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总说明
一、104国道XX区XX段改建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是借助交通工程技术和行政管理手段,以道路和交通设施的时间与空间资源最佳利用为目标,系统全面地对项目范围内道路网条件与交通流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道路功能,通过各种交通管理措施以及采取适当的工程手段来组织、协调、疏导和平衡路网上的交通流量,以期达到充分发挥区域范围内道路网的综合效能,使104国道XX段改建施工期间,道路交通运行有序化和高效化,以及达到交通安全、畅通的目的。
1.1 104国道XX段改建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设计基本原则
104国道XX段改建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设计基本原则如下:
1.充分利用XX区现状道路网络,从时间上、空间上分流104国道XX区柯桥改建路段交通流,使交通流分布均衡;
2.104国道XX区XX段改建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设计应以交通诱导为主,道路交通管制为辅;
3.加强道路交通管理,提高104国道柯桥城区段周边道路网和相关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1.2 104国道XX段改建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设计
为了保证104国道XX段改建施工期间的104国道道路交通畅通,最大程度减少104国道XX段改建施工对104国道道路交通影
响,104国道XX段改建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道路交通组织:
1.利用XX区主要外围道路和104国道XX区段周边道路,分流经由104国道通行的过境交通流量,减轻104国道XX区段改造施工期间道路交通压力;
2.在104国道XX区段改建施工期间,104国道自柯西万绣路路口至绍兴市越城区高桥立交桥路口,禁止重、中型货车通行;
3.根据104国道XX区段改建施工状况,合理进行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设计。
并利用现有道路条件和部分临时新建道路,在完善道路安全设施的基础上,进行道路交通组织设计。
(1)利用XX区主要外围道路和104国道XX区段周边道路,分流经由104国道通行的过境交通流量。
a.在104国道和XX公路交叉(XX)增设道路交通指示标志。
现104国道和XX公路交叉(陶堰二)
b.在104国道与XX公路交叉口增设道路交通指示标志。
104国道与XX公路交叉(二)
104国道与XX公路交叉(三)
c.在杨绍线、杭金衢连接线等重要路口设置相应引导指示标志。
具体引导标志设置如下表1:
表1 104国道XX区段改建施工交通分流标志设置一览表编号路口名称标志设置内容
1 104国道与329国
道(陶堰)
增设指示标志1块(6m*4m),引导经由104国道
XX段去往杭州方向的车辆,经由329国道过境
2 大帝山立交处增设指示标志1块(1.5m*3m),引导经由104国道XX段去往杭州方向的车辆,向北经由越东路、329国道过境,向南经由杨绍线过境
3 104国道与越东路
交叉口
增设指示标志2块(1.5m*3m),引导经由104国
道XX段去往杭州方向的车辆,经由越东路、329国
道过境
4 104国道与绍三线
交叉口
增设指示标志3块(1.5m*3m),引导经由104国
道XX段去往杭州方向的车辆,经由绍三线、329国
(2)在104国道XX区段改建施工期间,104国道自柯西万绣路路口至绍兴市越城区高桥立交桥路口,禁止重、中型货车通行。
目前柯桥城区现状禁止重、中型货车通行区域:
104国道以北(不含104国道)——镜水路以西(不含镜水路)——柯华路以东(不含柯华路)——华齐路以南(不含华齐路),该区域范围内禁止重、中型货运汽车(黄牌照)通行。
具体禁重标志设置如下表2:
表2 104国道XX区改建施工段禁止重、中型货车与分流标志设置一览表
(3)为确实保障104国道XX区段改建施工期间,104国道自柯西万绣路路口至绍兴市越城区高桥立交桥路口,禁止重、中型货车通行措施实施,在104国道与万绣路路口、104国道高桥立交东口各建设一座交通管理执勤岗亭,并配备相关执勤人员。
二、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方案施工技术要求
1.材料要求
(1)标志立柱和横梁:凡钢管外径152mm以下(含152mm)
的立柱和横梁,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A3)焊接钢管,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2006)的要求。
凡钢管外径在152mm以上的立柱和横梁,采用一般常用热轧无缝钢管,并符合《包装用缓冲材料动态压缩试验方法》(GB8167-2008)、《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8163-2008)的规定。
标志立杆柱帽,采用普通碳素钢结构钢板,板厚3mm;
(2)标志板、滑动横梁:采用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标准的铝合金板材,并符合《铝及铝合金热扎板材的尺寸及允许偏差》(GB3194-1998),《铝及铝合金热轧板》(GB3880-1997)的规定;
(3)高强螺栓,高强连接螺栓(包括相应螺母、垫圈)应采用P12,并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1231-2006)的规定,地脚螺栓(包括相应螺母、垫圈)应采用普通碳素钢机构钢(A3);
(4)基础混凝土采用C25混凝土,并符合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有关规定;
(5)钢筋采用热轧结构等级圆钢筋,HPB235普通碳素钢机构钢(A3)(位于桥梁式挡土上的标志基础钢筋采用HRB335)并符合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GD62-2004)规定;
(6)定向反光标志膜采用二级反光膜,其回归反射光度值(最小值)反光膜颜色的角关坐标和标志色泽耐用期应满足交通部《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2004)的要求。
(7)标志板由铝合金板制作,应根据设计厚度要求制作。
2.标志牌制作
(1)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颜色应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标准,或设计图的规定执行。
为了确保指路标准的确认性,指路标志汉字必须采用等粗线,字体,阿拉伯数字和英文文字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的规定,不允许采用其他字体;
(2)标志板与滑动槽钢,卷边加固件连接,在保证连接强度和标志板面平整,不影响贴反光膜的前提下,可采用铆接式点焊;
(3)本次路口道路标牌的牌面均贴二级反光膜;
(4)指示标牌表面无明显皱纹、凹槽或弯形,每平方米的平整度公差小于1.0mm;
(5)标牌面无裂纹、无明显划痕、无损伤、无颜色不均和污染等现象;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热浸镀锌处理, 镀锌量为500g/m²。
螺栓、螺母、垫圈进行热浸镀锌,必须清理螺纹或作离心处理;
(6)标志板与立杆采用铝槽接驳;
(7)大型标志使用铝合金板材最大尺寸,最多不超过2块铝合金板拼接,以减少接缝,保持版面的平整度;大型标志尺寸以下标志不允许存在任何铝合金板拼接;
(8)标志立柱和横梁不允许存在任何接驳;
(9)中标单位先定样板,由甲方确定后方能施工。
3.土建施工技术要求
(1)承包商在开挖前应事先通知业主/工程师。
未得到业主/工
程师允许,相邻地面不能破坏。
管道和基础的开挖线型、坡度和标高或按业主/工程师的要求施工。
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回填采用碎石夯实垫底,过路镀锌钢管包管采用C25混凝土,混凝土回填至原路面下12cm,然后用与老路同类型沥青混凝土回填,夯实。
(2)除非图纸另有指定,所有立柱基础混凝土为C25混凝土。
其中水泥为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
混凝土的配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02)的规定。
(3)杆件必须接地,其接地电阻<10Ω。
(4)预埋件地脚螺栓法兰盘以上的螺纹必须包扎好,以防损坏螺纹。
根据预埋件安装图正确放置预埋件,保证悬臂立杆的方向与行车道垂直。
(5)立杆基础的混凝土浇注面平整度<5㎜。
预埋件法兰盘低于周围地面50~80㎜或高出周围地面100~300㎜(适用铺设广场砖)以防止积水。
4.根据交警及相关部门要求增加的标志设施需按照以上要求设置。
三、施工图预算
本设计预算约1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