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疏解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交通疏解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广东省黄埔大桥高速公路K52+750共一个断面2个方向的高清卡口系统施工方案深圳市哈工大交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01月目录1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项目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及管理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项目的实施成立的组织机构如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技术及管理人员配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质量管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项目施工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工程进度计划后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高清卡口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工艺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线路的敷设(不包含光缆敷设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立柜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端组件安装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线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安装示意图(以单向3车道为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线缆连接图(以单向3车道为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安装示意图(以单向4车道为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施工围蔽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概况本项目为广东省黄埔大桥高速公路K52+750共一个断面2个方向的高清卡口系统施工工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广东省高速公路“一张网”联网收费系统暂行技术规定》,遵循“功能具备、性能可靠、经济实用”的建设技术标准,充分依托交通管理科技信息化手段。

该系统将为全省“一张网”联网收费系统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加快推进全省联网收费“一张网”的建设。

2项目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及管理体系本项目的实施成立的组织机构如下:主要技术及管理人员配备:质量管理系统3项目施工计划附工程进度计划后面4高清卡口实施卡口系统的设备、材料包括:主机柜(内含抓拍设备)、摄像机及护罩、辅助灯光、立杆、支臂、穿线井、电缆管、电缆、电源箱、传输设备等。

施工范围包括:电缆沟挖填、电缆井制作、电缆管敷设、穿放电缆、立杆及机柜基础制作、立杆及支臂安装、摄像机及护罩安装、辅助灯光安装、传输设备安装、电源箱安装、主机柜安装、设备调试。

施工工艺标准施工中必须按照下列标准规范和要求中规定的施工方法及工艺标准严格执行:《防雷及接地安装工艺标准》(322-1998)《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313-1998)《钢管敷设工艺标准》(305-1998)《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要求》(GB-T75-94)《建筑电气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533-199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GBT/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T 50312-2000)线路的敷设(不包含光缆敷设工程)1) 线路的敷设主要是指机柜与线圈间、机柜与立杆间线路的敷设施工。

机柜与指挥中心间的线路敷设工程可参考国家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2) 电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 倍;电源线宜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室外设备连接电缆时,宜从设备的下部进线;电缆长度应逐盘核对,并根据设计图上各段线路的长度来选配电缆。

