这一宗旨展开。
由于任务型课程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式,因此没有完美的模式可以借鉴。
创新是任务型课程设计的核心,但是也必须遵循一些共同原则。
也由于它是一种全新模式,课程评价起了重要作用。
任务型课程必须在定性和定量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随时进行改进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