宜避免电缆的接续;当电缆接续时应采用专用接插件。

3) 架设架空电缆时,宜将电缆吊线固定在电杆上,再用电缆挂钩把电缆卡挂在吊线上;挂钩的间距宜为~。

根据气候条件,每一杆档应留出余兜。

4) 敷设管道电缆,应符合下列要求:待敷设下线管选择时,管内径尺寸与待穿管电缆总外径相比要有一定的余量,一般要大于电缆总外径的 2 倍。

地埋管宜选择厚壁半硬白尼龙管为佳,地外管宜选择带保护膜的金属蛇皮管或无缝钢管。

地埋管的埋深不得小于,拐弯半径不得小于管径的 15 倍;紧靠电缆处应用沙或细土覆盖,其厚度应大于,且上压一层砖石保护。

通过交通要道时,应穿钢管保护。

管线不宜过长,过长时,要在管路上设置一处或多处电缆井。

敷设管道线之前应先清刷管孔。

管孔内预设一根镀锌铁线,管口两端临时采取措施封堵。

电缆穿管可与下管同时进行也可过后进行。

穿放电缆时宜涂抹滑石粉。

进入管孔的电缆应保持平直,并应采取防潮、防腐蚀、防鼠等处理措施。

管头处电缆余量要充足,并盘好。

5) 管道电缆或直埋电缆在引出地面时,均应采用钢管保护。

钢管伸出地面不宜小于;埋入地下宜为~。

6) 做好管头处预留电缆的保护工作,尽可能使立杆、立柜工序连续进行。

地感线圈施工1)地感线圈高温线在理想状况下(不考虑一切环境因素的影响),地感线圈的埋设只考虑面积的大小(或周长)和匝数,可以不考虑导线的材质。

但在实际工程中,必须考虑导线的高、低温抗老化、机械强度和柔韧等性能。

在某些环境恶劣的地方还必须考虑耐酸碱腐蚀问题。

由于导线一旦老化或抗拉伸强度不够导致导线破损,则检测器将不能正常工作。

在实际的工程中,建议采用标准Φ(14AWG)聚乙烯绝缘尼龙护套多芯镀锡铜线。

而传输馈线最好使用与地感线圈一样的线材,或者聚氯乙烯绝缘屏蔽RVP2*多股铜芯双绞线,中间没有接头。

如下图所示线圈线材实物图具体指标:导体( 支数/线径(Φ mm) 绝缘厚度(mm)护套厚度mm最大外径 mm49/额定电压:450/750V工频耐压:3000V温度范围:-60~+105℃导体:镀锡铜绞线颜色:红色产品性能:具有耐磨、防水、耐寒、耐油耐汽油混合物、不易燃烧,不易老化,环保,在相对湿度在98%环境中可正常使用。

2)安装方法(1)确定安装的位置。

根据现场情况(路面宽度、人车分流、有无其它线圈及地面有无高压线缆、钢筋网等)确定线圈埋设位置和引线走向。

由于道路下可能埋设有各种电缆电缆管线、钢筋、下水道盖等金属物质,这些都会对线圈的实际电感值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实际安装线圈时最好可以绕开这些地点。

具体的线圈在道路中的安装位置请参见施工图所示。

(2)确定固化物:根据地面类型及作业条件选择固化物。

沥青、环氧树脂。

我们推荐使用沥青或者环氧树脂。

(3) 用混凝土切割机在路面上切出一条5±宽,40--60mm深的正方形线槽,在四个角上进行45度倒角,防止尖角破坏线圈电缆。

同时还要为线圈引线(馈线)切一条通到路边的引出槽。

馈线应该使用双绞线,一般20绞/米。

具体见材料说明所示。

(4)建议使用5mm宽的钻石切刀,并采用湿切法以减少对道路的破坏。

(5)切割完后,清除和扫净切口内的碎渣,用高压水冲洗掉切口内及切口两侧150mm 内的异物,再用高压气枪吹掉线槽内的水分和大的碎渣,最好再用吸尘器或清扫机清理掉线槽内剩余的水和碎渣。

(6)根据天气条件,用加热器或依靠自然蒸发来干燥线槽。

如果是用沥青来灌封线槽切口则可以不用干燥(高温度的沥青会使线槽内的水分蒸发出来)。

确保切口清洁并干燥,以保证胶与路面接合。

(7)在切口两侧的路面上各贴一条50mm宽胶带,以矫直灌封材料及保持路面清洁。

(8)将线圈线按照切割好的线槽进行绕线,绕线圈时必须将线圈拉直,但不要绷得太紧并紧贴槽底。

留出足够长的导线以便连接到车检器且保证中间没有接头,将线圈绕好后,必须将引出电缆做成紧密双绞的形式(要求每米绞合20次),将双绞好的输出引线通过引出线槽引出。

(9) 使用LCR测试仪测试缠绕好的线圈线电感值,并作记录。

一般在80-120uH之间即可。

否则,应对线圈的匝数进行调整。

(10) 线圈绕制完成后,为加强保护,可在线圈上绕一圈尼龙绳或撒一层细沙。

最后用沥青、水泥或环氧树脂将切槽密封。

(11)灌封料一旦开始固化,就撕掉切口两侧的胶带。

(12)测试传感器的电感值,记录测试结果。

将所有记录备案存档。

(13)灌封材料完全固化后,用铁锹铲除多余灌封料使其与路面平齐。

并确保无凹陷部分。

(14)清理现场。

只有当灌封材料完全固化后,才可开放交通,不等灌封材料完全固化会破坏安装并导致线圈失效。

重要的注意事项及建议(1)线圈周围50cm范围内最好不要有大量的金属,如井盖、雨水沟盖板等。

(2)周围1米范围内不能有高于220V的供电线路。

(3)埋设线槽的切割深度和宽度要均匀一致,应尽量避免忽深忽浅、忽宽忽窄的情况。

(4)线圈引出的两根线应该双绞,密度为每米不少于20结,未双绞的输出引线将会引起干扰。

由于探测线圈的灵敏度随馈线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馈线电缆的长度要尽可能短。

(5)切割完毕的槽内不能有杂物,尤其不能有硬物,要先清理干净。

相关主题